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水腫?這幾款中藥幫你利水消腫!試一試

利水滲溼也就是具有滲利水溼和通利小便功效的藥物,可達到利尿抗菌以及利膽效果。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常見中藥可達到利水滲溼功效,不妨來了解一下。

容易水腫?這幾款中藥幫你利水消腫!試一試

哪些中藥具有利水滲溼功效?

1、豬苓

豬苓可入腎經和膀胱經,適合於水腫溼滯人群。把15克豬苓放在鍋中煎煮,能緩解水溼內停和氣化失常所引起的腹水和水腫。把豬苓、澤瀉和桂枝搭配在一起可緩解小便不利。把茯苓阿膠滑石搭配在一起,可輔助治療邪熱傷陰以及小便不利問題。

2、車前草

車前草能歸腎經、肝經和肺經,不僅能清肺而且能清除膀胱溼熱,可達到利尿通林和清肝肺之熱效果,適合乾熱、下焦溼熱以及肺熱人群。另外車前草也能達到利尿通淋、清肝明目以及清熱解毒、化痰功效。把車前草和木通、冬葵子和滑石搭配在一起,能緩解溼熱集聚所引起的小便疼痛。把車前草、蒲公英和茵陳蒿搭配在一起能緩解溼熱黃疸。

容易水腫?這幾款中藥幫你利水消腫!試一試

3、茯苓

茯苓能入心經腎經和脾經,不僅能利水滲溼溼而且可健脾安神,適合脾虛以及水溼內停人群,同時輔助治療心神不安。把茯苓和澤瀉桂枝搭配在一起,能緩解小便不利。直接把10克茯苓放在鍋裡煎煮即可,若安神的話可加入硃砂般拌染。但不適合陰虛而沒有溼熱下陷的人。

4、澤瀉

澤瀉能歸腎經和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溼和瀉熱效果,適合於溼邪或溼熱所引起的膀胱炎症,同時能輔助治療腎陰虛所引起的腰痛和遺精等。把澤瀉和茯苓豬苓桂枝搭配在一起,能輔助治療膀胱氣化不利、水溼停滯及水腫。若溼熱偏盛且小便灼痛,可加入滑石、車前子和甘草。水溼集聚或脾胃異常所引起的腹瀉,可搭配茯苓和白朮。

容易水腫?這幾款中藥幫你利水消腫!試一試

5、關木通

關木通能歸心經、膀胱經和小腸經,可達到清新降火和利水洩熱效果,讓溼熱之邪氣下行,從小便排出體外,適合於心火亢盛以及乳脈不通人群。把關木通和甘草生地黃搭配在一起,能緩解口舌生瘡及小便刺痛症狀。和車前子搭配在一起能緩解小便短赤和排尿疼痛。和茯苓、澤瀉以及桑白皮搭配在一起能緩解浮腫腳氣和小便短少,但不適合孕婦。

溫馨提示

在中醫指導下合理使用以上中藥來達到利水滲溼效果,切不可盲目使用,以免出現虛不受補或加重原有疾病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