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標籤:社會市井民生科技、百度已死?百家號官僚主義、話題事件看法觀點、百家號官僚值得商榷


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百度CEO李彥宏宣佈自己去年營收1000個億,其中信息流業務獲得了長足、爆發性增長。百度的所謂信息流,主要是百家號。依靠人工智能、算法、AI分發的新自媒體由頭條開創,顛覆了百度人找信息模式,百度的反擊和護城河戰略獲得了成功。依靠高價和百度算法、百度搜索,百家號獲得了飛速進展,但是在管理上還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作為一個屁股決定腦袋的百家號內容創業者,我對於百度搜索引擎引導自家自媒體沒啥意見,因為這可以給我引流。百家號也有很多機構、企業、傳媒號。人民網、央視、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都有百家號客戶端,許多自媒體人也是作家、記者、藝術家,不能一概認為自媒體就低質、淺薄。


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新聞本來就是一種碎片化傳播,而自媒體主要是新聞資訊、新聞解讀、新聞八卦、新聞信息、新聞資訊,自媒體屬性就是告知、解讀、分析讀者欲知未知的正在發生變動的事實。即便是歷史和其他領域,也是發現未知、稀缺的內容。所以很多自媒體會有明星八卦、會有市井新聞這些。

中國青年報一篇文章曾經分析過網絡閱讀的市場份額,新聞資訊類閱讀市場遠遠大於文學類閱讀,好像數字是50億,還是500億,而文學、深度閱讀類包括娛樂性的網絡文學、圖書的電子閱讀,整個市場盤子才2個億。由此可知,紙質、實體書閱讀,包括電子書閱讀,在中國根本不能稱為一項產業,只有少數天才和奇葩才能生存,常態者無法成功獲利,餓死作家不是新聞,而是常態。大多數作家,依靠專職寫作90%都難以獲得1000元收入,就是這個原因。文學、深度不是生活必需品,新聞、資訊、八卦是。


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深度愛好者和所謂高雅純文學作家,喜歡長篇大論,甚至很多作家非要以長篇為榮,認為厚重。在我看來,許多作家的長篇小說就是垃圾,面目可憎,泛善可陳,讓人沒有閱讀慾望,也包括一些名家。作為一名圖書策劃出版人,影視策劃製片人、導演,我幾乎就找不到可以出版,以及有興趣改編的小說。許多影視機構、圖書機構委託我找好的作者,好的小說,我也就覺得馬伯庸、天下霸唱、張信陵還行,但是他們很忙,不怎麼搭理我。而且也很貴。所以,我只好培養我自己了,在一個缺乏天才和有才華作家的年代,我們只能幹自己、自擼。


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但是我也很忙,這半年我迷上了自媒體,作為一個曾經的報刊作家、網絡作家、各級報紙、網站的通訊員、企業專職新聞宣傳人士,新聞系出身的我對於自媒體非常感興趣。微信那種雜誌式的封閉傳播、圈子我從來沒興趣。我們做圖書也好,做影視也好,做自媒體也好,最終都喜歡是大眾傳播,受眾多,分析多,傳播多,意味著銷量、票房。

我忙著幹自媒體,自然也就沒時間培養我來當小說家、編劇。忙或者是藉口,我不喜歡講故事,或者說不擅長,根本缺乏講故事的才華。不喜歡有時候就是不擅長的藉口,所以一般我會說,故事是淺薄媚俗低級的趣味和文本,一切好的作家都不講故事。要是我擅長我就會說,小說就是講故事,小說就是要好看,一切影視都是故事,故事是大眾喜歡的,電影為毛叫故事片?


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說百度已死的作者,大概不玩百家號,或者沒玩好,他好像是玩微信號。頭條、百家、大魚們的模式是新聞、資訊、態度、觀點、信息,其本質在於新聞、資訊,不在於文學、藝術、深度。新聞要快,快你怎麼深度?除非你是蘇總。

我很早就表達過南周們的深度,其實就是裝逼式洗稿和廢話,和許多幾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其實都是小白文、垃圾一個道理。魯迅說,文章就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關鍵在於魯迅不喜歡寫長篇,或者不擅長。蘇總也不喜歡長篇,或者說不擅長,所以贊同魯大師的觀點,短篇小說難度其實大於中篇、長篇,小小說的難度比短篇小說更大,最有價值的小說文本其實是3萬字以下的短篇和短中篇。魯迅就沒10萬字以上長篇,但不妨礙他是魯迅。

認為百家號就一定低質、劣質、淺薄,這種觀點不科學,主要是因為我在百家號。對於百度導流百家號我大力支持,因為導流指向我的幾個百家號,給我帶來收益。


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但是百家號的管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能因為被宣傳部、網信辦約談了,就把作者往死裡整,什麼標題黨,什麼水印,什麼病句、排版、圖片,動不動不推薦,動不動扣分,動不動禁言。如此適得其反,百家號常喜歡說標題誇張、不友好、虛假。試問百家號短短兩個月大概封禁了3到4萬個賬號,如此行為誇張不誇張,如此行為對於作者很友好?還有什麼標題、病句、錯別字莫名其妙,還有動不動就扣分的密如羅網的制度和管理,讓作者有時覺得無法創作,甚至寫作心驚膽戰。

處罰、懲治最嚴厲的是百家號,其餘平臺發了什麼事都沒有的再百家會莫名其妙被處罰。如此的苛政到底好不好?劉邦約法三章得天下,秦朝暴政苛法密如羅網而亡,再往前還有道路以目,國人暴動的周厲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不知道百度已死的作者,是不是在百家號混過,被處罰過或者封禁過?

百家號扣了我一個號40分,還禁言一天,我各種不服,所以趁機寫了這篇文章。上次是莫名其妙封號,我要回來了。


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我想提醒百家號的是,百度有中國最強的人工智能、AI,死不了。但是百家號目前的管理態度和模式,是在作死找死。在一些自媒體平臺,看不到對於作者的尊重,感到的是漠視,以及裝逼,還有高高在上氣指頤使的官僚主義,以行政、命令、監獄、集中營粗暴做法管理、對待藝術家,我覺得值得商榷,主席說,文藝百家齊放百家爭鳴,但是目前的所謂百家式管理,其實就是龔自珍所言的病梅館記裡的病梅做法,非要作者、作家按照她的要求來玩,細化到圖片、標題、句法。

審美體驗、閱讀體驗,10000個人眼裡有10000個哈姆雷特,百家以為的所謂閱讀體驗原則,不知道是經過科學調查,還是閉門造車意淫,就算是科學,藝術創作的規律就是沒有規律,自由才是藝術、寫作最大的規律。那就不要畫地為牢,指鹿為馬,我一向覺得行政辦法管不好藝術、作家甚至足球。中國足協這樣半官僚的機構管理足球成效如何?

但我們遺憾地看到越來越官僚,越來越行政的大魚、趣頭條、頭條們。我幾乎已經離開了大魚、趣頭條、頭條們,我覺得他們或許缺乏做內容、傳媒的經驗。同比有傳媒、內容積澱、經驗的騰訊、網易、搜狐們成熟得多,讓作者舒服得多,幾乎達到了無為而治。


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管得越少的政府才是越好的政府,無為垂拱而治才是大治。我竊以為一切編織制度、羅網、規則者,都是妄圖以對規則的解釋、執行、不執行來獲得權力變現和尋租,本質是為了謀取私利,一切國家都有官僚主義,但民企不應該官僚主義,黨歷來反對官僚主義,開展反腐整風行為多次。

百度CEO李彥宏很高興自己的AI、信息流業務進步,營業收入進步。但是百度已死文字發佈後,百度市值縮水了260個億。李總裁或許應該抓一抓百度底層的治理,百度、百家部分、少數、個別員工,我覺得就是花瓶、後宮、傻逼、白痴,且有貪腐嫌疑。一切貪汙腐敗都是犯罪,一切亂作為不作為都是犯罪,因為他們折騰的是你李彥宏的家業,你李總的銀子。該殺的殺,該埋的埋,該整殘廢的弄殘廢。總裁就是總在裁人,總經理就是總是經常修理員工,我想,如果裁撤、修理一批百家號員工,百家號會更好。


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百度不會死,百家號也暫時不會死,但是對比百度縱橫中文網的半死不活,傳說要賣掉,愛奇藝看似光鮮無比頭牌牛逼,其實沒盈利。百度在傳媒、內容上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不如引進幾個網易、新浪、搜狐、騰訊有傳媒、內容經驗的人治理百家號,目前的監獄、集中營粗暴管理,讓內容作者覺得不是在創作,而是每天在犯罪。高壓、殘暴之下,如同刑徒的作家、作者們,能生產出好內容?海明威說,作家需要美食、美景、美女滋養孕育,而在百家,我只看到一片不推薦的紅字奇葩理由,莫名起碼的扣分通知,密密麻麻的規矩規則,還有整天刷屏的封號、禁言通知。一個月封2萬個號?總共才150萬個號吧。按照這個速度,百傢什麼時候把自己150萬作者折騰完呢?依照慣例原則,屢屢遭到宣傳部、網信辦、文化部門約談、處罰,影像百度形象的百家號,應該問責、處罰、和諧掉一部分人。李彥宏,你應該有所作為!

作為一個屁股決定腦袋者,我寫這篇稿子就是因為我被禁言一天,勞資各種不爽不服!

(3355字)

2019年1月31日臨屏32分鐘草就急就

文| 鄒劍川(全媒體作家、新聞人、策劃人。旅行美食家、考古歷史學家、撕逼家,多家文化傳媒企業高管,湖北隨州人,985高校新聞系、經濟系畢業。)


百度已死?百家號缺乏對作者、創業者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