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東四,元代叫做“十字街”,與西四相對。因為明朝的時候在十字街的四個方向各修建了一座四柱三樓式的木牌樓,因此得名。如今東四地區的範圍可以歸攏為東四北大街、東四南大街、東四西大街以及朝陽門內大街。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在東四北大街一線,由南到北以此排開了十四條衚衕,分別是東四頭條到東四十四條。2015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公佈的第一批30箇中國曆史文化街區,其中東四三條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作為北京的三條街道之一幫上有名。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東四頭條:衚衕雖小,名人云集

作為東四十四條衚衕當中的第一條,確因為1969年修建外交部大樓,變成了東西互不通行的一條衚衕。後來又因為修地鐵,西邊的最著名的1號院也不見了蹤影。

提起頭條衚衕1號院,這裡曾經是社科院的宿舍,我們熟悉的錢鍾書、楊絳、戈寶權、卞之琳、餘冠英、羅念生等等都曾經住在這裡。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裡面提到,1959年5月開始落戶到了這裡,直到1962年搬到乾麵衚衕的學部宿舍。

衚衕的19號院曾經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的住所,大師最後的歲月幾乎都是在這座不大院落裡度過的。後來雖然為了紀念大師,改建成了侯寶林故居紀念館對外開放,但是大門總是關著,很少見打開。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東四二條:衚衕裡的百家講壇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清朝的吏部尚書福康安、戶部尚書翁同龢、文清公松筠都曾經住在東四二條,可見衚衕當年的顯貴。另外,著名愛國僑領尤揚祖也曾經住過衚衕東口,尤揚祖的故居里還擁有一個精緻的小戲臺。

民國年間,在衚衕東面,孚王府的西面興建了當年的新東方——華北協和話語學校。後來學校在全盛時期與著名的燕京大學合併,在這裡定期舉行中國文化講座,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馮友蘭、胡適、林語堂、老舍、周作人都曾經成為這裡的主講嘉賓,可謂是當年的百家講壇。1949年以後這裡又成為了文化部大院,沈雁冰、周揚、夏衍、陽翰笙都曾經在這裡居住。

東四三條:一條衚衕當年就住過6戶人家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東四的歷史文化街區從東四三條開始算起,是有根據的。清朝的時候,這條小衚衕只住了6戶人家,但是各個地位顯赫,這裡麵包括了鎮國公阿拜、蒙古車王、倉韓家、赫舍里氏英家、怡親王允祥和海年。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三個兒子鎮國公阿拜住在最外面,緊挨著阿拜的就是蒙古王爺車林巴布的宅子。目前的門牌號是35號。這座院子最早是允祥的兒子允曉贈給自己姐姐和惠公主的宅子,後來賜予了蒙古王爺。這座車郡王府是清代蒙古王府遺存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築等級極高,是研究清代王公府邸建築規制、建築特色的重要實物,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赫舍里氏英家宅院佔據衚衕北邊西側的半條街,朝末年,英樸官位四品。英家宅院的正門在三條,後門在四條衚衕。當時,整座院落氣勢宏大,花園裡亭閣戲樓皆別具一格,分外雅緻,大門外還有一株碩大的梧桐樹。

民國時期,京劇冬皇孟小冬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就住在今天65號的院子裡,直到1945年從北京去了上海。而她的母親和弟弟一直住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這條衚衕裡,還曾經住過一位名人,就是被譽為晚清最美格格的王敏彤,也就是完顏立童記。公主的祖輩是軍機大臣完顏純厚,這位大格格一生鍾情溥儀,所以終生未嫁。

東四四條:皇帝的叔叔家

明清時候的東四,是重要的商業區,同時也是重要的印鈔廠之一。其中的寶泉局東作廠的舊址就在東四四條的83號。作為明清戶部所屬鑄造錢幣的工廠,在乾隆版《京城全圖》中顯示是一個方形大空院,東南角有一個兩進院的官廳。但是現存的樣子看應該是當年存放原料和錢範的倉庫。寶泉局的隔壁85號曾經是著名劇作家廖沫沙的故居。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另外,衚衕1、3、5號院原來的主人叫愛新覺羅綿宜,從排行上看,綿字輩是和道光皇帝一輩兒,相對後面幾位皇帝來講,綿宜的輩分較高,因此他的宅院當時也被俗稱為“皇帝的叔叔家”

東四五條:風雲人物亦文亦武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東四五條東口的3號院,曾經是清代大臣裕謙的宅院。裕謙的曾祖在平定準格爾的戰鬥中壯烈殉國。而裕謙更是在定海保衛戰中率領官兵浴血奮戰至最後一刻,投水自殺殉國。被贈予太子太保銜,並將其附祀於北京的昭忠祠。

裕謙宅往西不遠,便是民國著名的“文治總統”徐世昌的故宅。徐世昌的國學功底非常深厚,並且一生著作頗豐,當年他在這裡居住的時候還專門設置了“編書處”,故居宅院中的小樓也被他作為藏書樓使用。

東四六條:風雲變幻的崇禮住宅

東四六條裡最為顯眼的建築當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崇禮住宅。崇禮是清朝漢軍正白旗人,他的女兒嫁給了光緒皇帝的弟弟載濤,因此這一下子就使得他和皇家攀上了親。崇禮的這所宅院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從建築精美程度上來講,都可以算得上是東城區內數一數二的宅院了。東院及花園原為崇禮居所,西宅先後為崇禮弟兄和崇禮之侄存恆所居。抗日戰爭時期,這個院子為清末大學士張之洞、“滿洲國”政府要員、偽新民會會長張燕卿所購。侵華日軍岡村寧次還曾經受邀,在這個院子裡住過一段時間。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另外,著名的七君子事件中的一位,沙千里先生1949年以後就住在了這個衚衕的55號,一個晚清的院落。

東四七條:閻錫山公館所在地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東四七條臨近西口的79號院,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宅院,這所宅院是昔日的“燦公第”。燦公即載燦。他的先祖是康熙皇帝第十五子愉郡王允禑。後來燦公第被閻錫山購得,改建成了閻錫山在北京的公館。日軍侵華期間這裡一度成為日軍的一座高級會社,1949年之前,這裡還短暫做過山西大學的臨時校舍。

東四七條的61號,清代乾隆年間是“超勇公”海蘭察的府邸。海蘭察是鄂溫克族人,海蘭察以一名普通士兵的身份參加了平定準噶爾的戰役。乾隆皇帝所自詡的“十全武功”,海蘭察幾乎全部參加。海蘭察最終也從一名普通士兵,爬到了一品大員,即領侍衛內大臣的位子上。

東四八條:著名文學大家住過的衚衕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東四八條71號是著名文學獎葉聖陶的故居。這座院子建於清中後期,原為清內務府掌管簾子庫官員的住宅。房及倒座房為葉聖陶及家人住處,院內種植花草,有兩株海棠樹。臨街的小如意門樓,磚雕精細完好。

東四八條111號(舊時門牌為54號),中國營造學社社長朱啟鈐的故居。朱啟鈐故居在衚衕西段北側,坐北朝南,街門為穿牆大門,開在東四八條109號和113號兩院形成的夾道內,後牆砌在東四九條南側。大門內建有“一字影壁”一座,院內現有房屋、遊廊等建築115間,建築面積670餘平方米。此宅是朱啟鈐之女朱湄筠的房產。朱啟鈐先生從1953年搬入,一直到1964年辭世。

東四九條:貝子府留下京劇大師的影子

當年清代皇族愛新覺羅·奕謨的貝子府邸就在東四九條69號,現在平安大街張自忠路十字路口東南角。民國時期,中國銀行總裁馮耿光曾在此居住。貝子府如今是一座小學,當年的建築僅剩一座亭子,就是1924年,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拍攝《黛玉葬花》裡的外景亭子就在於此。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東四十條至東四十四條:

東四十條:因為修二環路、修平安大道、挖地鐵,東四十條早已不付當年的樣子了。當時在東四十條22號,至今還保留著明清兩代皇家倉庫之一的南新倉。南新倉建於明朝的永樂七年,是在元代的北太倉基礎上建立的,如今僅剩9廒。2013年,作為大運河的一部分,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東四十一條是歷史上的運糧道,也是沒有樹的一個衚衕。您肯定會說住在這裡的人們為什麼不種點兒呢?原因就在於種樹是會被殺頭的。因此也就沒人敢種了。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各種介紹東四胡同的文章,唯有東四十二條是最寂寞的關係。因為家裡老人的同學就住在這個衚衕,所以小時候也沒少去。衚衕中間的門樓衚衕至今留有當年一座跟炮樓一樣的建築,這裡就是當鋪的舊址,這個炮樓一樣的建築是當鋪的金庫。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東四十三條明時分為兩段,東段稱慧照寺,西段稱汪家衚衕。慧照寺位於衚衕東端與小菊衚衕南口相交處路北,原為永寧伯府所在地。永寧伯譚廣曾參與"靖難之役"、參加過營建北京城工程,創立最早的火器部隊"神機營"。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東四十四條是東四一帶,帶“條”字衚衕的最後一條,當年清朝的肅親王善耆,因為原來的宅院1900年以後被劃為了日本使館,最後只好相中東四十四條的這個院子。肅親王的府裡曾經走出一位大名人,那就是他的第十四女,後來的日本間諜、偽滿洲國司令川島芳子。


北京印象:東四的十四條衚衕興衰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