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矗立近千年,一座寶塔見證西夏風雲

銀川市中心距離鼓樓不遠矗立著一座寶塔,塔下有一座寺院,紅牆灰瓦,鬧中取靜。如果你問當地人這是什麼塔,他們會回答你,“西塔”,因為塔在銀川老城區的西邊,市區北邊還有一座“北塔”,這篇文章暫且不表。

寧夏銀川,矗立近千年,一座寶塔見證西夏風雲

其實“西塔”名為“承天寺塔”。塔身外呈八角形,塔頂尖尖,像戴了一頂尖帽子,樣子和其他地方的塔有點不太一樣。對寧夏曆史有所瞭解的人這會兒可能在猜,“會不會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塔?”沒錯,承天寺塔始建於西夏時期,而且還是當時王朝內鬥的重要見證呢。

時間回到1048年1月19日,也就是西夏延祚十一年正月初二,那時的銀川還叫興慶府,這一天西夏王朝最牛叉的皇帝、寧夏平原歷史上最為響噹噹的人物夏景宗李元昊被自己的兒子寧令哥殺死。他沉湎酒色,寵幸一代豔后沒(mo)藏氏,廢掉野利皇后和太子寧令哥而招致殺身之禍。

李元昊一生文治武功,雖有些缺點,但這種死法確實令人惋惜。李元昊死後,沒藏太后和她的哥哥沒藏訛龐獨攬朝中大權,沒藏太后立自己年僅一歲的兒子李諒祚為帝,是為夏毅宗。

寧夏銀川,矗立近千年,一座寶塔見證西夏風雲

兩年後,西夏徵調數萬勞役,開始修建承天寺和塔,歷時五年才建成,並且將從西域得來的佛骨舍利藏於塔下,還將宋仁宗所賜的一套《大藏經》供奉於寺內,延請佛教高僧在此講經。

那麼西夏為什麼要建承天寺和塔呢?歷史給出了答案。據《夏國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瘞佛頂骨舍利碑》記載,沒藏太后為了保佑小皇帝諒祚“聖壽以無疆,俾宗而延永”,建造了承天寺和佛塔,意為“承天顧命”。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得到了承天寺和塔和庇佑,李諒祚確實有出息,12歲就開始執掌朝政,13歲時即識破舅舅沒藏訛龐想暗害他的陰謀,將舅舅滅族,一舉掃清奸黨,廢蕃禮改漢儀,完善中央行政體制,加強地方統治,收服土蕃部落。

遺憾的是,“承天顧命 ”的李諒祚沒能“聖壽以無疆”。1068年1月27日,諒祚突然駕崩,年僅21歲。他的母親沒藏太后更慘,甚至沒能看到自己的孩子的經國濟世,諒祚8歲時,她和自己的第二任男寵補細乞多巳在去賀蘭山打獵途中被第一任男寵李守貴派人半路截殺。

寧夏銀川,矗立近千年,一座寶塔見證西夏風雲

西夏滅亡之後,承天寺日漸凋敝,至元末明初之時,寺廟已成廢墟,僅存孤塔一座。明初詩人王遜的《高塔鐘聲》部分描述了承天寺的破敗之形,“鳴鐘長塔寺,不見昔年僧。廢基妻冢在,陳跡牧兒登。”洪武年間,朱元璋第十六子,分封於銀川府的慶靖王朱栴(zhan)開始修繕承天寺,增築殿宇佛閣,承天寺塔遂恢復往日的佛光。

1739年1月3日,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寧夏八級大地震,承天寺和佛塔遭到嚴重毀壞,幾成一片廢墟。嘉慶二十五年,承天寺塔原址重建,就是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個樣子,據說是保留了原始西夏塔的形狀和風格。話說回來,原塔什麼樣,誰知道呢。

寧夏銀川,矗立近千年,一座寶塔見證西夏風雲

承天寺塔由磚砌而成,塔高約為64.5米,塔底八角形每一側寬度均為5米。東面有入口,可由木製樓梯通往塔頂,不過上塔是要收費的。

一座寶塔,風風雨雨近千年。雖已不是當年那座寶塔,但銀川人每每看到,還是能夠回想起那個王朝曾經的風雲歷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