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幾百年的人工繁育,已經改變了狗的大腦


世界上有數百種狗的品種,從小型吉娃娃到大型聖貝納犬-所有這些都要歸功於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的選擇性繁殖。

狗的體型和性情各不相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重塑了它們的大腦和身體,這並不奇怪。

一項新的研究對33個品種的狗進行了核磁共振掃描,發現狗的大腦結構反映了它們是如何繁殖的。

例如,從小就被養大的狗,比如hasa的阿帕索狗,它們的頭是圓的,大腦也是圓的,佔據了它們大部分的頭骨。


幾百年的人工繁育,已經改變了狗的大腦


體型較大的品種,如金毛尋回犬,頭部又長又窄,因此大腦較長,不能填滿所有的頭骨空間。研究負責人、哈佛大學進化神經學家艾琳E赫克特(Erin E. Hech):對我來說,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是看著掃描結果。

“這在科學領域真的很酷,你不需要做任何花哨的統計數據就能知道發生了什麼。赫克特補充說,這種對狗大腦的全新觀察,有助於更好地瞭解狗狗的基因是如何形成的,從而幫助落在的狗主人為他們的家選擇合適的狗狗品種。

赫克特的研究發表在今天的《神經科學》 (Neurosc)雜誌上。大腦中的狗在這項研究中,赫克特和他的同事們在美國家庭中招募了62只寵物狗,包括比格獵犬、約克夏梗、杜賓短毛獵犬、拳擊犬等等。

在注意到大腦大小和形態的差異後,研究小組進一步分析了大腦內部的差異,觀察某些區域與某些行為特徵的不同品種之間的差異情況。


幾百年的人工繁育,已經改變了狗的大腦


例如,鬥牛犬最初是為了與圈養的公牛搏鬥而飼養的,但後來被培育成熱愛家庭的寵物,把它們都放在“運動格鬥”和“明確的夥伴關係”兩組。研究小組使用了美國養犬俱樂部網站上關於狗狗最初角色的數據。然後,科學家們繪製出6個大腦網絡,這些網絡可以通過狗的行為來識別,比如嗅探氣味或與人為伴。

例如,在大腦中被稱為前額皮質的部分,一個與群體大小和社會互動相關的區域,在用於放牧的狗之間有著相同的變異:警察、軍隊和戰爭工作;害蟲控制衝鳥及回收和體育戰鬥

赫克特說,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這些品種所扮演的角色具有複雜的認知功能,而且要求很高,所以它們可能需要前額皮質提供更大的支持。

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博士生丹尼爾霍施勒(Daniel Horschler)在狗身上研究大腦解剖學,他讚揚這項研究的方法。

"他們沒有試圖把大腦分成區域本身,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因為我們還不太瞭解狗的大腦是如何組織的, "霍施勒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他說,聰明的做法是,該團隊指出,狗的大腦往往會以同樣的方式改變,然後將這些改變與品種特有的特徵聯繫起來。


幾百年的人工繁育,已經改變了狗的大腦


“這真的很令人興奮, ”他補充道。"狗是這類事情的絕佳模型,之前沒有人真正探索過這一點。

科學最好的朋友?

儘管家狗曾被科學家們貶為"假動物" ,霍斯勒說,它們不值得進行科學探究,但它們已經成為一個更普遍的研究對象-一尤其是作為情感和認知研究的一部分。例如, 2萬年的同居生活使我們的寵物能夠很好地詮釋人類的情感,這可能比其他任何動物都要多。

研究報告的作者赫克特和他的同事還進行了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狗的大腦變化發生在最近的狗的族譜中,而不是在過去的深處--這表明“狗的大腦進化發生得很快, 赫克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