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於都」三遊於都竹篙寨

竹篙寨位於江西省于都縣銀坑鎮的年豐村,一尊巨大的石山獨立在田野之中,像一根豎起的竹篙,所以稱之為"竹篙寨"。

竹篙寨是一處紅色旅遊景點,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毛主席和朱總司令帶兵打仗到過此地。這裡是當年中央紅軍的後方保管處,石洞用來儲藏糧食和槍枝彈藥,毛主席還稱讚"平安人民革命熱情很高"。

「方誌于都」三遊于都竹篙寨

如今被修整打造為紅色旅遊景點,免費為遊人開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旅遊業的看好,每天都有不少人到此觀光旅遊。

我第一次來竹篙寨是在六十年代銀坑中學讀書時,那時“旅遊”二字還相當陌生,是因為該洞有教育意義,星期六學校組織學生來參觀。

全校800餘名學生,15個班級,每班扛著一盞氣油燈,分兩列縱隊步行十餘里去竹篙寨。沿途還唱著革命歌曲,步調一致,歌聲嘹亮,隊伍綿延幾里路長,顯得特別威武豪邁。

「方誌于都」三遊于都竹篙寨

到了竹篙寨,便一班一班開亮氣油燈輪流進洞參觀,有專門的老師為我們作講解。洞裡黑古隆咚,相當於200瓦的汽燈也只能照亮一小塊地方。

洞很大,能容納上千人,抬頭是千奇百怪的石鐘乳,低頭是千姿百態的石筍,大洞套小洞,還有水塘之類。晌午,炊事員送來了饅頭,每人三個,吃完又昂首高歌徒步回學校。

「方誌于都」三遊于都竹篙寨

第二次去竹篙寨是七十年代末,那時我在年豐村找了對象,每年正月都會去那裡做客,有一年正逢竹篙寨石洞內放電影,我和小舅子他們都興高采烈去觀看。那時的竹篙寨得到了政府的重視,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撥款修繕。


地面的石筍鑿平了,四周的稜角也磨去了,池塘變旱地了,所以洞裡儼然是一個大禮堂。但依然是黑洞洞伸手不見五指,適當放電影,聲音特別響亮。

「方誌于都」三遊于都竹篙寨

後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紅色旅遊,再次花巨資打造竹篙寨,把四周黴爛的閣樓、圍牆、槍眼,重新按原貌進行恢復,洞口安上了厚厚的大鐵門。

今天我又去了年豐村做客,忍不住第三次走進了竹篙洞。但這次看到的卻大不相同,因為竹篙洞失去了石洞原有的自然美,再也看不到奇形怪狀的石筍和石鐘乳了,聽不到從洞頂滴下來的泉水的叮咚聲了,蜿蜒的巨龍抽象圖也沒有了,兩盞電燈把石洞照得雪亮,再也不用汽燈手電照明瞭。

「方誌于都」三遊于都竹篙寨

從竹篙洞出來,我沿著陡峭的石山走了一段,極目遠跳,風景如畫。

石寨周圍鱗次櫛比建起了許多鋼筋水泥房,低矮破舊的土坯房都已經鳥槍換炮了。山腳下停了十餘部小汽車,都是到這裡來旅遊觀光的,走路來旅遊的成了稀有之客。

別了,既熟悉又陌生的竹篙寨;別了,年豐村的親友們!期待下年新春再相會。

「方誌于都」三遊于都竹篙寨

作者簡介:葛志輝(網名鴿子飛),家住于都縣葛坳鄉牛頸村,退體教師,贛州師範畢業。愛好攝影丶書畫、寫作,退休後熱衷於旅遊,走遍祖國名山大川,還到過歐洲及周邊十餘個國家,寫下一百多篇圖文並茂的遊記,閒暇時應約下戶拍全家福及描繪祠堂廟宇,為地方旅遊事業打下經濟基礎,心無旁鶩,樂度晚年。

「方誌于都」三遊于都竹篙寨

(供稿:于都縣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