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影語言分析電影-剪輯篇

導演和電影評論家普多夫金曾說過,電影藝術的基礎就是剪輯。

大家都知道,鏡頭是組成電影的基本單位,除了遊動及冗長的鏡頭外,電影中鏡頭的並置會產生意義,並形成剪輯的段落。如何組織多種鏡頭,成為一個整體,便是剪輯的問題。

根據處理剪輯的方式或對剪輯的詮釋可分成幾種剪輯風格:①濃縮各鏡頭動作、傳達出同一時空的連續性處理,稱為“連續性剪輯”;②加強某些細部勝於其他元素以解釋某動作意義的“古典剪輯”;③主張一個主題論點,連接有關主題的概念鏡頭的“主題蒙太奇”。

我們接下來就詳細介紹這3種剪輯風格。


1.連續性剪輯

即儘量在連接兩個鏡頭時,使動作維持連續性。為了使動作看起來連貫而具邏輯性,所有的動作會維持同一方向,因果關係也必須清楚。如果時空跳得太突兀,或引起觀眾的困擾,就成了跳接。為了使轉場不會太突兀,導演通常會在場景開始或故事開頭用建立鏡頭(即通常以一個大遠景或遠景來開場,讓觀眾能對接下去較近的鏡頭有個背景的瞭解)。

很多人說到電影總說節奏慢或者快,總的來說,電影節奏取決於其題材,驚悚片一般會比含蓄。的心理劇節奏快,但也和導演的脾性有關。比如《碟中諜3》和《十二宮》都是驚悚片,但《十二宮》中處理連續殺人案件就緩慢沉重,而《碟中諜3》則和其他動作片一樣節奏很快。

用電影語言分析電影-剪輯篇

《碟中諜3》

2.古典剪輯

古典剪輯的創始人是被稱為電影之父的格里菲斯,他不僅穩固並擴充了早期的電影技巧,他還是第一個將電影引入“藝術”範疇的人。

古典剪輯比連續性剪輯更進一步,其剪輯目的在於加強戲劇性,強調情感而不是簡單的連續性而已。它賦予了電影作者更多的自由去思索敘事本身,並可任意填充或強調。古典剪輯的插入鏡頭比較多,它打破空間的統一性,分析其成分,並讓觀眾注意到戲劇細節。

古典剪輯中比較典型的是主鏡頭技巧,即用遠景完整得拍下整場戲作為主架構,然後再重複用中景或特寫拍個別演員或細節,再由剪輯師決定如何組成其故事。大部分導演都依賴主鏡頭,以免剪輯時材料不夠。

用電影語言分析電影-剪輯篇

《角鬥士》

3.主題蒙太奇

主題蒙太奇剪輯看重“意念的”聯繫,而無視時間和空間的連續性。比如在當下時間下插入“過去”甚至“未來的”鏡頭。比如《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每個問題出來,導演都閃回至青年某個生活片段。

有時這種跳躍式的剪輯完全適用於某種題材,如《諜影重重2》中主角得了失憶症,跳動的剪輯外塑了他片段的記憶,不時在下意識中晃過,強化了他的恐慌。

用電影語言分析電影-剪輯篇

《諜影重重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