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的几位著名老外眼中的中国孔子,值得深思!

孔子及其儒学几乎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灵魂与标杆,统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两千多年,这种情形,除非宗教,我们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绝难见到。

最近读到的几位著名老外眼中的中国孔子,值得深思!


今天读罗伯特·斯莱特《索罗斯传》

乔治·索罗斯在匈牙利他出生的国家建立基金会后1986年来到中国,想在中国建立一个基金会推行开放社会

1986年他来到中国,梦想在这里建立一个基金会。但是他没有成功。索罗斯发现中国文化很难理解:“中国人信奉孔子的伦理观,而不是犹太——基督教的伦理观,如果你给一个人一些帮助,这个人会对你感恩戴德,忠诚于你,并且下半辈子都指望你来照顾他,这与开放社会的概念完全背道而驰。”尽管在中国遭遇挫折,但索罗斯并没有停下脚步,它继续在东欧和前苏联推行开放社会。


最近读到的几位著名老外眼中的中国孔子,值得深思!


前段时间读亨利·基辛格的《论中国》其中有一段文字

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源自一位古代哲学家的教诲,后人称其为“孔夫子”或“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末期人。当时政治动荡,诸侯乱战,随后进入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年221年)统治中国的周朝的日渐衰微,无力管辖争夺权力的各方诸侯,任凭贪婪暴力肆虐。大一统的天下再度陷入混乱。待到杀戮结束,中国再次统一到汉朝(公元前206—公元前220年)时,儒家思想被奉为官方哲学,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和其后的经史典籍构成儒家经典,有点像中国的《圣经》和《宪法》的混合体。熟谙儒家经典成了入朝做官——通过科举选拔士大夫官吏,是他们肩负维护庞大帝国和谐之责的首要条件。


最近读到的几位著名老外眼中的中国孔子,值得深思!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曾这样评价孔子的学说:

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

,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处的东西。 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至于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在黑格尔看来,孔子思想只不过是一些常识性的道德观念。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却把老子及其创立的道家学说看成是一种真正的哲学。甚至将老子思想古希腊哲学相比较,承认它们之间存在共同之处:《老子》书中“说到了某种普遍的东西,也有点像我们在西方哲学开始时那样的情形”。

最近读到的几位著名老外眼中的中国孔子,值得深思!


好吧,没有结束语,就到这里,有时间在讨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