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務農

1973 年元月10號,準二中首屆高中畢業生畢業了!我們高一、二、三班共150多名學生離開了母校—— 準二中,走出了學校,走向社會,各自奔向準格爾大地的四方,接受工人階級、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回鄉務農

當時,正是全國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熱潮,我的家鄉南河畔榆樹灣也不例外。記得我回家後的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就去榆樹灣生產小隊參加勞動——修河工。所謂修河工,就是在黃河岸邊修一堵三米多高、寬的石頭牆,讓黃河水直線方向流動,在河工的裡灣裡磴地造田。遠看河工,像小長城一樣矗立在黃河岸邊。我在修河工的大院裡拉了一輛兩輪小平車,去石峽溝拉石頭。到了石峽溝目的地,分配我在一個7人的組裡:2人打石頭、5人拉石頭。每人一輛小平車,裝好一車石頭,從石峽溝拉上小平車,拉到石峽溝沿畔是一段上坡路,每向前走一步非常艱難,用盡了全力才拉上了坡,全身大汗淋漓,小憩一會兒後再拉,一直拉到河工地,拉一回要走三華里,每天拉6趟,就是這樣地拉,整整拉了一個冬天。

回鄉務農

春末夏初,榆樹灣生產小隊要打、做一支渡口船,請了一個打船木工匠師傅王三拉柱,分配我給王師傅工作。打、做船,就是把 一塊一塊木板,用瑪璜、釘子一塊接一塊釘起來 ,到最後就打、做成了一支木頭船。我工作,就是拉扯轉,在木頭板上轉小窟子,轉下小窟子釘、接一塊一塊的做船木板。拉扯轉時,我全身用勁,兩條胳膊拉住扯轉左右轉動,額頭上的汗水滴不斷地往下滴,可累了!就這樣,一直幹了兩個多月才算完工,順利、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為榆樹灣生產小隊打、做起了一支渡口船。

回鄉務農

夏季的五月底,生產隊裡最忙的農活兒,就是挽了小麥種回茬糜子和穀子。水澆園子地,是一畦一畦的畦子地。種回茬時,用鋤頭在畦子裡勾出一 道道土壕,也叫勾行子。起初,我勾行子是彎曲、不直的行子,後來在老農的指導和示範下,才慢慢地學會了勾行子,勾出了筆直的行子,在行子裡撒下糜子或穀子種子,種上了回茬,也就是第二茬莊稼,一年能種兩茬莊稼,增加了糧食畝產量,但農民付出的汗水也多、勞動量也大!可謂粒粒皆辛苦!

回鄉務農

種完回茬,開始鋤穈谷地了。鋤地,把小草鋤掉、按一定尺寸的距離留下糜或穀子的正苗子。鋤地,也是一項有技術的農活兒。有經驗的老農,鋤地的路數是“盤腰跌蛋攬四鋤”,鋤頭子很有路數 ,鋤頭左右來回轉動後,小草、無用的小苗子全倒下了 ,留下的正苗子 一行行,像人一樣排隊似 的,行行整齊,非常好看!我認真地看,虛心地學,鋤頭子就是不聽使喚。學了幾天鋤地,才算能使用鋤頭子鋤苗子了,但速度慢跟不上大家,遠遠落在後面!還得實實在在虛心向老農學習呢!

到了秋季,糜、谷、豆類捆 子上場了。要打場了!榆生產小隊 ,又安排我到場面勞動,連我一共有六個人。勞動開始了,先要鋪場,把糜捆子解開,一捆一捆鋪在大場面,鋪成一 大圓圈 。場鋪好後,一人站在圓圈當中,手拉住牲口韁繩,牲口拉著碌碡在場面轉圓圈,碌碡碾鋪在場面糜捆子上的糜穗子。轉場轉了一個多小時後,糜子碾下了,又要出穰了。打場的人手裡拿著二股叉、四股叉挑秸杆 ,一回一回往場畔堆放秸杆。我用四股叉挑秸杆,挑上一陣子,累得我兩條胳膊痠疼痠疼,身體非常累,只好休息一會兒再幹。穣出完後,打場的人用杷子、木千推碾下的糜子,堆在場面中央,堆成一大堆,等天空颳起風后,打場人用木千迎風鏟起的糜子枳子,一木千一木千的揚,打場的另一個在旁邊用掃帚掃二六子,糜子和糜枳就分開,糧食也打下了,再堆起來,裝進口袋裡,過秤就可以入庫了。每天碾一場,碾了一個多月場才結束了碾場。

回鄉務農


回鄉務農

回鄉務農


回鄉務農

進入冬季,我又是拉兩輪小平車裝上石頭,修河工。年底,我被選為生產小隊會計,負責記工分、搞帳務,還要參加勞動,成了一名社會主義國家的新一代的農民。

次年開春,我被榆生產隊安排到一級揚水站看抽水機器。這個活兒,較務農輕閒多了,可以一邊看機器,一邊看書學習,豐富知識。這樣一直幹到深秋。當時,榆樹灣生產隊是歸馬柵人民公社大囗囗梁生產大隊管理,全大隊八個生產小隊:一隊榆樹灣,二隊旺盛泉,三隊康家梁,四隊大口口梁,五隊南峁,六隊劉家溝,七隊元樹峁 ,八隊鮑家峁。全大隊是集體經濟,以小隊為基礎,統一管理、統一分配、統一合算。年終,全大隊統一合算、統一算決分,抽我回大隊算決分,幹了近一個月,才算完決分,每個工分紅四角錢(也就是壯勞力出勤一天記一個工,分紅掙四角)。(當時,雖然一天掙幾角錢,但是物價也不高,羊肉1斤三角4 分、1斤糜米 1角4分4、1斤小米1角2分9...........)。

過罷春節,農曆正月,伊盟榆樹灣825學校領導許老師到榆樹灣生產隊和張隊長聯繫,指名僱傭我臨時代課。經生產隊隊委會研究,一致同意放我出去。第二天我去生產大隊換了介紹信,才去了榆825學校當了臨時僱傭教師,結束了回鄉務農。


回鄉務農

張昭業,1950年8月6 日出生,漢族,大專學歷,準格爾旗榆樹灣人,教師,現巳退休。回鄉知識青年,當過小學、初中教師,從參加工作到退休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愛好閱讀、寫作,曾是(小學 生讀寫報)、(小學生作文教學)、(準旗教育)、(準格爾人民廣播電臺)、(北方少年報)等報紙、雜誌、媒體的通訊員,在有關雜誌、刊物發表文章、論文多篇。熱愛家鄉,愛吃酸米飯,喜歡晉劇、二人臺。近年來,堅持散步、做操、鍛鍊,動筆寫寫,旅遊觀光,安享晚年。大美準格爾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