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中國:全體系抗疫,引領行業踐行社會責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尤其是中國領導者組織成員單位,作為在各條戰線上的領軍企業,踐行ESG與可持續發展使命,或全力穩定市場預期倡導責任投資,或發揮自身優勢籌集款項、調配物資統一協調發往疫區,在這一危急時刻用實際行動挑起肩上的社會責任重擔。

近日,新浪財經ESG頻道通過訪談等形式,對融創中國在ESG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實踐、成就進行了梳理和彙總。

在本次抗擊肺炎疫情戰役中,融創中國累計向武漢市捐贈1.1億元人民幣,文旅城36天免租

為幫助武漢抗擊新型肺炎疫情,融創中國累計向武漢市捐贈1.1億元人民幣,用於口罩、防護服、消毒液、護目鏡、醫療用品等急需物資的採購,並對疫情防控區一線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幫助。

此外,在保證特殊時期商超物資供應充足的同時,融創文旅決定對旗下運營中的文旅城商業項目所有店鋪,免除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2月29日期間全部租金,幫助緩解商家經營壓力,共同面對艱難時刻。

融創全面助力抗疫,兩大舉措致敬醫護人員

對於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除了物資幫助以外,融創中國連續推出關愛醫護人員的系列舉措,既設置1000+招聘崗位定向招聘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又推出“雙重關愛·四大行動”特別守護關愛計劃,以歸心、致仁心,向無私無畏的白衣戰士致敬。

計劃中不僅包括對全國各地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開放2020年旗下地產集團、服務集團、文旅集團、文化集團全部招聘崗位,還包括為援鄂一線醫護業主家庭的已入住老人提供健康關懷服務,以及對援鄂一線醫護業主家庭提供少兒英語、線上美術、鋼琴教育等網絡課程。融創文旅旗下的樂園、海世界、水世界、雪世界、體育世界、電影世界、秀,對援鄂一線及全國的醫護工作者也實行免票政策。

“三防體系”建立“安全防線”,暖心、放心服務全面抗疫

針對本次疫情防控,融創服務集團通過“三防體系”建立起業主與客戶最堅實的“安全防線”,分別是集團聯防、社區防疫以及生活保障。集團聯防方面,統一思想,全力配合打好防疫戰。社區防疫方面,對衛生管理一級防範,重點區域增頻消毒,堅決阻斷疫情,保障業主安全。生活保障方面,融創物業為社區業主提供了很多便民服務,多個融創社區的物業決定為業主提供送菜服務。融創物業還聯合線上醫療機構,開通免費義診。對獨居老人、自我隔離業主等特殊家庭,提供送菜上門、快遞代取、物資代購、藥物配送等暖心服務。

後勤保障方面,融創集團層面成立專項工作組,全國防疫物資統一調配,消殺、防控物資、員工工作與生活所需物資應前置鋪排並妥善規劃、前置採購,確保物資供應的充足與及時,為一線員工備足糧草彈藥。為保障社區服務一線員工的健康,並能在疫情期間更好更安全地服務業主,融創物業要求各崗位員工出入社區佩戴口罩、每天至少測量2次體溫;在員工工作及生活區落實消殺工作;關注員工身心健康狀況,及時提供幫助與心理輔導。

加緊進行復工復產,融創創新“人才共享”模式力保“兩戰都要贏”

除了積極進行疫情防控以外,融創還加緊進行復工復產,凝心聚力力保“兩戰都要贏”。融創服務集團創新推出“人才共享”模式,實現人力資源得以流動,提升了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實現多贏。

“人才共享”計劃,主要面向受疫情影響經濟性停產等企業,如酒店、旅遊、餐飲、民宿等行業,融創服務集團主要提供社區秩序、管家、工程維修、保潔等崗位機會。

融創中國踐行ESG環境責任,鼓勵綠色施工並積極發展綠色建築

一直以來,融創中國嚴格遵守環保相關法律法規,積極推廣使用可持續性環保材料,鼓勵綠色施工並積極發展綠色建築。融創所有在建項目均實測實量及交付評估等管理工具,嚴格控制建造質量。同時積極響應國家及各省市相關要求,大力推進裝配式建造技術在項目運用。

公司還致力於綠色建造技術及綠色建材的研究,目前在重慶、上海設立專門的研發基地,針對新型建築材料,裝配式內裝技術,幹法建造工藝、綠色建築、被動房低能耗建築等相關技術進行技術創新及研發。

另外,融創中國的主流設計產品均達到綠色一星級及以上設計要求,嚴格控制從設計到運營的全週期環保管理,申報及獲得了一系列行業綠色標識。

積極履行ESG社會責任,踐行“美好生活、社會公民”的發展理念,不斷探索創新公益模式

每個融創人心裡都有這樣一種認識,“我們受益於社會,必須回報社會”。融創中國一直秉承兩個重要的理念:一方面融創把自己的產品、服務繼續做好,履行對客戶的責任;另一方面,在做好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上,積極努力回報社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融創中國持續推動公益事業創新發展,建立長效公益慈善機制,累計捐贈21億元。2018年,融創中國發起成立融創公益基金會,圍繞鄉村振興、教育扶智、古建保護等領域開展公益行動,為全社會創造長遠的價值。同時,基金會攜手員工、業主、專業人士及合作伙伴共同參與公益行為,踐行“美好生活、社會公民”。

融創中國重視公益創新,注重整合資源平臺優勢,匯聚各方社會力量共建“公益共同體”。2019年5月27日,一個整合了融創多年公益實踐與資源的平臺——“融創益享”共享公益平臺正式上線。它打通了線上-線下參與渠道,提供更加便捷的公益參與方式,匯聚更多愛心和資源,落地更多美好活動,從而讓融創的“公益共同體”鏈接得更加緊密。截至11月25日,“融創益享”義工註冊人數近7萬人,已發起近百個公益活動,活動報名人數約2000人。真正做到匯聚各方社會公益愛心力量,讓越來越多的人做到“隨心做公益”,隨手、隨時、隨地做公益。

人才培養方面,融創連續多年榮獲最佳企業僱主品牌。截至2018年底,融創員工總人數51425人,相比2017年新增員工總人數31711人。自2013年起,融創累計招募應屆畢業生3034人,五年來培養2600名應屆生,並保持行業一流的保有率和成材率。融創中國切實保障員工各項權益,為員工創造一套優越的、具有競爭力的福利制度,嚴格管理工作時數。

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多年支持扶貧事業,落實“融創鄉村振興計劃”

“融創英苗培養計劃”是融創結合企業自身資源,助力城鄉教育均衡化、推動貧困地區兒童發展的綜合型教育扶貧扶智項目。自2015起,融創持續在全國7大區域,17個省份,捐贈“英苗書屋”56座,在大涼山捐建愛心小學;結合文旅及文化資源,通過英苗夏令營等形式,深度、長線、可持續地為近萬名貧困地區孩子提供多樣化支持。

“融創鄉村振興計劃”是一項集文旅切入、產業帶動、文化激活、教育幫扶為一體的綜合、立體扶貧方案。項目在尊重鄉村原始風貌的前提下,修繕、建造特色民宿,全面打造文化特色村落,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打造城鄉交融的美好生活方式及鄉村振興樣本。目前已開展“美麗鄉村 龍塘”等項目。

重視ESG治理責任,支持科技創新,實現數字化轉型

在融創,成功的數字化轉型打通了企業內部的數據壁壘,簡化經營、提高效率的同時,準確的數據也幫助企業識別出創新方向,作出明智決策,驅動企業業務和管理模式的成功轉型。大數據科技和人工智能提供的洞察力,幫企業更好地瞭解和滿足客戶需求,提升了客戶體驗,為其打造從居住到旅遊度假的一體化美好生活場景與解決方案。同樣,合作伙伴也能在與融創的協同中,感受到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信息透明和合作的規範與高效。

融創的數字化核心業務系統,是一整套覆蓋全業態、全流程的智慧管理體系。與行業現有實踐相比,它的先進之處在於:是全面而徹底的數字化轉型,不是IT系統的簡單升級,也不是某個流程、業務板塊的局部數字化,而是真正與核心業務與戰略緊密結合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

自系統上線以來,業務管控全面化、精細化,業務審批量是上年同期的2.4倍;平均審批週期也從5.4天縮短至3.1天;財務管理方面,財務流程處理自動化程度高達98%。融創中國憑藉“融創集團核心業務系統建設項目”獲得IDC中國“數字化轉型綜合領軍者”獎項。(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