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楷书展上,一件掺杂隶书的作品很亮眼

在全国第二届楷书展上,福建作者叶韶霖的作品入展。叶韶霖是近些年来活跃书坛的新锐,多次在全国书法大展中崭露头角比如曾获两届兰亭奖·佳作奖,也曾在十一届国展获优秀奖。,可想他颇具创作能力。楷书展上这件作品(下图),以碑体楷书为基调,杂糅了汉隶的一些因素,有厚重,也有轻松。

全国楷书展上,一件掺杂隶书的作品很亮眼

叶韶霖二届楷书展入展作品

入展的作品以魏碑为魂,以汉隶为辅,略带写经之趣,整幅作品写得厚重松快,和谐统一,同时又不乏有自己的书法语言,这是此作亮点之处。

据其自言,近些年,他注重在碑刻上用心用力,曾取法《张黑女》《张迁碑》《衡方碑》等,创作中糅入宋元手札等帖的元素,走的是碑帖相融之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的这幅楷书作品足以说明这点。

全国楷书展上,一件掺杂隶书的作品很亮眼

叶韶霖行书作品

该作品朴实敦厚,从结字用笔到章法布白,平实自然,没有浮华,自然之气扑面而来,这是此作高明之处;魏楷容易写得板滞,但该作品静中有动,给人以娱乐之感,同时也符合当下艺术审美取向,这是此作的动人之处。

作书很重要的一点,乃文字内容的选择。叶韶霖此魏碑楷书,写的是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三则,未细看结体、用笔,便先读起了文章。此《诗话》取材广泛,涉及面极广,为古代诗歌美学与批评的著名篇章。

全国楷书展上,一件掺杂隶书的作品很亮眼

叶韶霖隶书作品

这是我感到,仅此一点,作为书法作品,已有了令人欣喜的高文化品位。此作取法魏碑中较宽博方励一路风格,并非某一碑的直接翻版,这就给人以新的感觉,厚重而有新意。

楷书不好突破,而此作向前稍稍走了一步。其用笔以方为主,此乃魏碑本色,但不少笔画又略加提按,有草化意味,由此强化了作品的动势,减弱了楷书易入馆阁的弊病。

全国楷书展上,一件掺杂隶书的作品很亮眼

叶韶霖楷书中堂

此外,这件作品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字的结体,不少字在动感中显得规范不足,如“难、建、感、兴、敬、离、江”等字,另外也有些字写得还偏生一些。

既然有缺点,那就意味着这幅作品还有提升空间,如把结字用笔再进一步统一,作品会更具完整性。人无完人,创作亦如此。

全国楷书展上,一件掺杂隶书的作品很亮眼

叶韶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