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此人剛高中進士,就被族長無情踢出族譜,34年後,族人才恍然大悟

現在人們參加高考,若是能夠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那麼家中孩子固然是喜上眉梢,而家中長輩們也基本上會非常喜悅,招呼十里八鄉的親朋好友前來參加“升學宴”,而在“學而優則仕”的古代,這種風氣比今天可是要濃多了,尤其是讀書人參加考中進士,那更是一個大家族的大喜事,所有人都要去道賀的。

此人剛高中進士,就被族長無情踢出族譜,34年後,族人才恍然大悟


不過在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年)的時候,卻發生了這麼一件怪事,廬江朱氏的族人朱尚孟在經過多年苦讀以後,終於在這年考中了進士,一時之間傳遍鄉里。朱尚孟的家境貧寒,但是卻從小就有著遠大的志向,在很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堅持學習,也得到了很多族人的幫助。

此人剛高中進士,就被族長無情踢出族譜,34年後,族人才恍然大悟


此人剛高中進士,就被族長無情踢出族譜,34年後,族人才恍然大悟


等到朱尚孟高中進士的消息一出來,族人們都為他可以擁有全新的生活而高興,尤其是在聽說朱尚孟已經被皇帝任命為海寧知縣以後,更是紛紛為他開心,主動提著酒肉前去他家祝賀。而朱尚孟本人更是在家中大擺宴席,一時間好不風光,然而這個時候卻傳來了一條驚人的消息。

此人剛高中進士,就被族長無情踢出族譜,34年後,族人才恍然大悟


朱氏一族的族長忽然召集宗族中所有的成年男子,在朱家祖祠裡開了一個宗族大會,在會上當場宣佈朱尚孟與朱氏一族再無關聯,已經將其賜出族譜,並且在衙門中備案。這引起了朱尚孟本人以及很多族人的不滿,他們並不知道朱尚孟究竟違反了哪條族規,族長只說:“要想在族譜上留名,那就不得去做官。”

族長的這個要求看上去有點莫名其妙,族人們也都無法理解,而朱尚孟寒窗苦讀那麼多年,為的就是能夠做官博一個出身,自然也不會放棄,他們與族長爭辯了很久。奈何族長的權威太過嚴重,朱尚孟儘管已經成為進士,卻也是無能為力,無奈之下只能舉家搬離,前往海寧赴任。

此人剛高中進士,就被族長無情踢出族譜,34年後,族人才恍然大悟


朱尚孟在開除族籍以後也是踏踏實實地當官,並且當得還挺不錯,官是越做越大,然而在康熙五十年的時候,他卻因為參與了“南山集案”,被清廷認定是有謀反嫌疑,而被誅滅九族。當查案的官員到朱尚孟的老家廬江去查訪相關人員時,發現朱尚孟此人早在34年前就已經不再是朱氏一族的人,於是廬江朱氏因此而避過一劫。

直到這個時候,的族人們才恍然大悟,族長看似無情將朱尚孟從族譜中除名的深意,大家在為自己避過一劫的同時,也深深為族長深謀遠慮的智慧所折服。在過了很多年後,廬江朱氏中又有一個叫做朱紹宇的人考上進士成為官員,他在上任之前主動找到現任族長(原組長的孫子),向族長請求將自己開除族譜。

不過朱紹宇的請求卻沒有得到批准,族長讓他放心大膽地前去當官,他後來也確實在官位上做得很好,並且還多次照料自己的族人,讓廬江朱氏發展得越發興旺,族人們對族長前後的不同做法非常不解,紛紛跑去詢問原因。

族長解釋說,朱尚孟考中進士的時候,滿清入關還沒有很久,根基算不上深厚,對於漢人士大夫有著很長的戒備心理,稍不小心就會遭遇滅族之禍,而當朱紹宇考中進士的時候,滿清根基已定,滿漢之間已經交融,這個時候前去做官風險已經很低,所以並無大礙。族人們聽完才知道此中的玄機所在,不禁對族長的智慧大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