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你的判断和坚持需要三思

这一篇文章,主要是写给我的粉丝,特别是为《知常容的一亩三分地》圈子中的朋友写的。

我昨天写过一篇关于北宋名将种世衡的故事,假如我们现在生活在北宋,看到种世衡这些举动符不符合规定。

鄜州判官种世衡提议在延安东北二百里有个宽州的地方,原来有个城,现在被废弃,现在看来这个地方是属于战略要地。

右可固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北可图银、夏之旧。——《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四十二》

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在种世衡的主持之下,一边与西夏战斗,一边筑城,终于将城筑好,那就是青涧城。

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你的判断和坚持需要三思

他是怎么管理这个城呢?

管理老百姓是这样管理的。

尝课吏民射,有过失,射中则释其罪;有辞某事、请某事,辄因中否而与夺之。——《宋史·列传·卷九十四》

你有过错,如果你的射箭水平好,可以释其罪,与人有争执,看谁的射箭水平好来定夺。这明显是不合规矩,因为他将宋朝的法律放在何地呢?明明是我对的,结果他射箭水平高,就偏向他,这不是明显的不公平吗?这不成了法外之地吗?

怎么什么都可以用射箭高下来激励呢?公平在哪里呢?当时肯定有这样的质疑。

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你的判断和坚持需要三思

对外怎么做?

他动用公款,将公款借给商人做生意,让他们去贩卖粮食获利,这不就是典型的官商勾结。

这就是你生活在北宋看到的种世衡,你觉得他是个好官吗?

《罗织经》中一语就中了人性弱点:

君子惜名,小人爱身。好名羁行,重利无亏。名德不昭,毁谤无损其身

君子惜名,君子很爱惜名声,他肯定不敢这样做,他会按照规定来一项一项的执行。那会面临什么困境?

青涧城为什么西夏不敢攻占,因为里面的每一个老百姓射箭水平很好,全民皆兵。因为有太多的商人帮着获利,所以城中的粮草十分充足。

当世所谓的君子,他们会过份的爱惜自己的名声,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名声会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不能像种世衡一样为公为民

就算是修好青涧城,无钱,无粮,无兵依旧很难守住。怎么应对呢?

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你的判断和坚持需要三思

你看到未必就是真相,你的判断和坚持及坚守需要三思

如果你没有看完种世衡的一生,或者只看到他用公款给商人,断案用箭术高下来定,你会给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我昨天写了一篇文章《 》,看完文章底下留言的朋友眼中看到什么呢?看到“吃亏”二个字,他们纷纷留言对“吃亏”展开了评议。这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吗?

当然不是了。

因为他们都没有关注到我选的这四个人有什么特点。赵括,项羽,诸葛瞻,诸葛恪。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别就是上天对他们特别宠爱,而且父辈也都很厉害。项羽长的人高马大,天生神力和勇气,赵括和诸葛恪在家里谈论兵法和机智远超他们的父亲。

赵括的父亲是马服君赵奢,曾经带兵击败秦军。诸葛恪的父亲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谨,他在东吴深得孙权信任。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他天生聪明,记性好,工画水平高。

四个人都是上天的宠儿,他们都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按道理应该是功成名就,一番事业。实际结局无一例外是被杀。

赵括死在长平之战,项羽是自杀,诸葛瞻战死,诸葛恪被政敌所杀。

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你的判断和坚持需要三思

我真正想传递意思是上天是公平,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有他的用处,上天给予你一项优势,那必然也埋伏着一项劣势,这四个人一生走的太顺,无一例外性格上有严格的缺陷

否极泰来,泰极否来

所以我特别在文末注明此文赠予家有小孩的朋友们!

你觉得你的孩子现在不太聪明,读书不如别人,这只是一种挫折,未必是坏事,因为他肯定有长处,你觉得你的孩子现在光彩耀人,你也需要冷静而非得意,人生是长跑。

简而一句话,希望家长遇到自己的孩子要有信心,冷静,缺什么补什么,如果走的太顺,那应警惕而不是放任自喜。

这其实就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万物负阴而抱阳。所以应该是冲气以为和。

孤阳不长,孤阴不生。

大家都是“道”中来,凭什么你会特别幸运呢?又凭什么你会特别倒霉呢?哪有幸运和倒霉,只是你的时机没到,或者你没有真的认识到自己,你没有认识自己,没有找到位置自然会处处倒霉了。

你是金子,但你在弱水者的手中,肯定不如一根木头或者葫芦管用。

怎么找到自己?那自然是立志

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你的判断和坚持需要三思

为什么我不指出他们的问题,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呢?

理由很简单,天地生万物,万物自然有万种观点和想法,他们有这样的看法没有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对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因为万物有万物的标准,用我的标准去看是错的,用他们的标准去看是对的。

这中间又哪里有什么对和错呢?

有人说既然没有对错,那遇到之后怎么处理呢?

这个问题王阳明已经回答了。

他说草有妨碍,理亦宜去。这句话就是破解《罗织经》中说君子惜名,好名羁行的妙方。这个除不除自然不是以你的好恶为标准。详细你可以看王阳明的著作,当然也可以看一下2020年2月22日我写的一则微头条:每个人身上都有浩然正气。

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你的判断和坚持需要三思

圈中设有五个栏目:文章目录集,文章精选,智囊解读,我的观点,私家干货。我希望圈里的每一位朋友长期看我的文章后,身上的戾气能少一些,不再执著于自己所谓的对错,心态平和一些,遇万事能坦然处之,得失亦能看的通透,看局外事以局内事思之,遇局内事以局外事处之

这是我的初衷之一,既然是之一肯定还有其它,那自然是赚钱,否则也不会在这里写文章。

人心善则世界善,人心恶则世间恶。此人心不是指别人之心,而是指你的心。心与世界同时,那就是与道合。

你不认同,或者你一定要弄出对错,或者你就想快意恩仇,我坚决反对你进入这个圈子,可惜知常容无拒绝你加入的权利,否则我一定会踢你出圈。

别人是想方设法用尽各种办法拉人入圈,我却并不希望太多的人加入,我只欢迎认同我上面初衷的朋友,其他的一律拒收,谢谢配合!

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人就开始提问了,这不就是好恶吗?

是的,为什么这里又有呢?当作思考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