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大友克洋與宮崎駿、押井守,被並稱為日本“三大動畫導演”,其代表作《阿基拉》享譽全球。

大友克洋喜歡在作品中討論高科技的濫用造成的危害,也常用華麗的“毀滅”為故事收場。用徹底的毀滅換來對未來的反思,並用重生賦予觀眾希望,是大友克洋的藝術追求。而《大炮之街》則恰恰相反,表面上風平浪靜與“毀滅”扯不上一絲關係,但其內涵卻讓人陷入了深深的絕望。

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大炮之街》是動畫電影《回憶三部曲》的第三章,看似是圍繞著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展開,實際上擁有極強的反烏托邦色彩,正片中出現的很多內容,都在向喬治奧威爾的小說《1984》致敬。在《大炮之街》中也能找到“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這句口號的身影。

戰爭即和平:

故事的舞臺是一座鋼鐵與混凝土打造的巨型要塞,主角是平凡的一家三口,父親是火炮隊的裝填手,母親是炮彈生產線上的工人,孩子是一個夢想成為火炮總指揮的普通學生。一家人的早晨,圍繞著對“音樂頭盔”禁令的討論開始。

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在這座城市中,發射火炮對抗敵人是頭等大事,車站中、街道上、電視節目裡,時時刻在迴響著那句標語“發射吧發射,全心全力,奉獻城市”。一大早,整個城市就忙碌了起來,所有的居民都各就各位,為火炮的射擊做著準備。

父親工作的場所是第17號炮臺,這是一隻巨大的鋼鐵怪獸,需要數十人協同作業才能完成發射,清理炮膛、裝填、校準,一系列艱辛的作業之後,大腹便便的指揮官華麗登場。他拉動引線,炮彈伴隨著轟鳴飛出了炮管,一聲巨響在整個城市迴盪。

然而炮彈究竟發射到了哪裡,他們並不知道,坐在城市最高處眺望到的景色只是滿目瘡痍的平原,根本沒有敵人的身影。所謂的敵人,僅僅存在於夜間的新聞的彙報之中。

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戰爭既和平”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統治手段。通過根本不存在的戰爭,消耗掉大量資源,讓生產力永遠不存在剩餘,讓資本無法有效積累。下層人民只能為“生存”這一基本需求不斷工作,而無暇顧及個人的慾望,更沒有實現個人價值的機會。這對於一個極權的社會來說,是和平的一大保障。

同時,設立一個虛構的敵人,也是化解內部矛盾的有效方式。大炮之街的居民們,將他們對生活的不滿、對壓迫的憤怒、對未來的失望,全部都化作炮火發洩在了這個不存在的敵人身上。就像《1984》中的果爾德施因坦、《浪潮》中樓下的陌生班級、《來自新世界》中“八丁標”之外虛構的惡鬼,這些不存在的“戰爭”,卻成了維持內部“和平”的手段。

自由即奴役:

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每當大炮伴隨著轟鳴成功發射,在母親工作的車間中,所有人都會停下手中的勞作,為這一幕振臂歡呼。雖然也有不願意融入集體的“異類”,他們對這樣毫無意義的行為嗤之以鼻,但當監視者漸漸走近,他們卻別無選擇只能乖乖就範。真正的奴役,並非將人手腳綁住限制其自由,而是通過各種手段掌控其思想。

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大炮之街》對於思想的掌控,貫穿了整個故事的始終。永不停歇的廣播,和只聊大炮的電視節目,時時刻刻都在給居民們洗腦,讓他們拋開私慾將自己獻給城市。更可怕的是《大炮之街》已經出現了“新話”的雛形,比如“出發”、“再見”等常用詞彙,被改成了“出膛”、“發射”。所謂的“新話”是《1984》中提出的,為了遏制思想而創造出的新的語言體系,語法更加單一詞彙量也大大刪減,目的是讓所有異端思想都失去傳遞的途徑。

然而身居這座城市的人,仍然以為自己是自由的。他們組成隊伍,分發傳單,要求減少火藥中的有害物質,卻沒有一個人質疑“發射火炮”這件事本身的必要性。

無知即力量:

孩子在課堂中學到的所有知識都與大炮有關,教室前的唯一裝飾也是大炮的照片和模型。老師在臺上講解著關於三角函數的知識,黑板上是複雜的公式,座位上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龐上掛滿了疑惑。文化和藝術不受重視,甚至連音樂都被列入了禁令。午飯時在擁擠的餐廳中,一位正在享受音樂的孩子被當眾帶走。

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這樣的“無知”,是實現上文中的“和平”與“奴役”的基本保證。但毫無疑問的是,由這種拋棄了個人慾望的、無知的群體組成的社會,卻有著極高的生產力。也正是這種無知的力量,讓整個反烏托邦變得堅不可摧,也使他們在親手築起的牢籠中陷入了看不到希望的機械循環。

總評:

《大炮之街》的情感表達是極為含蓄的,它沒有像《1984》《心理測量者》等反烏托邦類作品那樣,找一個反抗者站在社會的對立面為自由而獻身,而是敘述了一家人在一天之內平淡的經歷。大友克洋通過“一鏡到底”的獨特運鏡方式,含蓄地表達著作品的思想。

戰爭即和平,“一鏡到底”的反烏托邦——《大炮之街》深度解析


“一鏡到底”指的是全篇的鏡頭沒有“切換”、“正反打”等機位的切換,而是通過鏡頭的“推拉搖”等運動方式在一個個場景之間進行過渡的。這樣的運鏡方式並不是在炫技,而是為了增加故事的連續性,長達22分鐘的連貫長鏡頭,沒有留給觀眾一絲喘息的機會,營造出了難以從故事中逃離的代入感和緊張感。

大友克洋並沒有直接表達對於極權的批判,而是通過一點一滴的細節和暗示,讓觀眾沉浸於這種氛圍,並反思這荒誕的反烏托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