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

——蒙古遊記之四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蒙古大草原的清晨。攝影:柯宏勝)


提起大草原,人們總會想起南北朝時期的這首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我在夏、秋、冬三季三次到過外蒙古大草原,深切感受了正如《敕勒歌》所描繪的大草原的廣袤和特有景緻。

外蒙古大草原,自古稱漠北高原,雖說是大草原,卻並非都是坦蕩如砥,也有起伏的山巒,甚至是挺拔峻峭的高山。不過,大多覆蓋著草甸植被,雖然不同的地方景色迥異,都很迷人。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蒙古有平坦如砥、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攝影:藕塘孤荷)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蒙古大草原也有山巒起伏。攝影:藕塘孤荷)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烏拉巴託母親河圖拉河畔水草豐美。攝影:藕塘孤荷)

你看,烏蘭巴托圖拉河畔,水草豐美,牛羊成群在悠閒地吃草嬉戲;哈拉和林,在十三世紀中葉曾是世界經濟和政治中心,這裡綠草茵茵,天地遼闊,在曾是成吉思汗點將臺的山坡上,開滿了星星點點的紫色野花,風浸花香,沁人心脾;在哈拉和林通往烏蘭巴托的的路上,雖然時令已是九月的秋天,卻有著大片金黃的油菜花,蜂蝶飛舞,景色如畫;在烏蘭巴托新機場高速路工地項目部旁邊,偶遇雨過彩虹,一道彩虹的一頭正連著山崗上高速路視線的盡頭,從黑雲的縫隙裡,噴射下一束陽光,正好打在山坡頂上佇立的駿馬身上和敖包之上,真可謂:“馬蹄踏得夕陽碎,臥唱敖包待月明。”在鐵勒爾吉國家森林公園,藍天白雲之下,矗立著高聳懸崖的山體,山下是平地草原,一群潔白的蒙古包依山而建,在山下草地上像顆顆珍珠一樣散落其間,青色的炊煙從蒙古包嫋嫋升起飄蕩,有世外桃園的感覺。“草原氈包如珍珠,白雲山下有人家。”你看了定會脫口如此讚歎!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哈拉和林春夏山坡上開滿了星星點點的紫色野花。攝影:藕塘孤荷)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彩虹之路:烏拉巴託新機場高速。攝影:藕塘孤荷)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雨後陽光鬣鬃飄曳。攝影:藕塘孤荷)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圖拉河初秋美景。攝影:藕塘孤荷)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白雲山下有人家。攝影:藕塘孤荷)

“極目青天日漸高,玉龍盤曲自妖嬈。無邊綠翠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宵。”走進成吉思汗大營,熱情奔放的民族舞蹈,馬頭琴聲聲動天,悠揚的舞姿與美妙的琴聲與古今歷史對話,表達了蒙古人的雋永心聲,展示了深藏於草原大漠的歷史記憶,揭示遊牧民族對大自然的摯愛。晚霞映照著敖包,綠氈放牧著羊群。站在成吉思汗大營,看著勒勒車馱著的移動蒙古包,凝視著成吉思汗之石上的碑文,這是倖存蒙古文字中最古老的碑文,我們遙想著漠北草原的悠久歷史和戰馬嘶鳴。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哈拉和林至烏拉巴託路上高坡上白塔群。)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白塔山上看山下草原,遠處是杭愛山脈。攝影:藕塘孤荷)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風吹草低見牛羊)

我想起曾在哈拉和林回烏蘭巴托的路上,一座高坡上建有八座白塔群,這是2011年才建的,上面刻有蒙古文,翻譯告訴我的意思是:為慶祝匈奴帝國成立2220年、大蒙古國成立805年而建。站在高坡白塔處,視線越過寬闊的草原,天際線處是隱約的愛行山脈,似乎在向你訴說著古老的民族和草原傳奇故事。根據《史記•匈奴傳》記載,早在唐堯、虞舜的時候,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氈裘、住穹廬,人人都知道“天似穹廬,隆蓋四野”中的穹廬,就是從古至今蒙古人居住的氈帳——蒙古包,從那時算來,從蒙古包的角度來看,蒙古人的歷史少說也有4000年了。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成吉思汗大營。攝影:藕塘孤荷)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成吉思汗大營倖存蒙古文字中最古老的碑文。)

綠毯悄然換黃坪,古原無語釋秋聲。秋天來到蒙古大草原,也是別有風味的,令人震撼的。鴻雁飛越敖包長空,秋風浸染遼闊的草原,河水墨綠,樹林金黃,秋風落葉是金黃色的思念,紮根沙漠的胡楊,是蒙古人心中生命的讚歌!漠北的大草原,以及賴以生存的蒙古人,就像一首永不終結的史詩,一曲永唱不完的曲調,迴盪在漠北天地之間。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持金鞭騎駿馬金屬雕像。攝影:藕塘孤荷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成吉思汗雕像馬頭上看長金博爾多格草原。攝影:藕塘孤荷)


草原的歷史是不靜止的河,時刻與今天保留著心靈的交流。黃昏時分,來到烏蘭巴托以東54公里的草原上,登臨13層樓高、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持金鞭騎駿馬金屬雕像的馬頭上,背倚成吉思汗巨大雕像,俯瞰沐浴在夕陽餘暉中的長金博爾多格草原,遙望遠處山外天邊的一抹晚霞,聽著如夢似幻的蒙古牧歌,思緒放牧著無邊的山河,感受歲月輪迴的滄桑,使我不禁想起著名詩人、被稱為蒙古國普希金的達•納楚克道爾吉在《我的故鄉》中的詩句:

肯特、杭愛、薩彥那些高聳巍峨的山脈

裝點著北方的森林、群山和草原

漠南、沙爾嘎、諾敏無邊無垠的戈壁大漠

形成橫亙南方的瑰麗瀚海

   這就是我生長的故鄉

   美麗的蒙古大地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美麗的蒙古草原。)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五彩繽紛的蒙古草原。攝影:藕塘孤荷)

生活在這片浩瀚的土地上,只會感到自然的力量是何其盛大,人類的活動是何等渺小!即使是像成吉思汗這樣當年叱吒風雲、君臨世界的大英雄,最終也已經成了歷史的塵埃,而生養英雄的草原,仍然依舊年年枯榮相替。因此,我們與大草原、大自然如何相處,還不應該很好地思考嗎?

藕塘孤荷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補記於合肥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蒙古草原上的油菜花。攝影:藕塘孤荷)


蒙古大草原的震撼及遐思——蒙古遊記之四

(空中看圖拉河谷及烏拉巴託市呈七彩狀。攝影:藕塘孤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