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都讓人心疼,大批戰略飛機幾乎淪為廢鐵,數量不遜於中國運20


看著都讓人心疼,大批戰略飛機幾乎淪為廢鐵,數量不遜於中國運20

圖為烏克蘭機場上堆放的伊爾76

在當年解體的時候,烏克蘭從蘇聯手中獲得了大量戰略性裝備,其中就包括大批伊爾76運輸機,而因為烏克蘭缺乏軍費,這一大批伊爾76戰略飛機幾乎完全報廢,淪為廢鐵,僅存放在一個機場的伊爾76的數量就不遜於中國運20,而烏克蘭全國所有的廢棄伊爾76的規模幾乎媲美整個中國空軍大型運輸機的數量,對此軍迷們評論稱,看著都讓人心疼,烏克蘭真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敗家子。

看著都讓人心疼,大批戰略飛機幾乎淪為廢鐵,數量不遜於中國運20

圖為烏克蘭機場上的廢棄伊爾76

在蘇聯解體之後,按照簡單粗暴的“在誰家誰得利”的原則,烏克蘭作為當時對抗北約的前線,接手了一批令人眼紅的蘇聯遺產,包括完整的戰略核力量以及維護體系,最先進的陸軍重裝備和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坦克製造廠,還有連2020年的中國都感到羨慕的戰略運輸機機隊,可惜的是,一方面由於西方的坑蒙拐騙,另一方面由於烏克蘭自身的衰退,這些規模巨大的武備,已經超出了烏克蘭的消化上限,不能進行有效的維護。

實際上,烏克蘭甚至已經沒有能力對這些被丟棄在機場上的大型運輸機進行恰當的封存處理,相比美軍在內陸沙漠的飛機墳場,烏克蘭的退役大型運輸機就被簡單的放置在機場上風吹日曬,而在烏克蘭境內,丟棄運輸機的地點還不止扎波羅熱機場一處,總計有上百架的伊爾76處於廢棄狀態,這個數字已經相當於中國空軍的大型運輸機總數了。

看著都讓人心疼,大批戰略飛機幾乎淪為廢鐵,數量不遜於中國運20

圖為出現掉漆的伊爾76

相比美國內陸沙漠乾燥少雨的氣候,烏克蘭各地顯然都沒有類似的氣候條件,在堆積退役飛機方面不具備任何的優勢,如果希望堆放的退役飛機能夠在短時間內立即啟封投入使用,就需要更多的前期準備和日常維護,不過現在的烏克蘭政府已經做不到這一點,大量的運輸機不做任何處理,就被放置在各處機場上,經過了日曬雨淋的損害之後,能不能成功啟用,還是個未知數。

對於烏克蘭而言,如何處理這些運輸機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受制於國內的糟糕情況,重新啟封然後自用顯然不現實,而沒有進行良好的保存,也使得出手這批飛機變得相當困難,儘管烏克蘭已經將價格壓得極低,以4萬美元的單價出售了兩架不帶動力的伊爾76,但是要將存量徹底消化則遙遙無期,由於惡劣的保存條件,這些飛機的翻新價值已經不高,有興趣採購大型運輸機的國家完全看不上眼,而能夠對這些飛機產生興趣的小國,顯然無法大批量購買。

看著都讓人心疼,大批戰略飛機幾乎淪為廢鐵,數量不遜於中國運20

圖為曾經屬於不同單位的伊爾76

經過了連續的打擊之後,烏克蘭的軍工產業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倒退,已經無力保護自己的國家,而這些廢棄的運輸機,只不過是烏克蘭目前局面的一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