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春季苗木扦插,如何提高成活率?

初春是適合苗木扦插的季節,但扦插容易,提高成活率卻是需要一些小技巧的。為了避免有些苗木在扦插初期死亡率高的情況,這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資料,針對落葉樹種苗木扦插死亡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參考一下。


春季苗木扦插,如何提高成活率?


一、死亡原因分析


落葉苗木扦插後約一個月的“假活期”,一般在20天左右,這段時間為死亡高峰期,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插穗採集不合理

① 插穗的採集時間過早。在苗木未落葉或枝條尚未木質化就開始採集。枝條充實與否,直接影響體內營養物質含量的多少。

② 從過老的母樹上採集枝條,新陳代謝作用弱,生命力和適應性降低,枝條扦插成活率低。

③ 種條的規格達不到標準,只注重種條長度,忽略粗度。年齡相同的枝條越粗越好,而且要有一定的長度。

2. 插穗處理不科學

① 對採集的種條沒有隨採集隨剪穗,對種條和已剪好的插穗未採取必要的保鮮措施,導致種條、插穗脫水。

② 剪穗時沒有按標準尺寸分級,只求數量,梢節部分捨不得放棄,造成剪穗粗細不均,長短不齊,剪口不平滑,剪穗受傷等。

③ 貯藏插穗方法不當,露地沙藏地點未選在背陰處,貯藏過淺或過深,使用的沙質達不到標準,插穗受病菌感染。

④ 貯藏的插穗根基部軟組織活動不明顯,觀察不到“發胖”跡象。

3. 扦插方法不對

插穗完全插入土中,頂端芽眼未裸露地面,插穗嫩芽很難拱破土層,會導致芽眼灼傷或腐爛。使用地膜覆蓋後直接扦插,導致插穗根基部粘帶地膜,阻礙呼吸及養分吸收,影響不定根形成。

春季苗木扦插,如何提高成活率?


二、提高成活率的方法


1. 扦插時間選擇

落葉苗木扦插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秋插宜在11~12月土壤上凍之前。剪取枝條的時間儘量選在早晨或陰天。這時取的枝條,體內水分充足,生理活性較強,插後傷口癒合和生根較快。

2. 插條選擇要求

儘量選取幼樹上或大樹基部的分枝進行扦插,這種枝條養分充足,細胞活性強,利於成活;一年生插條的再生能力最強,可採用母樹根莖部位的一年生萌櫱條,直徑應達到0.8釐米以上。注意不剪取快要開花和剛開過花的枝條,因為這種枝條體內營養大量消耗,不利於成活。

3. 插條傷口處理

就是將剪好待插的插穗基部的傷口用草木灰或配有殺菌劑的泥漿糊住,這樣能在插條傷口處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水分、養分的流失,並能防止病菌從傷口侵入。

4. 妥善處理種條

應本著“隨採隨截隨扦插”的原則進行,粗枝短剪,細枝長留,剪穗長15釐米左右,粗細分開,分級打捆。如果秋季貯藏插條春季扦插,可採用露地沙藏法。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塊挖溝,深度在50~70釐米,枝條打捆貯藏,每月檢查溫溼度。貯藏基質應達到純淨沙標準。

5. 注意保護頂芽,防止倒插扦

插深度以插穗插入土中3/4為宜,採用地膜覆蓋,扦插時應將地膜捅破再扦插。秋插插穗易遭風乾和凍害,扦插後應覆土,待春季萌芽時再把覆土扒開。

春季苗木扦插,如何提高成活率?


三、扦插注意因材施法


各種苗木由於其原產地不同,在扦插過程中,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包括溫度、溼度、光照等,注意因材施法,可以提高扦插成活率。

1. 對溫度的要求

一般來講,原產於南方的樹種,主要是常綠樹,如茶花、杜鵑、桂花、羅漢松、南方紅豆杉、梔子、女貞、黃楊、茉莉、榕樹、夾竹桃、海桐、含笑等,扦插時要求溫度相對高一些,白天適溫一般為25℃至30℃,夜間為15℃至20℃;

原產於北方的樹種,主要是落葉樹和半落葉樹,如柳樹、楊樹、石榴、紫薇、葡萄等要求溫度低一些,白天適溫一般為20℃至25℃,夜間溫度為15℃至20℃。控制苗床的土溫比棚內氣溫更重要,尤其是早春採用硬枝扦插的落葉樹,如果土溫低、氣溫高,會出現上面的葉芽長得快,而下面還未生根,這樣就難以成活。

2. 對溼度的要求

原產於溼潤地帶的樹種如柳樹、榕樹、杜鵑、紅豆杉、茶花、梔子等,要求的溼度相對高一些,因此,這些樹在扦插成活階段要注意增水保溼。

原產於乾爽地帶的樹種如蠟梅、紫薇、石榴、石楠、葡萄、月季、小葉女貞等,對溼度的要求相對低一些,特別是像金葉女貞、金森女貞、紫薇、蠟梅、石榴、月季、法國冬青等在生長季節進行嫩枝扦插時,無論是土壤溼度還是棚內空氣溼度都不能大,否則就會很快使插條黴變腐爛,這些樹種在整個扦插成活階段都要注意控水降溼並儘量使土壤通氣狀況好一些,否則會前功盡棄。

3. 對光照的要求

陽性樹種,多為喬木,也有部分灌木,如雪松、銀杏、桂花、夾竹桃、石榴、紫薇、小葉女貞、紅葉石楠、海桐、月季、茉莉、葡萄等喜光植物,在扦插時,苗床的遮光率不能超過50%,只能採用較稀的遮陰網覆蓋苗床。

陰性和半陰性樹種,多為灌木和地被植物,如茶花、杜鵑、羅漢松、梔子、紅豆杉、瑞香等,在扦插時苗床的遮光率要達到80%,而且要選用密度較大的遮陰網進行覆蓋。

春季苗木扦插,如何提高成活率?


四、促進苗木生根的方法


1. 用清水浸泡

如用30℃的溫水浸泡效果更佳。這對生根困難的雪松、五針松、核桃、柿樹等有明顯效果。因為這類樹種體內含有一種抑制生根的生化物質——單寧,通過清水浸泡並多次換水,可將單寧排出。再有,通過用水浸泡,枝內水分增加以後,能增強細胞的活性,尤其是溫水能增強樹枝體內酶的活性,這些都對生根有促進作用。

浸泡方法:將剪好的插穗用繩子紮成幾十根一捆,直立於清水中浸泡8至12小時。

2. 補充養分

插條脫離母體扦插,往往顯得體內營養不足而影響其生根發芽,通過用5%至8%的白糖溶液浸泡數小時,各種植物對白糖液的忍耐程度有所不同,一旦發現葉片有變色焦枯現象,要立即取出,用清水沖洗即可。插條吸收糖分後,能起到補充養分的作用。

3. 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浸沒插條

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打破休眠,增強細胞活性,其效果也非常顯著,尤其是對難生根的植物。由於各種植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對植物生長調節劑(激素)的需要量和忍耐程度也不相同,如果使用濃度過高,反而會抑制生根,所以在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時,必須嚴格控制配液的濃度和浸沒時間,按照所購藥物的包裝說明去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