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人生有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

人生有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

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



人生有很多錯覺,比如:股票要漲,房價要跌,等等情況。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們不需要做什麼英雄,只需要認清人生一些錯覺,認清才能放下,放下才能輕盈。


以下人生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


人生有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


錯誤1

認識的人越多越好


大家都說:“朋友多了好開路。”於是我們都忙著認識更多人,拓展自己的朋友圈、人脈圈。


話是不錯,認識的人越多,朋友就越多嗎?


並不是,認識的人越多,導致自己沒那麼多精力去培養感情,導致真正能相處的朋友越來越少。


很小的時候,大家都做過一個夢,向世界所有人討一塊錢,自己就發財了。長大發現這種想法太幼稚了。


這個世界有很多厲害的人,你認識他們,他們卻與你無關。


張韶涵,曾經是天后級別的歌手,認識大半個娛樂圈的人,但是最近《吐槽大會》上,她說:我真的沒什麼朋友。


經歷過親人、朋友插刀,事業跌入谷底,那時候圍繞在張韶涵身邊的“朋友”寥寥無幾。


人生有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


不是認識的人越多得到的幫助越多,失意的時候身邊更可能是空無一人,更不要說相幫。


只有自己強大,才是真的強大。


成年後的交際圈有個誰都不挑明的潛規則:你的價值越大,來認識你的人越熱情,沒有自身價值的社交都是無用社交。


這裡的價值可以是特別善於傾聽、特別會調節氣氛、特別能守住秘密,有自身價值的社交才是你來我往,互相搭理,不然只是一個人一頭熱而已。


現代人講究有效社交。所以有時間到處交哥們兒不如沉澱自己,讀點書、多思考,提升自己的身價,讓自己變得值錢。


人生有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


錯誤2

沒回消息,對方忙


生活中,有些人發了信息,等了好久都沒有收到回覆,我們都會認為對方可能在忙。


其實心裡門兒清,再忙也不可能幾個小時不回消息啊,他只是不想理你而已。


每個人的微信裡,總有那麼一個好友,不管時間和場合,即使是在上班時間,都會給你打語音電話或發語音。他/她也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單純嘮家常。


很多時候,我們嫌棄別人煩,並不會直接的說出了,而是通過不回覆消息說明,因為還想給對方留一點尊嚴。


不管是作為忽略消息還是被忽略消息的一方,都要清楚,不回消息代表著委婉的拒絕。


這時候我們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造成對方的困擾,如果沒有,那就拾起對方給的最後一點尊嚴,不要再主動了。


人生有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


錯誤3

還有時間,來日方長


于丹老師曾經分享過一次經歷:


她有次骨折去醫院,遇到了一位相當聊得來的醫生—張主任,治療期間他們成了很好的朋友。


張主任告訴她,腿裡埋了釘子,一年後要來找他取出來。後來于丹忙於工作沒有按時去,張主任幾次提醒她也想著:還有時間,還有機會。


沒想到張主任在一次治療中因公殉職了,她這一拖,竟成了與摯友的永別。


人生最大的錯覺啊,就是誤以為來日方長,最後才驚覺,世事無常。


人生有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


有人算了一筆賬:


如果人平均一生的壽命是78年。

我們花28.3年睡覺,花掉三分之一的時間;

一天工作8小時,花掉我們一生中的10.5年,再加上加班、通勤,時間更多;

花在社交娛樂、人際相處的時間佔據了9.5年;

加上必要的吃飯睡覺零零散散的時間,真正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只有短短9年而已。


這意味著活到四十歲之後,屬於我們的時間寥寥無幾了。哪有那麼來日方長呢,很多事現在不做以後真的沒機會了。


人最應該擁有的,就是對時間的敬畏感。


多花點時間陪陪身邊的人,陪父母說話,陪愛人吃飯,陪孩子成長,時間,千萬不要捨不得花在重要的人身上。


答應朋友的約定,一個個實現。哪怕是逛一次街,打一場球,空下來就約了去做。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少生氣,別拼命,等命運收回生命的那一刻還能說句:我享受夠了。


人這一生,總是在等。


等將來、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時間、等有條件、等有錢了。


等到最後,等沒了健康,等沒了機會,等沒了選擇;等來了遺憾,等來了後悔。


這三大錯覺,是我們容易犯的

願各位早些看清,才能活得更通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