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就業出實招硬招 人才市場呈現積極變化


隨著大部分省市復工率快速回升,生產經營活動也逐步有序恢復。一項基於全國38個核心城市、9038份有效問卷調查顯示,復產復工4周多以來,招聘需求與求職數量環比進一步上升,人才市場回暖趨勢更加明顯。

調查顯示,今年的招聘活動在疫情影響下有所延後,但招聘需求還在不斷攀升,預計接下來數週的人才市場也有望保持反彈。從小微企業招聘需求看,規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業與規模在20至99人的小型企業在招聘職位數和簡歷投遞數漲幅較為明顯。其中,招聘職位數環比增速分別為22.77%、27.79%,投遞簡歷數分別上漲37.83%、38.33%。

從崗位需求看,除除製造業持續回暖外,房地產、建築、基金、證券、期貨等行業較為熱門,而通信行業升溫迅速。疫情防控期間,信息通信行業是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行業,信息通信業的復工復產對於全國企業都有很好的帶動作用。未來,隨著5G技術商業化應用加快,通信業在全面助推醫療行業數字化升級、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存在較大人才需求。

從區域看,在全國38個核心城市中,北京人才供需競爭指數連續四周保持第一,而深圳、南京、杭州、成都等新一線城市的招聘需求持續上升,環比增長近三成。受疫情影響,武漢的競爭指數在核心城市中排名再度下降三位,排在第37位。

對於社會普遍關心的大學生就業問題,32.5%的企業對今年應屆生的招聘計劃還不確定,表示應屆生招聘計劃“沒變化”、“有所增加”的企業整體佔比45.2%,但應屆生受到的疫情衝擊整體好於社招人群。

據悉,為緩解874萬應屆生的求職壓力,人社部採取“五個一”舉措,積極推行空中雙選會、空中宣講會、視頻面試、線上簽約、線上報道等一系列“雲招聘”措施;教育部與有關方面採取的10餘條穩就業措施,如聯合幾家大型就業網站,推出了專門針對大學生的“24365全天候網上校園招聘服務”。此外,教育部今年還將擴招18.9萬名碩士研究生,專升本規模增加32.2萬人。

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發佈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就業形勢較好的前十大行業中,互聯網/電子商務,醫藥/生物工程,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等專業均求大於供。

“從調查數據看,本次增量的專業就業前景廣闊。”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表示,擴招部分主要投放在服務國家戰略、社會民生急需領域,符合當下就業形勢以及職場人、大學生的訴求,有助於從人力資本投資的思路出發,培養適應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型勞動力群體,實現從依賴人口紅利到開發“人力資本紅利”的高質量發展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