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武旭光 、王稱義 、李耀峰​:援鄂勇士“集結號” 千里之外展雄風

武旭光 太原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古交市醫療集團中心醫院呼吸科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畢業於山西醫科大學大同學院,2005年參加工作。疫情期間,在新組建的發熱門診負責來院所有發熱患者的門診診療以及部分患者的隔離治療觀察,不俱風險,勇敢地承擔了多次諸如咽拭子採集這類感染風險最高的工作。援鄂以來,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火線入黨。在臨行前的全院誓師大會上,他說:“能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貢獻自己的力量是莫大的榮幸,救死扶傷不分時間地點,那是我的本職工作,能用自己的技術為需要的患者服務,對我自己也是不可替代的安慰。”

武旭光 、王稱義 、李耀峰​:援鄂勇士“集結號” 千里之外展雄風


2月18日 星期一 多雲

做為一名援鄂的醫務工作者,一踏上武漢這塊全國人民聚焦的熱土,真的猶如投入一場沒有硝煙但瀰漫著緊張空氣的戰爭。

經過熱血沸騰而又匆忙的出征,以及信心百倍而又緊張的備戰,今天終於要正式入倉開始應戰了。心情當然是激動中夾雜些許忐忑,畢竟是第一次嘛。具體上班時間是凌晨2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但晚上12點半就得提前出發。“院感組”的戰友會幫大家穿好防護服,之後我們會互相仔細檢查確保密閉性。因為穿著多層防護服,相對密閉的空間讓呼吸比平時變得困難,更容易缺氧,我在心裡時刻提醒著自己動作要穩,工作要細,每一步都要沉著冷靜。

全副武裝的隊員們個個像蒙面俠似的,為了方便識別,大家都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衣服上,互相加油打氣。我們組有二百多個病人,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需求和問題,部分病人顯得比較煩躁和焦慮,經過我們的耐心安撫和細心服務,大部分病人情緒都可以穩定下來。毫不誇張地說,有時候醫生的一句話就是一顆定心丸,真的比吃藥都管用。 早上交接完班,從病區出來已經是10點多了,一夜的辛勤奮戰對每個人的體力和意志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好多隊員在返程的車上就疲憊不堪地睡著了。我默默提醒自己,一定要合理膳食,保持好體力,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未來嚴峻的挑戰。

王稱義 太原市第六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古交市醫療集團中心醫院主治醫師,放射科負責人。2005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工作,在16年的工作中積累了豐厚的影像診斷經驗。他說:“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每一名醫務工作者都責無旁貸,我很榮幸能夠和一線千萬同仁並肩作戰,貢獻出自己應有的一份力量!”

武旭光 、王稱義 、李耀峰​:援鄂勇士“集結號” 千里之外展雄風


2月23日,星期六 晴

昨天, 帶著省市各級領導的諄諄囑託和家人朋友們的殷切期望,我們一行30人踏上了南下武漢的專列動車。我的座位在車廂門口的第一排,列車一路向南行駛者,漸近春的風景和一站站不斷上車的戰友,暫時緩解了我緊張的心情。

與身邊隊友攀談後才知道他是位90後的年輕醫生。歲月如歌,一股莫名的思緒湧上心頭,是啊,記得非典那年我還在青蔥歲月,還是一位曾被守護的80後。17年後再遇疫情,我們已近不惑之年,完全有能力、可擔當,衝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有機會能為國家效力,是我今生最大的幸運,此時,忽然感到一種強大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在胸腔中充盈,鼓盪,漸漸瀰漫開來。

下車時使勁壓了壓鼻樑處的口罩,深吸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加油!走起!我們排著隊推著行李來到指定地點,那裡早有幾輛大巴車在等候,迎接我們的是最早抗戰一線的山西總領隊,他對我們進行簡短的歡迎致辭,但是最多的還是事態嚴峻的嚴厲告誡。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在老家山西怎麼做都覺得嚴,在這裡再怎麼嚴都不為過!此時,車窗外昔日車水馬龍的都市大道連個人影都沒,車廂內更是一派俱寂,不由得頭皮發麻,緊張是我當時最深的感受。到酒店後,擔心自己的隔離服穿脫操作不夠完美,怕一不留神給整個團隊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於是不厭其煩地反覆看視頻,模仿操作,做筆記,直到自己覺得達到要求時已經是凌晨兩點多。

今天匆匆吃過早餐,帶著些許睏意坐上大巴車,依然不知去向。之前聽說方艙的老師要求非常嚴格,隊員要通過考試後才可以開始工作,懸著的心一直放不下。半小時的車程後來到了光谷方艙醫院,第一次感到震撼,還從未見過800多病人的場面。簡單的交接後,由中日友好醫院的李傳東老師擔任CT室主任,由同濟醫院院感科周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們做防護培訓,直到合格。雖然看不到老師們的面容卻能從眼神中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的關切和愛護,這裡每位老師嚴謹的工作態度,團結合作的工作精神,互幫互助的隊友情義深深地感染著我!嚴格有序的管理制度讓我如釋重負,更有信心在保證自我安全的情況下,扛起主戰場的救治責任,帶著自己的專業學識和技能,盡銳出戰,不辱使命!

李耀峰 太原市第六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古交市醫療集團中心醫院放射科骨幹,共產黨員。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醫學影像CT檢查。醫學影像CT檢查是新冠肺炎的必查項目。醫院疫情防控伊始,他作為負責醫學影像技術組能手第一時間衝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他說:“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醫務工作者,遇到突發事件應該衝到前面,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履行醫者擔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口頭語,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中”。

武旭光 、王稱義 、李耀峰​:援鄂勇士“集結號” 千里之外展雄風


2月24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到達武漢第三天。早晨風好大,有種春寒料峭之感。儘管昨天我們一隊乘車來到光谷會展中心方艙醫院進行了集體培訓,但今天進方艙醫院當第一個班時,說實話,加上晚上沒休息好,還是有點小緊張。

來到方艙,來不得半點馬虎,先準備前期工作,用心記好每一個注意事項,穿好防護服後終於踏進了CT機房。隔著略顯朦朧的防護眼鏡,放眼望去,還真讓人眩暈,病人好多啊!由於穿著密不通風的防護服的原因,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缺氧的滋味,多次有點上不來氣的緊迫感。身邊戰友不斷地鼓勵我,我一次次做個深呼吸,心裡只有“堅持”兩個字,多次調整,不由慢慢進入了角色,適應了環境。當我給最後一個病人做完檢查後,終於鬆了一口氣,按照培訓要求一步一步脫下防護服,全身才得以解脫。

當我走出方艙的時候,感覺真輕鬆,仰望武漢群星璀璨的夜空,不由思緒萬千。滔滔長江水,滋養著英雄的城市,哺育出英雄的人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路路援兵,從祖國四面八方向武漢彙集,當千萬雙手緊握在一起,當億萬顆心緊靠在一起,疫情籠罩下的武漢真的不再孤單。心裡默唸:“加油,我們一定會勝利!感謝所有的人!”換好已經溼透的醫護服後,正好第二臺CT機器運到了,我們團隊又馬上加入搬運安裝隊伍行列,我想這就是中國速度,中國力量吧!

臨危受命,懷揣著我們一定會勝利的堅定信念,在這個險象環生的戰場中,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只有默默無聞,全力以赴。每個人以使命、以擔當、以真誠、以奉獻,如鐵似鋼,全身心融入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阻擊戰中,努力搏擊著、淬鍊著、昇華著,猶如這勃勃向上的春天,給所有人不可阻擋的勢氣,並最終迸發出勝利的喜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