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窗外的斑鳩

#我,無條件寫作 #


午時,晴空天暖,十指百無聊賴地敲著鍵盤,眼睛卻望著窗外,如井般的四方天地,禁錮了我的思緒。


一隻斑鳩駐足,曬著日影,與我的綠蘿相映成趣,花鳥相伴。它形似鴿子,也的確被我認知為鴿子,因為孤獨,我非常想找到一個可以說話的,花枝不語,但鳥兒可以,即便我聽不懂它,它也聽不懂我。


窗外的斑鳩


“快看,鴿子停在咱們窗臺上了。”我拽過正在刷手機的愛人。人到中年家庭裡的夫妻和母子,我們之間的對話似乎愈來愈少,同居在一個屋簷下,除了吃飯睡覺,彷彿手機已經成了各自的全部,隨其哭伴其笑。當我將他從手機裡拽出來,他順著我的手指輕掃了一眼,輕蔑道:“那不是鴿子,是斑鳩!”而後就又沉浸在自己的手機世界裡了。


斑鳩?這種驚奇感對於我們這些遠離鄉野不聞鳥叫聲的人來說純屬正常。我隔著窗戶玻璃望向它的眼睛,那隻嬌小的鳥兒絲毫沒有畏懼,平靜地站立著,還時不時地發出咕咕的叫聲。面對它鎮靜從容的樣子,我也只能悄悄地站在它身後的房子裡,感受著人鳥共處的溫馨。


我用水泡了小米兒,想好好招待一下它,誰知就在我啟窗的時候,它張開了翅,繞個弧線,想飛向天空,卻一招不慎,碰上了簷下的玻璃上,我看到它即將頹然落地的時候,又努力飛起,安靜的院落裡只有它雙翅震動的拍打聲。


窗外的斑鳩


古詩裡說斑鳩是一種相思鳥。清代著名詩人宋婉的《蝶戀花·相思鳥》裡描述,“兩兩文禽長並宿。淺碧殷紅,毛羽如新沐。共命迦陵真眷屬。雕籠合用連枝木。飛去銜花歸啄粟。雄往雌來,似戀黃金屋。畢竟斑鳩鷹眼毒。晴時相喚陰時逐。”但我看到的斑鳩都是孤獨的,沒有兩兩相伴,獨自覓食,獨自棲枝,獨自曬日,就連花朵的香氣都不能留住它的腳步。


鳥的世界難道真的跟人的世界如此不同嗎?


但有一句詩非常契合斑鳩與這春日,就是李振堂的“斑鳩聲裡叫春晴。”恰在春暖晴日,斑鳩來與我相伴,聲鳴咕咕,就是告訴我春天來了!


一連幾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從室外傾洩下來,那隻斑鳩已經在窗臺上梳理著美麗的羽毛了。當我開開窗戶,伴著清新空氣撲入的還有它的歌聲,雖然那聲音不甚悅耳,但對於在夢境中掙扎了一夜的我來說,卻是舒心而輕鬆的。如果沒有這鳥鳴,我的世界就是黯淡無光的。


窗外的斑鳩


因為在自我禁足的一方天地裡,呼吸不到野草發而幽香的日子,我們是需要陽光,更需要鳥鳴,我希望它們結伴而來(不單單是斑鳩,就算是麻雀也行),以靈巧的舞姿驅散罩在我們頭頂的烏雲,更希望它們清脆的鳴叫能喚醒我們心底最柔軟的愛河,對於生命,對於生命的每一次經歷都能以熱烈的情懷來施以接納和幫助。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身邊有那麼多的花花草草,從發芽,到開花,轉而枯萎......身邊有那麼多的人和事情,來了,又走了,是這一隻會歌唱會飛翔的斑鳩,給予了我關於生命旅途中的話題思考,人生不過三萬天,匆匆而來,匆匆而去,誰也帶不走什麼,時間就像曇花,轉瞬即逝,短暫至極。可我們與花鳥魚蟲都生活在一個空間裡,就像是一個完整的組合,因緣際會才會相遇,每一次出現,就是一次希望;每一次失去,就是一次等待。


晴空映著綠蘿的光澤,我將愛人從手機裡再一次拽到窗前,看到窗外的斑鳩在晴空裡飛翔,我雙手合十,祈願它能尋找到更美好的生活,因為它就是飛翔在我們心底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