34萬億大基建來了,快往股市裡衝啊!等等,好像有哪裡不對?


同時由於當時銀行有放貸指標,您沒看錯,是要求把資金放出去。造成了企業哪怕沒有貸款需要也會被要求去銀行借一部分錢的尷尬局面,尤其是國企,畢竟是一個體系出身,所以責無旁貸,不借都不行。

結果就是經濟過熱通脹大漲。雖然經濟通過短期刺激迅速走出了美國經濟危機造成的全球性衰退,但經濟沒過多久便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通脹性衰退。央行為了抑制經濟過熱,迅速提高市場利率,記得13年餘額寶的利息甚至一度超過7%,到現在為止都再沒出現過這種高利率水平。結果各個地方突然一下子就沒錢了,很多企業由於斷貸而不得不去其它渠道,用更高利息的利息進行融資,致使很多中小企業主叫苦連天,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

到了15年之後,又一次大放水大搞基建令國內的房價暴漲。由於經濟過熱問題讓世界資本感到恐慌,資金迅速出逃,令外匯儲備損失了超過1萬億美元。記得當時的基建相關股票東方園林和葛洲壩股價也是一同猛漲,結果PPP項目突然被叫停,讓它們的股價跌幅最多超過70%。東方園林最後連債券都發不出來了,最後只能被無情的託管。

34萬億大基建來了,快往股市裡衝啊!等等,好像有哪裡不對?

老伊舉這兩個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家,不要太過於興奮。34萬億也不是一下子都投入到市場中,13個省市2020年投資金額估計不會超過6萬億。投資要明白,經濟一定是有周期的,如果未來經濟過熱,不排除暫緩新基建的可能性,當然那只是未來的一種可能!

估計看到這有不少朋友要開始噴老伊了,彆著急,講這些是讓朋友們有一個對經濟週期的粗略概念,而大搞基建包括建設新基建對現在的經濟一定是利好,接下來咱們就聊聊好在哪裡?

由於老基建基本上建的已經差不多了,像是鐵路、公路、水利都是如此,你看來中國的外國人,無不對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讚歎不已,咱們覺得稀鬆平常的高鐵,外國人坐在裡面還要不停地拍照,說明至少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在全球處於領先的地位。可如果再繼續投入到相關領域之中,勢必會出現很長一段時間供大於求的局面,要知道任何事物都存在一種均衡,過猶不及往往會造成另外一種形式的浪費。


34萬億大基建來了,快往股市裡衝啊!等等,好像有哪裡不對?

所以增加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新能源相關產業的建設一定是大勢所趨,如果我們能在這方面做好鋪墊,那麼早年說過的趕英超美不是不可能的。你看看我們現在的移動支付和刷臉識別,即便是在美國都是很難普及的,而這些進步一定是建立在基礎網絡足夠優秀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的,4G時代我們做到了,那麼5G做好了且不是又能誕生一批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企業。要知道無人駕駛乃至萬物互聯等待的就是這樣的機遇。

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TMT仍然是投資者要關注的主要板塊,甚至要做好五年甚至是十年的投資計劃,但這並不是說要一直死抱著相關板塊的股票不放,只要能在週期思維的基礎上,做到高賣低買,即便始終在一個板塊中博弈也不是不可以的。

同時我們可以看看近期匯率和黃金的表現,人民幣的強勢表現證明世界資本對中國的看好,甚至說很多資金將目前的中國市場作為另一個避險工具。而黃金近期強勢的表現又可以證明全球經濟並不太平,疊加美股對利率的依賴度越來越高,未來大可能到A股票市場上的資金會越來越多。

34萬億大基建來了,快往股市裡衝啊!等等,好像有哪裡不對?

從經濟週期的角度來看,市場利率週期、信貸週期、風險態度週期和投資人情緒週期以及今天提到的征服調節週期已經到了最好的時候,只剩下企業盈利週期還未能給出明確的答案。本來一季度就應該讓投資人看到曙光,只是被行冠疫情給耽擱了。但就像是老伊常掛在嘴邊的話,週期只會遲到不會不到,只要我們能扛過這段時間,未來幾年內,A股可能成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場,股民期望的牛市到來的概率很大。

總結一下,未來股市可能會迎來歷史的黃金時期,但在投資者都賺錢的同時,不要忘記經濟是有周期的,所謂的股市一直漲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有一天朋友們由於手中的盈利而興奮時,不要忘記老伊今天講過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