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男孩腦袋摔出大包,哭了幾聲繼續玩,第二天卻意外離開了人世

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也許是出於好奇和興奮,寧願自己磕磕絆絆地走,也不願意讓家長抱。因此,孩子在剛剛學會走路時,總是要摔許多次,才能安安穩穩地在平地上走。

家長對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摔跤,都不會太放在心上,只要孩子不哭不鬧,爬起來繼續走,家長還會給予誇獎。

天天現在將近一歲了,正是一般孩子學走路的時候,天天媽看著跌跌撞撞的兒子撲到自己的懷裡,心裡無比自豪。

1歲男孩腦袋摔出大包,哭了幾聲繼續玩,第二天卻意外離開了人世

這天,天天媽忙著在廚房做晚飯,客廳中他人傳來了天天號啕大哭的聲音,天天媽急忙放下手中的鍋鏟,穿著圍裙就去看天天。

天天媽到客廳時看到天天趴在地上,胖乎乎的小手捂著腦袋,哭得撕心裂肺。天天媽這才鬆了一口氣,肯定是天天走路摔倒時磕到小腦袋了。

天天媽過去把天天抱在懷裡,拿開天天捂著腦袋的小手發現他的腦袋磕出了一個大包,心疼地說:“天天乖,不哭,媽媽吹吹就不疼了。是不是磕牆上了?來,媽媽幫你打他!”說完,還用手拍了幾下牆。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在天天媽哄了幾分鐘之後,天天就笑了起來,還鬧著從媽媽的懷裡出來,去玩最愛的小賽車。天天媽看天天哭了幾聲就繼續玩,和平常沒什麼不同,就回廚房了。

1歲男孩腦袋摔出大包,哭了幾聲繼續玩,第二天卻意外離開了人世

晚飯後,天天媽想拿熱毛巾給天天頭上的大包熱敷,可是一碰天天就哭鬧不止,天天媽還以為是天天怕疼,就沒有再管他。

沒想到第二天,天天媽做好做飯叫天天起床,這麼都叫不醒天天,還一點反應都沒有,天天媽急忙撥打120把孩子送去了醫院,但天天還是因顱內出血離開了人世。

誰能想到孩子就是摔了一跤,把腦袋磕出了一個大包,這樣都能導致孩子意外離世呢?對於剛剛學走路的孩子來說,摔跤不就是一件稀疏平常的小事嗎?作為家長,沒必要大孩子摔倒上綱上線,畢竟不能不讓孩子學走路。但家長可以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減少孩子玩耍時的安全隱患。

1歲男孩腦袋摔出大包,哭了幾聲繼續玩,第二天卻意外離開了人世

☞小孩子學走路時家長要注意什麼?

①在孩子沒有學會走之前,不要讓孩子跑

許多家長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會走時,就喜出望外,站在不遠處拿著孩子喜歡的玩具或零食,讓孩子跌跌撞撞地朝自己跑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家長的操之過急很容易讓孩子受到傷害。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如果條件允許,孩子自然會跑起來的

②不要給寶寶穿軟底鞋

作為成年人,穿硬底鞋都會不舒服,更何況是剛剛開始發育的寶寶。在孩子剛剛學走路是,家長應該給孩子準備軟底鞋,舒適的鞋子不會讓孩子太累,更不會影響孩子骨骼的發育。

家長不要害怕孩子穿軟底鞋會被硬地面“硌”腳,硬底鞋不僅會“硌”腳,還會影響孩子腳部骨骼的發育,

1歲男孩腦袋摔出大包,哭了幾聲繼續玩,第二天卻意外離開了人世

③注意周圍環境的安全

在孩子學會走路時,他就不喜歡被人抱在懷裡,而是喜歡自己牽著大人的手搖搖晃晃的走著。由於孩子並沒有真正的學會走路,家長應該時刻注意孩子走路時周圍的環境是否安全。

在家時,家長可以把孩子夠得著並且容易傷害到孩子的尖角,例如桌角這類東西都包起來,最大限度的減少周圍環境裡的安全隱患。

事關孩子就沒有小事,就算家長就算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也要儘可能的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