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種植辣椒,同村的老胡為什麼比別人一畝多掙4000元?

市場有價,農戶有貨,皆大歡喜。但是現實總是那麼無情的相似,越是價格好的時候,種植戶往往越是沒有產量。

同樣是種植辣椒,同村的老胡為什麼比別人一畝多掙4000元?

現實案例:

就像今年初澧縣的杭椒種植,年後價格一直處在每斤6元,6.5元,甚至到了7元。

這麼好的價格,有的種植戶就是沒有產量,有的卻能夠摘到很高的產量。

一個最現實的案例就是當地的胡明華老師,胡老師管理的1.6畝杭椒棚年後已經摘杭椒2300斤,按照當地年後的價格平均5元收購價計算,年後胡明華老師一畝地的收入在7000元左右。

相比之下澧縣當地很多杭椒種植戶年後一畝地採摘五六百斤算是多的了,年後一畝地收入就相差4000多元。

同樣都是在一個區域種植杭椒,氣候等外在條件相差不多,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差距呢?

案例分析:

收入的差距來自於管理理念的不同。

通過此次澧縣杭椒市場的走訪,發現在當地有兩種杭椒種植的管理理念。

正是這種管理理念的不同,導致出現上面產量的問題。

同樣是種植辣椒,同村的老胡為什麼比別人一畝多掙4000元?

理念一:杭椒的採摘、水肥等採取一次性管理。

採摘,特別是年前採摘,本身這個階段杭椒坐果量少,但是相對而言價格稍高,採取這樣管理方式的老師習慣每次將杭椒一次性摘淨,甚至包括那些並沒有完全長成的。

這樣的摘果方式,由於前期採摘過度,導致植株自身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不平衡(前期沒有果實墜棵子,導致旺長),容易造成落花、不坐果等問題,進而導致下一茬斷茬,從而造成上面的產量問題。

相應的這種採摘方式對應的就是一次性的大水大肥,同樣會影響植株的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的平衡。

理念二:杭椒的採摘、水肥等採取漸進式管理。

就拿當地種植高手胡明華老師為例,對於果實的採摘胡老師遵循“六四原則”,即每次摘果僅摘60%,留果40%。這樣保證每個植株上留有一定的果實處於生長狀態,起到平衡長勢的作用,減少植株旺長、落花、果實發育不良等問題。

結合這樣的管理方式,胡老師在水肥上也遵循這樣的原則,根據天氣的情況,像去年陰天較多,胡老師採取的是澆小水的方式,這樣能夠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在產量上還能夠保障連續性,這也就是為什麼年後胡明華老師能夠連續採摘高產的關鍵因素。

兩相對比,不難發現理念二充分考慮到了作物自身的生長規律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而理念一更像是一種“偷懶”的管理理念,這也就從根本上導致了問題的發生,包括下面即將分享的杭椒不坐果、僵果多的問題。

這個例子希望告訴大家的是,對於作物的管理切不可盲目,要遵循作物的生長規律,充分考慮外部環境的變化來管理作物,只有這樣種植的作物才具有持續的活力,才能夠持續的產出果實,幫助果蔬種植者增加效益。

同樣是種植辣椒,同村的老胡為什麼比別人一畝多掙4000元?

杭椒不坐果、僵果多,種植高手有妙招。

瞭解了種植高手的管理理念之後,我們再來看另一個當地杭椒比較常見的問題。

在用戶回訪的過程中,當地杭椒普遍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前期的杭椒不坐果,僵果多。

對於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由於杭椒花芽分化或者授粉不良造成的,間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光照不足。

由於天氣,如遇到連陰天或者棚內杭椒長勢鬱閉,光照不足進而光合效率低,光合產物積累少,導致花器發育不良。

第二、溫度高,特別是夜溫高,晝夜溫差小。

杭椒開花坐果期,白天溫度25-30℃,夜間12-18℃,注意晴天棚溫不能高於33℃。若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花器發育不正常或難以授粉受精。

白天溫度高於35℃,則花器發育不全或柱頭乾枯,不能授粉受精而造成落花。夜溫過高則會導致營養生長過旺,抑制生殖生長。

第三、用藥不當(病害、藥害等)。

由於棚內溼度高,會給多種病害創造條件,引起落花落果。一次性用藥濃度過大,也會引起落花等問題。

同樣是種植辣椒,同村的老胡為什麼比別人一畝多掙4000元?

第四、水肥管理不當。

澆水量過大和澆水次數太多,土壤積水嚴重,根系所需水分不協調,養分優先供應了莖葉等營養器官的生長,生殖生長弱,花芽分化不良造成落花。

同樣,在澆水的過程中一次性用肥量過大或者偏施氮肥,也會造成土壤溶液濃度升高,使根系受傷或者植株長勢不平衡,造成植株衰弱也會引起落花;

如果遇到杭椒不坐果、僵果多等問題,您可以從上面幾點來思考原因並採取相應措施。

本文重點從水肥管理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從澧縣杭椒種植的大環境以及基於天氣等前面的三點原因,當地的用戶所面臨的情況基本一致。

相比之下,胡明華老師種植的杭椒棚內就幾乎沒有出現不坐果或者僵果多的現象,而其他很多用戶僵果率能夠達到30%。

分析其中的原因,正是胡老師按照上面理念二的指導所採取的不同於大夥的水肥管理招式。

澆水方面。

胡老師的澆水是根據具體的天氣來的,並不是一味的大水漫灌或者澆大水。

例如今年天氣多以陰雨天氣為主,胡老師的澆水方式由原來的滴灌滴2小時改為滴灌滴1小時。在冬天,不僅能夠起到提地溫的作用,更減少了棚內的溼度,減少病害的發生。同時,澆水根據作物的長勢,如上面所講的按照六四原則澆水。

關於用肥。

根據六四原則進行用肥,用肥的原則是注重養根,注重平衡用肥。

除此之外,今年胡老師還特別注重養分的平衡供應,按照六四原則的指導,從杭椒坐果開始1.6畝地每次衝施4袋智能朋果紅並適當配合一定量的鉀肥,到現在為止已經連續使用3次,這也是今年胡老師持續採摘產量穩定的關鍵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