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發文:好導師的16個標準

“在任何學科領域,是否有一個好導師將決定學生的研究生涯初期的成敗” ,什麼樣的導師是好導師呢?

2005年,Nature創立了the Nature awards for mentoring in science,用於表彰在指導研究生方面卓有成效的導師。有關人員廣泛收集總結了學生們對其導師的評價,總結成了給導師的16條建議,如對學生的智力與能力的尊重,對學生職業發展(甚至選擇非學術道路)的尊重等等。

下文分別列出這16條建議,並引用學生的comments作為例證。基於我與自己的博士導師 && 我與本科期間的兩個導師的各種經歷,我highlight了這些comment裡讓我深有感觸的地方。在異國求學,一個supportive的好導師是如父親一般的存在。

此外,我認為導師“nice”這個說法太籠統。我認為挑導師主要有兩個維度:一個是做人,一個是治學。真正的好導師,做人方面要正直、得體,尊重學生,讓學生如沐春風,心情愉快,感到個人價值受到認可;做研究方面,要非常responsible,對學生的研究生涯發展很給力,所以push至少比放羊好一點,讓學生緊張一點總比鬆懈要好——五年PHD實在是好短噠。

1. Be available:給學生及時的幫助和反饋

“喬治定期與他的學生見面,並且隨時都可以見面。我不記得他曾取笑我們的見面,儘管對他的時間有著極大考驗(他曾擔任過部門主管,我是他的學生)。及時地提供明確的,建設性的評論。他從不負,甚至不會貶低任何學生,哪怕是新生。“

“毫無疑問,查爾斯的導師風格的最大特點是他的隨時可以聯繫。我在實驗室的6年裡,我很少注意到他沒有對我們實驗室內外的人敞開大門,實驗室的任何人都可以與他討論最近的實驗結果。隨時可尋求幫助以及查爾斯平易近人的態度,使得你不會害怕說話,無論你有什麼結果,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即使在離開他的實驗室後,我發現他總是敞開大門與我們討論科研想法。“

2. Respect: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智力

“瑪麗對待她的合作伙伴,無論他們是在攻讀博士還是教授,都同樣尊重。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她激發了對她的合作者的信心。”

一般而言,被吐槽的導師都是這一點做得差,把學生當做幹活機器。

3. Be generous:無私的分享精神

“Mark無私的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讚賞他人的成功方面也是一種鼓勵,不僅僅是對我自己,也是對新一代的年輕科學家。”

“Sally做了,並且仍然這樣做是為了讓他們能夠利用自己的想法來發展,甚至完全自我創作,並允許他們在重要論文上擔任主要作者,即使她可以讓自己成為爭取。”

4. Individual difference:

每個學生想要追求的人生目標是不同的,每個學生也都有自己的私人生活

“導師需要有能力與實驗室的每個成員建立獨特的關係。Francis 擁有這個個性,他能看到每個人的優勢和天賦,然後設計項目以適應這些優勢。她知道不是每個人都用同樣的方式工作或者想要同樣的東西,這個能力讓她從每個人那裡得到最好的結果。”

“並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研究員,有些人的能力更適合其他職業。鼓勵年輕人接受他們可能不適合他們或者有壓力或不感興趣的工作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認為有時需要鼓勵他們進入其他方向。“

這段話讓我非常感動——我覺得這種對個人意志與自由選擇的無私尊重,簡直是一種偉大的人性的光輝。正如原文[2]指出“除了在實驗室裡所做的事情,他們還有更多的生活。他們需要自由地“嗅聞玫瑰”,正如一位老師所說的那樣。如果事情發生變化並且出現問題,我們要試著理解原因。如果個人生活變得艱難,那就給他們時間和空間。好導師會讓自己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經常這麼忙,我們沒有注意到。所以,一位優秀的主管/導師會理解這些差異,並不會嘗試在圓孔中安裝方形釘。他們知道什麼時候退縮,讓人們做出自己的決定,也知道何時進來並提供幫助和表達同情。”

5. For Life: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Hassan 給他的學生持續不斷的提供幫助:所以,在我和他一起完成博士學位二十年之後,當我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需要討論或者急需一個建議時,他仍然是我的第一個想要尋求幫助的,他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

“同意知道一個博士生需要做出的承諾不僅僅是對一系列實驗的日常概述,或者是開發一種新的物理數學理論的分析程序。它包括與學生建立融洽關係,並可能持續一生。“

6. Actively research:

經常親臨一線的研究工作。

站在一線領導,自己也要參與一線研究。穿上白大褂而不是隻坐在辦公桌前。

7. Balance direction:又要放手讓學生去explore自己的想法和project,又要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學生關鍵性的指導和建議,以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8. Celebrate:為學生慶祝他們的成功

“Jane 明白社交生活和工作結合在一起的重要性。我們實驗室總是熱衷於為實驗室成員提供咖啡和蛋糕,戶外活動,或去她家燒烤。”

“有人第一次提出他們自己的新想法或實驗,這應該在實驗室大家都在的場合公佈慶祝,因為它是對大多數年輕科學家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的里程碑。”

9. Building a community:

在研究組裡培養和諧的關係與社區歸屬感,鼓勵合作而非競爭

“Eli 設法創造了一個科學氛圍濃厚的實驗室,提高了科研效率,這裡沒有複雜的人際競爭因素,很多實驗室尤其是美國的實驗室,這一點很明顯。”

10. Be social:

大家一起玩~

“我的目標是通過全年支持社交活動,慶祝實驗室每一個成員的生日來建立團隊精神。最初都是我組織了社交活動,但我現在將細節留給其他成員,這樣我們我們可以享受各種各樣的大家都感興趣的活動,從劃獨木舟到卡拉OK“。

“我學到的最有用的一件事就是巧克力餅乾對每個人的幽默和熱情的作用都比任何一種感覺良好的談話都要多。從一開始,血糖的作用對於生物學家來說應該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只是通過實驗學到了這一點。請注意,愉快和鼓勵的談話也很好,因為它像杜松子酒和滋補品一樣。“

11. Create networks:給學生創造合作與展示的機會

12. Question & Listen:

問好問題,激發好的答案,用一連串的好問題persistently keeps the questions flowing to help the answer come along

13. Enhancing criticism:通過各種方式,鍛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14. Enhancing writing:

鍛鍊學生的科學寫作能力,直到好的writing成為學生的第二天性

15. 增強做學術報告的能力:

有可讀性的演示,有邏輯的報告,清楚的表達

“她還希望學生們在參加會議之前先在小組中練習演講,並通過提問和反饋找到改善表現的良好技巧。”

“儘管學生很少有做學術報告的天賦,但是如果有足夠的實踐和建議,所有學生都可以學習。我總是建議學生在報告前一兩週給我提供草稿,以便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修改。”

文章作者還指出,“This was often embarrassing in that the standard of honours seminars and graduate student presentation was way better than the presentations of senior staff members the students experienced at conferences. ”哈哈哈哈。

16. Seek feedback:

有什麼優點和不足,聽聽學生怎麼說

參考文獻:

[1] Adrian Lee, Carina Denis and PhilipCampbell. Nature s guide for mentors. Nature 447, 791-797 (14th June 2007)

[2] Adrian Lee and Larry Hulbert.Guidelines on Research Mentor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