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把脈辨證論治的不傳之密


(一)凡脈左手血中之氣,右手氣中之血。(左氣右血、左陽右陰)

(二)左手寸心脈旺,右手尺命門脈亦旺,是心君不主令,而命門相火代之矣,宜六味地黃丸主之。(水火不濟)如單左寸旺,為肝盛生心火,生脈散加茯神、遠志、酸棗仁。相火上入心部宜壯水制火。心火旺,清而斂之;心火盛,斂而下之;相火盛,養而平之。(滋陰降火)

(三)右手寸肺脈旺,左手尺腎脈亦旺,清肺為主,生脈散加當歸。如單左尺旺,六味地黃丸。如單右寸旺,當清肺,以金被火克不能生水,水涸火起。

(四)兩尺脈腎與命門俱旺,生脈散加當歸,滋木以及水也,兼六味以養之。

(五)左尺旺,六味地黃湯。左右尺俱旺,亦六味地黃湯。

(六)右尺微細,八味地黃丸。左右尺皆微細,亦八味地黃丸。

(七)寸脈旺,兩尺微細,六味地黃丸。陰水不升,陽火不降。

(八)兩寸脈浮而無力,宜補上焦,用補中益氣。上焦元氣足,其火下降。

(九)兩尺浮而無力,宜補下焦,用六味地黃丸。下焦元氣足,其氣上升。

(十)寸屬上焦,無力屬虛;浮者氣虛,不能降下也。

(十一)尺候下焦,無力陰虛;浮者陰虛,不能上升也。

(十二)兩寸洪而有力,為火在上焦,宜降火,涼膈散、黃芩芍藥湯、導赤散。

(十三)兩尺洪而有力,火在下焦,宜滋陰,黃柏、知母之類。

(十四)兩寸豁大無力,宜大補。

(十五)兩尺豁大無力,宜昇陽散火湯。

(十六)寸脈微細者,溫補。

(十七)尺脈微細者,溫暖。

(十八)尺脈浮沉俱有力,宜下;無力則為虛,宜補。

(十九)寸脈浮沉俱有力,宜汗;無力則為虛,宜升。

(二十)寸脈細微,陽不足,陰往乘之,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

(二一)兩尺洪大,陰不足,陽往乘之,補中益氣湯加黃柏。

(二二)左脈弦滑有力,熱不退,四物湯加黃柏、知母、柴胡之類。

(二三)右脈弦數無力,補中益氣湯。或補脾陰不足,四君子加山藥以主之。

左病右取,右病左取,上病下求,下病上求。

(二四)左尺浮緊有力,傷寒宜解表,汗出即愈;但有力不緊,清心蓮子飲或五苓散以利之;無力則為虛,六味地黃丸;沉實為寒宜溫;沉遲為虛宜補,故紙、肉蓯蓉、鎖陽、大茴之類,當消息用之;沉弱微則為虛不宜直補,所謂補腎不若補脾,正與此同。或十全大補湯佐以補腎之味;沉數陰中無陽,八味地黃丸。

(二五)右尺浮而有力,系邪脈,後必喘促洩瀉而亡。浮而虛,補中益氣湯;沉而遲弱無力,命門無火,宜大補陽氣;數為虛損,難治之證。

(二六)右尺洪而有力,六味地黃丸;無力十全大補湯;沉細八味地黃湯。

(二七)左尺沉細數,亦用六味地黃丸。兩尺浮大,肺氣先絕,金不生水,故尺浮大。

(二八)左尺微細不起,右尺帶數或浮大,病名虛損,調二三年方愈。

(二九)凡浮大之脈,見於右尺者,俱是假火,按內傷施治。

(三十)凡虛損癆病俱見於右尺,傷風外感俱見於左尺。左尺不見太陽,內傷勞役無疑。

(三一)脈沉而有力,大便秘者,用承氣湯;沉而無力,大便秘者,芎歸枳殼湯。

(三二)凡脈沉而帶數,陰中伏火也,宜瀉陰中伏火,六味地黃丸之類;豁大無力,陰氣猶未絕也;倘豁大有力,三月後必亡不治,洩瀉見此脈者,亦不治。

(三三)凡雜病傷寒老人,見歇止脈者,俱將愈之兆。惟吐而見歇止脈者死。

(三四)胃脈見豁大,保元湯加麥冬、五味子。見於脾脈,保元湯加乾薑、白朮。見於大腸脈,八珍湯加黃柏、知母。見於肺脈,八味地黃丸。見於小腸,六一散或車前子、木通等藥。見於心脈,大補陰丸。見於肝部,四物湯加柏母。見於膽部,黃連瀉心湯。

(三五)凡豁大之脈,須沉緩可治,沉則胃不絕,緩則脾不絕;倘非沉緩,藥必不效。

(三六)凡脈豁大,外有火;沉細,裡有火。六脈俱有火者,宜八珍湯和之。

(三七)凡諸脈,不大不小,不長不短,無數短、緊細、豁大,易治。

(三八)浮沉遲數弦緊洪,有力為實無力虛;狂言亂語沉細死,無言無語緩莫疑。

(三九)凡病,前宜表裡和解及歸脾,再調氣血痰。任意治之,不外參苓芎歸,再加術草芍地,應陳皮倚著八珍用。

(四十)凡脈浮大數,或兩手浮大數,或輕按浮,重按虛小,或腎脈重按無力不清,皆中氣不足。微緊,微弦,微數,皆系脾胃不足。

(四一)凡脈沉遲冷汗出,險;沉細冷汗出,死;洪大冷汗出,立死。

(四二)如脾脈頓數,腎脈重按無力不清,外無表證,宜補中益氣。尺脈大於寸脈,陰盛陽虛,宜汗。寸脈大於尺脈,陽盛陰虛,宜下。尺脈浮而有力宜表,無力補中;沉而有力滋陰降火,無力地黃丸之類。

(四三)凡脈洪滑系陽脈,無痰則為富者脈,洪大、浮大俱為病脈。沉細系陰脈,沉遲寒,沉數熱,倘沉實、細、數俱為病脈。

(四四)左脈微弱,右脈豁大有力,方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乾薑、益智。

(四五)右尺大,君不主令,相火代之。邪火不殺谷,宜溫火以生土,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乾薑、益智。

(四六)血證脈見豁大無力可延;短數、細數、緊數、豁大有力不祥。

(四七)凡身熱有汗,俱屬血分虛。若脈浮大無力,作陰虛治之必不效。

(四八)唯脈浮大有力者,六味地黃丸加人參,或作湯服。

(四九)下部見數,不得用乾薑,宜附子升起;上部見數,宜用乾薑,以其溫中達下也。

(五十)心脈洪大,命門脈不起,是為心之正脈,主富;勻淨,主貴;沉小,亦是正脈;豁大,心包絡少血,宜歸脾湯之類。脈見短澀,俱是心包絡不足。

(五一)肝脈弦長脾脈緩,不唯無病,且富且貴。

(五二)肝脈弦長脾脈短,是為脾陰不足,宜山藥、蓮子、五味子之類;帶數,中氣不足,宜補中益氣湯。

(五三)脾脈緩,但肝脈或弦,或緊,或弦緊洪數,俱從肝治之。

(五四)肺脈短澀,心脈浮洪,宜利小便。肺脈浮大,或豁大,或微細,雖心脈不平,亦當從肺治之。

(五五)浮而有力,表實當汗;無力,陽虛當溫。沉而有力,積滯燥糞,當下;無力,陰虧當補。

(五六)凡豁大之脈,俱是陽虛。

(五七)沉而緊數屬熱,脾陰不足也,四物湯加知柏之類。沉而短數、細數俱從內治之。

(五八)脈見於右手不平者,莫作外感有餘治;脈見於左手不平者,莫作內傷不足治。

(五九)左曰有餘,右曰不足。

(六十)若脈浮大數,宜於氣分中佐以血藥;若沉細之脈,宜於血分中兼用氣藥。

(六一)人之為病,雖曰虛、實、寒、熱四者,而多兼見焉。

(六二)熱則流通,凡浮、大、數者皆熱也。

(六三)寒則堅凝,凡沉、小、遲、短皆寒也。

(六四)實則形剛,滑、弦、緊皆實也。

(六五)虛則形柔,澀、濡、緩皆虛也。

(六六)浮為在表,沉為在裡,大數為熱,小遲為寒,長為熱流通,短為寒凝結,實為邪氣實,虛為正氣虛,弦緊為痛,短堅為積聚,濡緩為溼,緩大為溼熱,滑為血實、為痰,澀為血虛有鬱。

(六七)凡右關緩而有力者,胃強脾弱,白朮一錢,白豆蔻仁三分,甘草五分,陳皮五分,共為末,肉湯調服。

(六八)凡細脈宜沉細而起,是為陽虛之漸。轉沉而數,癆瘵不治之證,脈在中,不死。

(六九)弦脈,甘酸之劑皆可用,黃芪建中湯之類,甘草芍藥湯。

(七十)洪脈,甘寒之劑皆可用,熱邪所傷,三黃丸、調胃承氣湯可也。

(七一)脾胃緩脈,如得本經太過,溼邪所傷,除溼淡滲之劑皆可用,平胃加白朮、茯苓,五苓散。

(七二)澀脈,燥熱所傷,甘溫甘潤之劑皆可用,異功散加當歸,四君子加熟地。

(七三)沉細脈,寒邪所傷,甘熱之劑皆可用,理中湯、四逆湯。寒甚者,理中加附子、益黃散、養胃丸。

(七四)六脈俱弦,指下又虛,脾胃虛弱之證。

(七五)六脈沉緊,按之不鼓,膀胱勝小腸也,此火投於水,大寒之證,宜溫之。

(七六)脈沉厥,緊而澀,按之空虛。若洪大而澀,按之無力,猶為虛寒之證,況沉緊按之空虛者乎,是陰寒在內,中下焦虛寒之極。

(七七)脈來緩而弦急,按之指下洪大,皆中之下得之,脾土受邪。

(七八)脈大則無火,脈細則無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