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散文:退婚


鄉土散文:退婚

退婚(散文)

我小的時候,父母給我訂了一門娃娃親,對象就是我姑奶奶的親孫女阿嬌。

阿嬌小的時候,姑奶奶經常帶她到我家玩。阿嬌個子高高的,臉蛋圓圓的,穿一身紅裡透紫的衣褲,頭上扎一對小羊角辮,很好看。但是阿嬌卻很少說話,她生來性格內向,總是喜歡一個人在一邊玩耍,或是幫著姑奶奶做些小雜活。

我父母很喜歡阿嬌,說阿嬌長大了一定是一個做農活的好手。阿嬌大些了的時候,經常和她父母親一起,下地栽秧割谷,還和姐姐們一起,到野溝裡捕魚採蓮藕。她們家在湖區,她們的村子住在一片高高壘起的堤壩上,四周全部是水田和溝塘。一到夏天,溝塘裡就長滿了野生的菱角,蓮藕,到處可以看見亭亭玉立的荷花和嫩綠的蓮蓬。阿嬌就提了小竹藍,和姐姐們一起在水裡深一腳淺一腳地到處摘蓮蓬。有時候,阿嬌一個人拿上絲網,在小溝裡四處捕撈,捕到許多大大小小的魚蝦,然後拿回家,父母便清理好了拿去街上賣。

阿嬌家裡沒有男孩子,只有四個姐姐。阿嬌出生的時候,父母本來以為她是一個兒子,結果又是一個女伢子,所以當時父母很惱怒,把阿嬌當男孩子待了。什麼活兒都讓阿嬌學著做,阿嬌自己也很喜歡做那些男孩子們才喜歡做的事。

阿嬌的幾個姐姐都上過學,唯獨阿嬌連學堂門坎也沒有跨過,是什麼原因,我不得而知,這也是我日後提出退婚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時候,我和家人到姑奶奶家玩的時候,總要走半天的時間。到姑奶奶家去的那條路,不管晴天還是雨天,都是凹凸不平,坑坑窪窪。尤其是下雨後,路上都是一條一條很深的槽,走起路來十分吃力。路兩邊雜草一片連著一片,兩邊的水溝裡除了蓮藕就是菱角,再就是到處飛舞的野鴨子和白鷺。

到姑奶奶家後,姑奶奶總是很客氣地招待我們,她叫阿嬌到雞窩裡撿來一大碗雞蛋,然後煮好,給我們一人一碗香噴噴的荷包蛋。我總是毫不客氣地幾口呑下去,父母則把他們的那一份全部夾到阿嬌碗裡,讓阿嬌吃下去。阿嬌的父親則隨便拿一個絲網,在村子旁邊的小溝裡,一會兒,就網回來幾大碗魚蝦。

說實話,湖區可以說遍地都是黃金,只要人勤快,隨便一伸手,魚蝦蓮蓬什麼都有了。拿到街上也賣不少錢。很多人都很羨慕這裡的生活,基於此,父母都希望我將來能夠和阿嬌喜結連理,過上幸福的生活。

鄉土散文:退婚

然而我卻對這樁親事心有不悅。別的不說,就為阿嬌一字不識這一點。我想,這都啥年代了?沒文化能辦啥大事?我覺得很丟人現眼。況且,這娃娃親也不是什麼好習俗,我一個新時代的青年人,還要固守這樣的陳規陋習嗎?我心有不甘。瞧瞧隔壁家的小該,初中畢業後,就跟他二叔學了裁縫,跟一個比他小五六歲的女孩自由戀愛上了,兩人經常在一起卿卿我我,纏纏綿綿,好不令人羨慕。難道我一個堂堂高中生還不如一個裁縫娃?這樣想著,我便下定了決心:一定要退掉這樁親事。

這一天,風起得很大,天上烏雲一片接著一片,往南直飛,很快會下雨的樣子。我獨自一人,騎了自行車,朝姑奶奶家的方向駛去。

一到村頭,就聽到有人哭泣的聲音。我趕緊跑過去,是姑奶奶一家人,她們哭得好傷心。原來,姑奶奶的大孫女,阿嬌的大姐得了大肚子病,在公社衛生院住了一個星期的院,不治身亡了,一家人剛剛在衛生院將她的遺體拉回來。

見此情景,我止不住淚流滿面。大表姐平時是一個十分開朗的人,不但人長得漂亮,說話的聲音也很甜,清脆好聽,對人也熱情得很,很討鄉親們喜歡。

大表姐的死,給我心理造成了更大的壓力。過去,我聽大人們講,湖區虰螺很多,有一種寄生蟲很容易通過虰螺和牲畜的糞便傳染給人,使人感染一種叫血吸蟲的病,高燒發熱,如果治療不及時,很有可能危及生命。我越想越後怕,本能地向姑奶奶及阿嬌一家人一一打過招呼後,就把那封在家裡早就寫好了的退婚信在口袋裡揉了又揉,始終沒敢拿出來。

我怕我的舉動會更加傷到姑奶奶一家人和阿嬌。說實話,儘管我打心眼裡不喜歡阿嬌。

退婚的事兒就這樣泡湯了。這一年我十五歲,還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


審閱:陳玉花

簡評:退婚,心理與行動的較量,現實與理想的抗爭。作品故事性強,內容緊扣主題。善良如“我”,力量弱小,在還有愚昧殘留的現實面前,做了妥協。退婚以失敗告終,首尾呼應。

作者:王延星。中國閃小說專委會會員,報紙副刊主編,湖北省閃小說委員會理事

組稿:中鄉美七創作室主編 清頗


本頭條每日刊發作品優選紙刊《中國鄉村》雜誌,凡上刊者免費包郵贈送樣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