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36計”:賞善計、點撥計、防微計...(父母轉發擴散)

一、鼓勵篇

1.樣板計:樹立學習榜樣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在孩子面前,再細微的言行舉止也要留意,身教勝於言傳,父母要做孩子學習的好榜樣。

2.鼓勵計:鼓勵他挑戰困難

孩子很容易因為一些挫折放棄努力,此時,家長的鼓勵是他們前進的勇氣和動力。父母應該及時幫助孩子找到問題、改正缺點,鼓勵孩子在挫折中成長。

3.賞善計:獎勵比懲罰有效

教育孩子,往往獎勵比懲罰更有效。用獎勵正確來代替懲罰錯誤,既能避免傷害孩子,又可以督促他發揚優點。

4.補強計:好習慣要多誇獎

補強法則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提出的,指如果一個人對他,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感到滿意,他便想重複去做那件事。當孩子的正面行為受到認可時,就能逐漸擺脫自卑,激發自信心。

5.欣賞計:幫孩子發現優點

當孩子看不到自己的長處時,容易引發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態。家長們要幫孩子看到自身優點,從而喜歡和欣賞自己。

6.勵勇計:鼓勵孩子大膽探索

勇於探索、大膽無畏的人往往能取得傑出的成就。多給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鼓勵他們勇敢嘗試,觀察新事物。

7.激將計:用好勝心激發鬥志

當勸導、說教都不奏效時,家長不妨利用孩子的好勝心、逆反心,甚至是“嫉妒心”適當“刺激”,激發他們的鬥志。

8.虛擬計:時常誇他"很棒"

讓孩子找到當好孩子的感覺,他就會成為好孩子。父母要經常告訴孩子“你很棒”,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的會讓他產生積極向上的正面自我評價。

教育孩子“36計”:賞善計、點撥計、防微計...(父母轉發擴散)

懲罰篇

9.立規計:設好行為規範

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家長可以提前建立一套行為規則。讓孩子試著自己判斷和選擇,學會約束行為,培養自控力。

10.防微計:及時糾正小毛病

對於霸道、懶惰等看似不大的小毛病,家長務必及時糾正,防微杜漸,以免小毛病發展成大問題。

11.容過計:主動認錯時別追究

如果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家長不應該過分追究,得理不饒人。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自己主動去彌補過失,改正錯誤,並避免下次再犯。

12.訓誡計:反覆犯錯不能姑息

如果同樣的錯誤一再出現,家長絕不能姑息。必須有效批評,讓他不敢再有“不會被發現”等投機心理。

13.預防計:告訴他什麼不能做

最好的防守也是進攻,與其出現問題後再管,不如提前就給孩子打好“預防針”,告訴他什麼可以做,什麼絕對不能碰。

14.處罰計:讓孩子懂得承擔錯誤

做錯事了可以安慰,但一定不能姑息,適度的懲罰才能讓他明白“賞罰分明”這一生存法則。

15.冷淡計:任性時別過分關注他

任性是很多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的通病。此時,家長務必要狠下心“隔離”他,讓他因為得不到關注,自動收斂壞脾氣,避免驕縱。

16.平火計:衝突時先壓下火氣

發生矛盾後,如果家長怒氣沖天,孩子的情緒也會越來越激動,甚至因為衝動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情。因此,家長要先壓下火氣,讓孩子逐漸認識,到衝動不能解決問題。

教育孩子“36計”:賞善計、點撥計、防微計...(父母轉發擴散)

溝通篇

17.點撥計:用引導代替說教

絮絮叨叨的說教,是孩子最不喜歡的教育方式之一。最好從旁稍加提示引導,這種啟發會讓孩子充滿感激。

18.感化計:用真情打動孩子

教育不僅是灌輸、勸導、監督,還要動之以情。比如給孩子講一個真實感人的成長故事,會給他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和啟發。

19.傾聽計:掌握孩子的感受

再小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心父母一定要抽出時間,耐心聽他說話,瞭解他的想法和感受,以便及時對孩子的身心變化、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等做出處理。

20.交友計:當孩子的朋友

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 而且是真正平等,交心的好朋友。只有這樣,他們才願意和你分享心情、吐露心事。

21.尊重計:尊重孩子的想法

親子之間的矛盾,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不夠尊重孩子。先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收穫孩子的信任和尊敬。

22.平等計:別給孩子特權

要想克服“自我為中心,首先得從家裡開始,不要給孩子特殊的地位或特權,好東西要全家入分享。

23.伴教計:多和孩子在一起

父母多抽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參與他的生活、娛樂等。不但可以增造親子感情,還有助於發現孩子的潛能和特點。

24.疏導計:給孩子解釋機會

教育孩子,“疏”永遠比“堵”好。營造開放式的家庭環境,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解釋的機會,他會更願意跟你愉快合作。

教育孩子“36計”:賞善計、點撥計、防微計...(父母轉發擴散)

學習篇

25.包容計:接受孩子的缺點

你的孩子也許不夠聰明,有很多缺點,但父母不能因此嘲笑或嫌棄他。寬容弱點,才能戰勝自卑,用優點掩蓋瑕疵。

26.薰陶計:多接觸好的興趣

要想孩子擁有良好的興趣愛好,不妨有意識地讓他多接觸這方面的東西,在接觸的過程中鼓勵和培養孩子產生興趣。

27.誘導計:彆強迫孩子學習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厭學,強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要通過增加學習趣味性、適當獎勵等方法,誘導他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

28.減負計:不要強迫孩子

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強加給孩子,更不要給孩子樹立“必須怎樣的目標,自由快樂地成長,孩子才能,更好地發揮潛力。

教育孩子“36計”:賞善計、點撥計、防微計...(父母轉發擴散)

品德篇

29.訓儉計:制止浪費行為

浪費是現在孩子的普遍問題之一。對此,家長應理直氣壯地制止和批評,幫孩子從小養成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好習慣。

30.勸和計:幫孩子解決矛盾

當孩子與老師、夥伴發生衝突摩擦時,家長要主動充當“和事佬”,幫助雙方消除矛盾和誤會,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

31.縱容計:別扼殺淘氣天性

“淘氣包”、“搗蛋鬼"往往腦子靈光、求知慾強。在不違背原則的範圍內適當縱容這些行為,是挖掘孩子潛能和創造力的好時機。

32.製冷計:自滿時潑點冷水

一旦發現孩子有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的苗頭,父母應適時給他潑冷水,讓孩子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

教育孩子“36計”:賞善計、點撥計、防微計...(父母轉發擴散)

獨立篇

33.扮弱計:偶爾向孩子“求助

現在的孩子缺乏責任心,常常是因為父母照顧太周到。父母要懂得偶爾向孩子“求助”,你會發現他變成了懂事的“小大人。

34.放手計:讓孩子自己嘗試

包辦父母只能養出飛不出籠子的金絲雀。製造一些讓孩子嘗試、摸索的機會,他們才能獨立應對生活。

35.受挫計:適當挫折教育

經過挫折和幹錘百鍊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競爭力。為了培養孩子的心理韌勁,適當的挫折教育必不可少。

36.磨鍊計:多體驗生活

有意識地讓孩子經歷一些 磨鍊,比如參加軍訓、到農村體驗等,他的意志會更堅強,以便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