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庫爾斯克會戰,蘇德兩國元首的“博傻遊戲”

瞭解二戰史的人,都聽說過“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在這場被稱為二戰轉折點的會戰過後,德軍在東線與蘇軍的對抗中就一潰千里,最終在1945年被蘇聯人端了老窩。但其實,1943年7月,德國人曾有過一次絕好的翻盤機會,只不過因為希特勒的致命失誤,讓德軍葬送了這最後的時機,這就是庫爾斯克會戰。

在二戰的蘇德戰場上,有一個貫穿始終但在後世被掩蓋的真相,那就是相比於德軍在作戰中巧計百出,蘇聯的戰術總是顯得粗笨憨直,以至於蘇聯在迎來大勝後往往會緊接著大敗,與德軍重新陷入僵持。


庫爾斯克會戰,蘇德兩國元首的“博傻遊戲”


1943年初的形勢就典型地體現了這一點:在斯大林格勒消滅85萬德軍後,大喜過望的斯大林不聽手下將軍們“窮寇莫追”的勸告,下令蘇軍立刻全線反攻,“務必在1944年到來之前將德軍趕出蘇聯”。此舉正中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的下懷。曼施坦因因勢利導,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於當年2月至3月在頓涅茨河和第聶伯河一線發動反擊,重創蘇聯西南方面軍,並全殲其第五集團軍。

更致命的是,曼施坦因的反擊在蘇軍的戰線上創造出了一個“突出部”,德軍像兩把鉗子一樣,一南一北將幾乎整個蘇聯西南方面軍夾在了庫爾斯克大平原上。當時,如果按照曼施坦因的計劃,在當年5月初立刻再進行一波圍殲戰,蘇聯整個南方戰線就將崩盤,戰局會怎樣發展可就難說了。

然而,擊中蘇聯軟肋的曼施坦因此時也暴露了自己的軟肋。跟蘇聯將軍們一樣,他也有一個同樣喜歡瞎指揮的上司希特勒。那位“元首”居然要曼施坦因“再等等”,於是德軍的反攻計劃一推就是兩個月,直到當年7月4日才動手。此時蘇聯那邊已做好了充分準備,把防禦工事修得固若金湯。


庫爾斯克會戰,蘇德兩國元首的“博傻遊戲”


德軍在二戰中打得就是一個“快”字,反擊戰怎麼能拖兩個月才動手呢?其實希特勒也有他自作聰明的考慮:他想等德國剛開始生產的豹式坦克等新裝備全線列裝之後再發動攻擊。然而,曼施坦因這些在一線作戰的將軍們卻比希特勒更清醒,他們知道蘇聯的戰爭潛力遠比德國巨大,戰爭每拖一天,你這邊長一寸,人家那邊長一尺,天長日久這仗根本沒法打。然而在納粹的恐怖專政下,沒人能叫醒希特勒幼稚的美夢。

當庫爾斯克會戰正式開打時,蘇德雙方的力量對比是這樣的:德軍90多萬人參戰、火炮1萬多門、坦克2700輛;蘇軍130多萬人參戰、火炮2萬多門、坦克3400輛。蘇軍在各方面都佔優勢,還依託成片的堡壘和地雷群,而德軍還要主動進攻!這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會戰,卻也是一場奇葩的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蘇德兩國元首的“博傻遊戲”


戰役的進程證明德軍確實驍勇善戰,儘管處於劣勢,德軍還是在戰役開始的頭一個星期裡就擊潰蘇聯10個坦克軍,俘虜24000人。然而在懸殊的兵力對比下,德軍最終沒有完成圍殲蘇軍的戰略目的,東線隨後進入了蘇聯全線反擊的階段,德軍再無翻盤的機會。

總結庫爾斯克會戰,它更像是斯大林和希特勒這兩個業餘軍事愛好者的博傻遊戲,希特勒犯的錯誤更致命,而德國的賭本也更小,所以德國輸了。

(月亮狗摘自《齊魯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