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體驗」德國留學“很爽”!卡塞爾大學計算機博士親測分享


「學科體驗」德國留學“很爽”!卡塞爾大學計算機博士親測分享

在德國讀博,總體上的感覺是【很爽】。在我所認知的範圍內,德國是讀博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甚至沒有之一。

「學科體驗」德國留學“很爽”!卡塞爾大學計算機博士親測分享


「學科體驗」德國留學“很爽”!卡塞爾大學計算機博士親測分享

當然,這個前提是你申請到錢,哪怕是CSC每月一千歐出頭的獎學金也行。因為德國在一線發達國家裡,屬於是消費最低的國家之一(再次甚至沒有之一),並且還沒學費。不過這邊申請到錢並不是難事,尤其是對於理工科,首先獎學金種類能選擇的就很多,比如國內的CSC

,還有DAAD,如果實力再強大一些,可以嘗試申請洪堡獎學金歐盟瑪麗居里獎學金

我之前有朋友拿到了歐瑪獎學金,每年大概有四五萬歐元,這個相當於工科碩士畢業進入工業界在德國的起薪了。也有少數人可以在國內研究生畢業之後直接申請到德國大學的工作職位,這樣就更好了,首先簽證直接就是工作簽證,而不再是學生簽證,這對將來申請長居會有幫助,錢一般也比獎學金多一些,並且跟在工業界一樣每個月會交納相應的社保和個稅,當然也會享有相應的福利。即使只拿到半個職位,也就是隻拿50%的工資,第一年起薪每月到手的錢也跟CSC的獎學金相當。而在德國除了那幾個大城市之外,一個學生每月的基本生活費也就是幾百歐元,這裡面主要開銷就是房租。然而好多名校都是在村裡,比如亞琛工大、哥廷根大學等等。雖然這個收入不算高大上,但是比起國內廣大的苦逼博士生,也算活的非常體面了。


「學科體驗」德國留學“很爽”!卡塞爾大學計算機博士親測分享


以筆者所在的卡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Kassel)計算機系來說,多數博士都是以大學僱員的身份就讀,也就是和學校簽訂正式的工作合同,這樣就要承擔相應的教學以及科研任務,會使得讀博的時間延長。當然有的導師因為資金問題,會事先說明經費只夠支持3到4年,如果這個時間內沒能畢業,就要自己想辦法找別的資助方了。而資金充足一些的課題組的博士們讀起來就相對“不著急”了,反正在學校上班老闆給發工資,工資還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漲,並且即使畢業了也要去別的地方再找工作,所以他們的博士生涯曠日持久,有的達到了7-8年,甚至還有人最後沒拿到博士學位,在學校工作了幾年掙了些錢之後直接去企業工作了。


「學科體驗」德國留學“很爽”!卡塞爾大學計算機博士親測分享


筆者所在的系還有一些是獎學金博士,他們的身份還是學生身份,簽證也是工作簽證,只是會從某些機構獲得獎學金的資助完成博士階段的學習。用獎學金資助的博士一般不用像僱員一樣為學校做那麼多的額外的工作,因此讀的時間會短一些,一般3年左右能夠完成。


「學科體驗」德國留學“很爽”!卡塞爾大學計算機博士親測分享

另一方面,德國是典型的【導師負責制】,(絕大多數高校)沒有發表文章的硬性要求,具體的畢業要求是跟導師自行商定,而德國教授,尤其是工科教授,對期刊並不是非常的感冒,甚至我的導師根本不知道什麼是SCI和EI......他們更熱衷於投會議論文,因為可以趁機去做個報告跟同行交流(旅遊)一下。比起國內的博士畢業要求,這邊應該說人(jian)性(dan)化了許多,我甚至見過畢業時一篇文章都沒發表過的博士,最後寫了一篇畢業論文就順利畢業了。

「學科體驗」德國留學“很爽”!卡塞爾大學計算機博士親測分享

跟美國還有一點不一樣的是,德國的簽證壓力沒那麼大,如果是拿到工作職位的博士,在學校工作幾年,交了一定的養老保險之後,最後基本都能獲得長居,不用像美國一樣抽籤。

綜上所述,在一個沒有經濟壓力,沒有簽證壓力,沒有論文壓力的地方讀博,確實很爽。但是正如我所說,德國是標準的導師負責制,讀博的體驗跟導師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碰到一個變態導師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學科體驗」德國留學“很爽”!卡塞爾大學計算機博士親測分享

順便再來說說德國讀博的缺點吧。第一個缺點就是時間成本較大。申請德國的博士,一般情況下需要有碩士學位,並且通常會要求專業方向相近的碩士,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會有例外。

筆者在德國10年來就見過倆人本科畢業直博的,一個是德國人本科畢業直接申請到本校的博士獎學金,還有一個北大本科畢業的中國人,他是通過一個印度專家的極力推薦直接到德國讀的博士(這操作也是沒誰了 囧)。而很多英語國家可以本科畢業直接去讀PHD,這就相當於是國內的直博了,一般4-5年都能搞定。至於德國的博士幾年可以畢業,這個就沒準了,要看資助方式,專業方向是否坑爹,導師是否給力,甚至還有運氣等等諸多因素。以答主的經驗來看,一般情況下至少3-4年(屬於很牛的了),做個6-7年也是常有的事。因此,要拿到德國博士學位花費的總的時間會比很多英語國家長一些,一般博士畢業時都30歲以上了。


「學科體驗」德國留學“很爽”!卡塞爾大學計算機博士親測分享


德國讀博另一個顯著的缺點就是學術評價的標準體系與國內嚴重脫節。國內的評價體系基本是按照美國那套,比如SCI、EI什麼的都是美國的檢索,甚至國內現在玩的更加爐火純青,有點唯論文和分區論的意思了。而很多德國教授壓根就不知道什麼是SCI和EI,他們更熱衷於發一些會議論文,而那些會議很多又都是面向小同行的,規模不大,所以按照國內的評價標準又算不上TOP會議。我有很多科研能力和成果都非常強的同事都深受其害,博士畢業時甚至沒有一篇SCI,發了一堆國內不承認的會議論文,在國內找教職的時候就比較吃虧。因此,將來如果回國找教職的話,還得儘早準備,向國內的標準靠攏。當然,如果你將來不回國留在德國發展就沒有這個問題。

最後說說申請博士的準備,我想德國留學申請最重要的就是語言了,如果德語來不及學,起碼英語得溜,德語能學一點也多學一點,畢竟生活中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用英語的。在這邊讀博或者工作,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中國那種死學習式的做法在這邊幾乎是行不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