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她勇闯诗人的激流岛,又悄悄与人私奔,最终引爆顾城疯狂杀妻!

序/朦胧诗中的一代人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新诗大丰收的时代,在新老诗歌观念的博弈中,现代诗慢慢路居上风,其中,最具争议的“朦胧诗”在年轻人中圈粉不少。所谓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一些特征,它是一个特定时代催生的特殊产品。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年轻诗人开始崛起于诗坛,给诗苑带来了一股新异的诗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食指、北岛、舒婷、顾城、海子、江河、杨炼等即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这帮年轻诗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人生虽然经历不同,但是,内心所承受的重负是相同的。比如,被誉为当代诗坛“朦胧诗鼻祖”的食指,有12年是在福利院中度过的。有些人,因为负荷过重,而选择放手,比如天才诗人海子,25岁时卧轨自杀,令人无比痛惜。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今天老黄要给你讲述的,是“朦胧诗派”的另一位主将——顾城。顾城,原籍上海,其父为著名诗人顾工。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顾城可以说是早年成名,17岁开始写作生涯,并在《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发表作品。

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顾城是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但就是这个给很多人带来绮思妙想和心灵慰藉的诗人,却在26年前,他用一把斧头结束了妻子谢烨的生命,随后自缢身亡。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是因为,在他们的夫妻之间,曾有一位高调介入的第三者——顾城笔下的“英儿”。当年,这三个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一/火车邂逅结良缘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顾城与谢烨的相遇与相识,是很具传奇性的——这一切都始于一次火车出行。1979年的夏天,顾城和谢烨同坐一列从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两人的座位恰巧挨着。一对陌生男女,在轰隆前行的火车上,都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但是,顾城是羞涩的,并不敢当面表白,只是在临下车前,将写有自己地址的纸条塞给谢烨。

出生于1958年的谢烨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写散文,也写诗,对于顾城的大名,她是早有耳闻的,没想到在火车上竟然能与她心中的“诗歌王子”如此近距离接触。车站分别后,谢烨的一颗心就被那张小小的纸条给拴住了。那时没有电话,为了找到顾城,谢烨拿着这张纸条,挨家挨户去寻找。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在她轻轻地敲开他的门扇后,那张睡眼朦胧的脸满是讶异与惊喜。顾城回忆当初的重逢:“我看到四处全是金光,还带着彩虹,我不敢想象她能来。”谢烨却说,我就想看看你是不是个骗子,你给我留的地址是不是真的。

爱情的到来与成熟就这么简单,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1983年,两人就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启了一对金童玉女的美好生活。

二/诗会上的激辩与暧昧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但是好景不长,因为一位女子介入,让顾城和谢烨的感情生活波澜顿起,这一切源于一场诗会。这个女子就是顾城与妻子谢烨合作的小说《英儿》的主人公英儿。

英儿的原型叫李英,1963年出生于北京,也是位诗歌爱好者,写诗的笔名为“安琪”。

1986年,身为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学生的英儿,因为对诗歌的热爱,她写了一篇关于“朦胧诗派”诗人北岛的论文,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可。于是,导师以“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的身份,把她带到了一个诗人聚集地参加了一场诗会,因而认识了另一位女诗人文昕。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不久,英儿经由好友文昕的介绍,在昌平诗会结识了青年诗人顾城和另一位著名的中年诗人时为《诗刊》社副主编的刘老师。年轻的英儿立刻被顾城所吸引,她形容自己每次见到他“像进殿堂朝圣一样,我的精神世界被他的光环所笼罩”。那一年顾城30岁,与妻子谢烨已结婚3年。但是,这并没能阻挡住英儿对顾城的喜欢。

那一次开会,顾城的诗受到了抨击,有一个做古典诗词的老评论家说了些非常难听的话。

这让随顾城一起开会的谢烨怒不可遏,她当时站起来说:“你可以说你不喜欢,你可以说你不懂,你甚至可以说你讨厌!但是你没有权利侮辱人格!”说完她就离开了会场。

英儿和文昕也跟着追了出来。谢烨哭了,英儿也陪着哭,不太明白怎么回事的顾城不关心别人说他什么,他只担心两个女子在为他流泪。英儿力挺顾城,顾城和谢烨很感激,大家关系很好。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谢烨、英儿、文昕她们三个住在女生宿舍。谢烨对于顾城很骄傲,对英儿讲了关于顾城的很多事,顾城的脾气,爱好等等。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英儿都记住了,而且对顾城投其所好。后来顾城对英儿说:我们两个是天生一样的,而谢烨是我后天改造的。这话谢烨也听见了,她表面上没反映,但心肯定给伤透了。顾城住在男宿舍里,但是他总是想要跟谢烨在一起,于是,常常跑到窗下叫谢烨:“我能进来吗?”因此,他们四个人就常常在一起,被戏称为“昌平四人帮”。

1987年,顾城接到邀请赴德国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他们请英儿和文昕吃饭告别。三天后他们走了,谢烨和顾城,让英儿给文昕带去她最喜欢的一个黑陶花瓶,这天英儿跟文昕说,她爱上了顾城。英儿还跟文昕说:“我其实第一眼看见顾城,就知道这是我的命,我躲不开的。”

一见钟情在英儿那里,显得如此自然,并且,她可以同时钟情两个人。为了毕业后能进入《诗刊》社做编辑,在那场诗会上,英儿对刘主编也表现得崇拜有加,结果真如她所料,从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毕业后,李儿顺利进入《诗刊》担任编辑。

三/三个人的激流岛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1988年后赴新西兰,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婚后,谢烨跟着顾城奔波辗转,最后他们定居在了激流岛。1989年1月,顾城辞去奥克兰大学的职务,专心在岛上种菜、养鸡、作画、写作。

此时的英儿,已经和她的老领导刘诗人在一起了,但却同时还和顾城保持着联系。奇怪的是,谢烨并没有阻拦,而且还在一旁促成此事。

英儿一直给顾城写信,在信里不断宣泄着她的感情。文昕问英儿会嫁给顾城吗?英儿说不嫁,嫁他干吗。她还说她妈妈喜欢一个混血儿,也许哪天她就给她妈妈生一个。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1990年7月,是谢烨花了很多钱和时间替英儿办好了手续,又用他们卖鸡蛋攒下来的钱买了往返机票,让英儿来到了新西兰。于是三个人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过上了一段惊世骇俗的畸恋生活。我们无从知晓,谢烨为什么会容忍和纵容顾城和英儿那样做。

小岛闭塞,他们生活维艰,靠领救济金生活。顾城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英儿和谢烨天天都过得提心吊胆,提防顾城不知何时爆发的歇斯底里。

1992年3月,顾城应邀赴德国从事文学工作,和谢烨离开激流岛。在顾城夫妇离开激流岛后,受不了寂寞的英儿,很快答应了教自己英语的50多岁的一个英国移民老约翰的求婚。1992年底,英儿和老约翰到了悉尼,老约翰也没有钱,英儿就去一家咖啡店工作,她彻底回到了世俗的生活秩序中。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顾城在写《英儿》时,终于明白,她跟刘诗人在一起是为了进《诗刊》编辑部,她跟自己在一起是为了出国,她跟老约翰结婚是为了获得绿卡。

顾城得知英儿失踪,几近疯狂。更令顾城抓狂的是,谢烨不久后也爱上了一个德国的留学生,留学生追求谢烨已久,谢烨在那个予她温存和重新做回女人的男子身上,仿佛看到了挣脱黑暗的一道曙光。

顾城一直以为他们的三人城堡可以固若金汤,英儿是热烈的情人,谢烨是贤淑的妻,红玫瑰有红玫瑰的奔放,让他黯淡枯燥的生活云蒸霞蔚;白玫瑰有白玫瑰的贞洁,让他被妥帖照顾,岁月安好。但最后,她们都纷纷“背叛”了他,消失的消失,准备远走高飞的意欲远走高飞。顷刻间,顾城精心构建的乌托邦式的“伊甸园”碎成一地玻璃。

四/致命的斧头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但是,谢烨并没有离开激流岛,并不没离开顾城,没承想,一场血腹的杀戮已悄然而至。顾城曾回北京寻找英儿,未果,回岛后,谢烨还答应顾城,两人一起合写《英儿》。

顾城曾经说过: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人间天堂、人间的女儿国,而他就是这王国中唯一的男人。当英儿到来后,他与之卿卿我我,甚至重演了当年与谢烨的缠绵悱恻。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顾城不无得意地认为,两个女孩都爱他,她们相处得真跟姐妹一样,彼此关照,互谅互让。为了保持女儿国的纯粹,他甚至将儿子送出激流岛,交由他人扶养。

中国男人多有皇帝梦,中国女人多有皇太后梦,这个梦的原动力就是,希望自己拥有无上的权力,要整个世界围着自己的想象转。所以,当想象破碎,掌控失控时,他们便陷入惶惶然的惊惧里。

当英儿弃顾城而去后,顾城痛苦至极,并开始写《英儿》,在这本书里,他用充满唯美的笔调细述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包括他俩的性爱过程与种种微妙的体验。顾城全部讲述出来,一个字一个字,都是谢烨亲手打出来的。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英儿来到激流岛之后,与顾城冲破禁忌谈起了恋爱,谢烨持有的是默许的态度。包括英儿来新西兰的签证,都是谢烨帮助办理的。甚至当顾城让她将儿子“小木耳”送人时,她痛苦万分,孩子是娘身上割下的肉啊,她虽有万般不舍,仍含泪送走了亲生骨肉。

为了顾城,谢烨倾其所有,尽其所能,但直至后来,爱到山穷水尽,走投无路。她曾对朋友哭诉:“我爱顾城,爱得实在太累太累了!”但是,这样的爱,换来的却是斧头相向。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在那场杀戮和自裁前,顾城到底想到了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无疑,他的内心是崩溃的,是悲愤的,是惶恐的,是绝望的。他在写给儿子的遗书中写道:“木耳,我今天最后去看你,当马给你骑,我们都开心。可是我哭了,因为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你,别怪你爸爸,他爱你、你妈妈,他不能没有这个家再活下去。”

1993年10月8日,顾城于新西兰激流岛上用斧头砍向妻子谢烨,谢烨受伤倒地,过程成谜。顾城在崩溃之中仓促留下四封遗书,随即上吊于树上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

五/英儿去哪了?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1993年10月8日,顾城举起了惊世的斧头,他的生命与辉煌的事业也随之飞灰烟灭、他们的亲人从此跌进痛苦的深渊……1994年1月,李英与刘诗人在澳大利亚再次相遇,并且结婚。期间,出版了诗集《天边梦边》、长篇纪实小说《魂断激流岛》、《爱情伊妹儿》。

在2002年,《爱情伊妹儿》出版时,隐匿了8年后,英儿终于首次直面媒体回应质疑。记者问她:“当年你明知他有妻女,你还是爱上了湛秋;后来在新西兰,顾城也有谢烨和儿子,爱情的发生对你来说好像是没有障碍的,你是如何看待传统规范的?”

英儿说:“这个世界上一些人是用心在生活,一些人则是用观念在生存。我对所谓规范是持一种蔑视态度的,伦理道德在我眼里有些滑稽,在我眼里人要活出本性来才是美丽的,相反就是丑陋的”。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媒体质疑她在《爱情伊妹儿》,像莱温斯基一样在贩卖隐私,她说,“我在书中提到的体验,是想从自己的角度告诉女人一种感觉,身体是非常美丽的东西,性是自然的,在性上女人也可以对她爱的男人有这种体验,这会使她更加美丽。这也是湛秋在性上给我特别快乐和自由的感觉,与岛上是一种反差。在岛上这方面是一种压抑,特别扭曲的东西。”

英儿的这些公开言论,引起了诸多圈内友人的声讨,尤其是这段多人恋的知情者、英儿曾经的好友、“昌平四人帮”之一的文昕也看不下去了,发声说:

如果一切到此为止,你创造的还仅是一个比较多见的人间悲剧,还不足以令世人为之叹为观止,谁知道你还会在顾城为你家破人亡之后大爆猛料,称你遭受了他的摧残与强暴、你是受害者,你还端出你与老诗人刘的“爱情故事”,仿佛你出没于他家后院的时间便能反证你不曾出入于另一个家庭的“作案现场”。

你不是蝴蝶,无论你染了什么样儿的翅膀、学了别人的样子跳出了多高技巧的舞蹈,聪明的人只要看看你头上扫帚一样的触角就能分辨出你是蛾子。英儿,你说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荒谬的事?说出来怎不惊得人目瞪口呆?

2014年1月8日,英儿因鼻咽癌在悉尼病逝。在她的墓碑上,写着这样的一段话﹕“李英 麦琪/中国诗人和作家/刘某秋的爱妻/这颗美丽而快乐的心灵已结束了它的旅程/这个自由的灵魂将带着所有理解和认知升往来世/你是如此为人所爱/于2014年1月8日逝世,享年五十岁。”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英儿离世半年多之后,国内才陆续得知她的死讯。有媒体又联系了“昌平四人邦”中的唯一幸存者文昕,她表示自己也是刚得知英儿去世,心情惊愕、复杂:“她做过什么、对与错,还有什么意义?什么是非、债务都用死还了。一切都结束了,就让一切也都安静下来吧,世间恩怨到此为止。”

“昌平四人邦”的幸存者文昕,不幸于2004年10月发现罹患乳腺癌,在与病魔抗争了十二年之后,也于2016年12月31日永远地离开了她所眷恋的世界。病疼期间,她完成人生绝笔之作《生死十二年》。《生死十二年》讲述作者发现与治疗癌症、克服恐惧,最终被癌症带走的全过程。其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癌症与生活关系的审视、对医患关系和社会道德法制的追问,面对癌症的心态与感悟。

三个人的激流岛:诱发顾城杀妻又自杀的北京女孩儿,后来去哪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顾城输了人生,谢烨输了性命,李英输了人格。逝者已逝,一场跨世纪的恩怨,就此落幕,不再让人关注!

[参考资料:《英儿》、《魂断激流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