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上海,钢筋水泥勾勒出的美丽画面


上海是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这座城市不仅有着迷人的城市风景,也具备相当的国际影响力。虽然没有像北京那样悠久的历史,但上海却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沧桑巨变,百年风雨在这座城市中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和痕迹,让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具备了古典的美感。照片拍摄于清晨的上海,浦东的高楼背后出现了一丝暖色。

上海有密集的摩天大楼,也有精美的洋房,有崭新的小区,也有拥挤的弄堂。这是一座复杂的城市,从不同的角度,你可以发现迥异的上海,从城隍庙到外滩,再到陆家嘴,从变化的建筑风格中,你能够读出这座城市复杂的文化构成。

宽阔的黄浦江把上海分成了两半,浦东和浦西的差异也一直让人们津津乐道。最初,浦东只是一片未开发的荒地,而浦西已经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还有过“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的说法,在短短几十年间,浦东完成了迅速的崛起,陆家嘴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象征,上海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平衡,越来越全面。


陆家嘴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务区之一,很难想象这片位于黄浦江东岸突出部的地区在四十年前还是一片荒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批准成立浦东新区,并按照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准进行打造。四十年过去了,今天的陆家嘴高楼遍地,充满了科幻感,好莱坞的大片也常常到此来取景拍摄。

浦东崛起的同时,浦西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一些拥挤破旧的棚户区被逐步拆除,高楼在南外滩拔地而起。如今,黄浦江两岸都成了观景的好地方,上海的每一个角度都充满了美感。

2010年世博会以来,上海越来越成为全世界目光的焦点;从2018年起,上海每年都举办进博会,更是让这座城市成为了全世界产业和贸易交流的枢纽。在国际活动中,上海的作用也愈发重要,很多国际会议都选择在此召开,而“上海合作组织”更是将这座城市作为起点和原点。

黄浦江畔的老建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在这个东西方对话的最前沿,发生过很多重要的历史瞬间。外滩曾经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势力在中国的前哨站,密集的欧式石材建筑就是那时留下的痕迹,不同国家的建筑师在这里尽情发挥才华,让上海成为了“万国建筑博物馆”。外滩最引人注目的除了海关大楼的钟楼,就要数和平饭店的绿色尖顶了。

上海展览中心无疑是一座非常引人注目的建筑,这座展馆最初名为中苏友谊大厦,是一座苏联风格的现代古典主义建筑,从长长的回廊到层叠的主楼再到高耸的红色五角星,无不让人想起远在亚欧大陆另一侧的莫斯科。

夜晚的上海灯火辉煌,高架桥上的车辆犹如流动的光。上海的高架道路建设一直都是国内城市学习的榜样,东西向的延安路高架、南北向的南北高架再加上环状高架路共同构成的立体交通网极大地缓解了公路交通拥堵。

今天的上海仍旧是世界顶级建筑师的大舞台,中国经济的发展让建筑设计师们有机会在上海展现自己的才华,无论是在浦东还是浦西,每年都会有让世界羡慕的建筑项目开工和完成,上海的天际线每年都不一样。

宽阔的黄浦江早已不再是阻隔浦东与浦西的界限,自1991年南浦大桥通车以来,越来越多的桥梁、隧道联通两岸。曾经市民只能乘船过江,不仅耗时还非常麻烦,而现在只要乘坐地铁,短短两分钟就能到达江对岸。图为南浦大桥的螺旋状引桥,据说最初由中学生提出的方案设计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