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天空之城》:孩子眼中的人性之美,成年人眼里的孤独之悲

以前看《阿凡达》的时候觉得潘多拉星球是人类理想的世外桃源,树木环绕、物饶丰富,和谐宁静,但最近重温了宫崎骏老先生的电影《天空之城》,里面拥有一切平和、自由、美好、善良、温暖的拉普达更接近我理想的圣地。

《天空之城》是宫崎骏老先生一部经典的动画电影,于1986年在日本上映,这部曾被宫崎骏“看衰”的动画,最终却成为了日漫的史诗。影片的情节带有宫崎骏老先生惯有的风格,充满着细腻的情感和温暖的情怀,令人感动却也处处耐人寻味。

《天空之城》:孩子眼中的人性之美,成年人眼里的孤独之悲

《天空之城》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天空之城“拉普达”王族的后裔希达和少年巴斯为了找寻这座神秘之城,与海盗和军方斗争的故事。

小时候看这部动画影片觉得这是两个善良正义的少年与邪恶势力战斗的故事,等到长大了再看这座天空之城,却有一种无比向往却又可望不可即的孤独。有人说这是一座只有十岁小孩才能看懂的天空之城,也有人说这里面有历久弥新的内涵可以不断挖掘。也许这才是这部作品的独到之处,能够映射我们不同时期的心境,对镜观心。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与温暖动人的故事情节,带领孩子看人性之美

动画片一般都是通过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描写丰富有趣的情节,带给孩子纯粹的快乐。《天空之城》这部影片主角、反派、配角都有自己鲜明且单一的个性特征,让人们对他们的好与坏一目了然。而宫崎骏老先生影片的画风都主打温情与暖心,温暖动人的故事情节,能够给单纯的心灵寄托一份美好的向往。

  • 淳朴善良的百姓,正义勇敢地对抗邪恶势力

男主角巴斯生活的地区虽然贫穷,但民风淳朴,人们之间守望相助,在希达被海盗妈妈发现和巴斯一起逃回到镇子上时,正好遇见其他海盗乔装打扮成居民向巴斯的师傅打听情况,巴斯喊了一声:“他们是海盗,在追捕我们。”师傅立刻把他们拉进屋子里,帮助他们逃跑,而镇子上所有人全部出动把海盗团团围住,穷追猛打。

《天空之城》:孩子眼中的人性之美,成年人眼里的孤独之悲

巴斯与希达逃出了镇子,搭上了小火车,结果遇到了军方的人,火车上的驾驶员一看他们要对两个小孩子不利,立刻用脚绊倒了士兵,用蒸汽把他们困在原地,让巴斯和希达及时逃脱。

不管是穷凶极恶的海盗,还是势力庞大的军方,这些淳朴善良的居民们都坚定勇敢地站出来与他们对抗,保护着两个弱小的孩子。他们温暖的行为让影片外单纯的心灵感受到了人们锄强扶弱、团结友善、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这是孩子对外面世界的美好想象。

  • 贪财的海盗妈妈,弃恶从善帮助少年脱离险境

影片开端本是两大反派军方和海盗一起追捕希达和巴斯,但是随着希达被军方抓走,巴斯义无反顾的请求海盗妈妈带自己一起去救希达,海盗妈妈的心动摇了,在希达被救下后飞往拉普达的路上,海盗妈妈偷听希达和巴斯谈话,巴斯对希达说:“自己不会变成海盗的,海盗妈妈会明白她的心比她的人要美丽的多。”

这应该是海盗妈妈第一次听到有人夸自己心美吧,在救下巴斯和希达后,她经常调侃自己几十年前也和希达一样,我想她的内心应该是苦涩的,一个女人凭一己之力当了海盗头目,这背后或许隐藏的更多是无奈与辛酸吧。

《天空之城》:孩子眼中的人性之美,成年人眼里的孤独之悲

在登上拉普达后,巴斯不顾危险救下了被军方捆绑的海盗们,这时的她已经彻底改邪归正,把身上的火炮送给了巴斯,又在拉普达快要毁灭时,一直等在空中,担心着两个小孩的安全,她人性里的善良和美好已经完全占据了她的内心。

穷凶极恶、杀人如麻的海盗也会被孩子的单纯善良感化从而弃恶从善了,这让影片外单纯的心灵看到了善良的力量,保有一颗善心对待所有人,可以让这个世界上的坏人变成好人,这是孩子对人性的美好遐想。

  • 善良正直的男女主角,勇敢守护人类的家园

这部动画片中,善良勇敢正义的性格特征在男女主角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巴斯和希达都不顾自己性命与军方对抗,拼尽全力保护对方、保护无辜的百姓,又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去往拉普达——这个可能有去无回的未知路途。

《天空之城》:孩子眼中的人性之美,成年人眼里的孤独之悲

在知道罗穆斯卡想要利用拉普达的飞行石统治世界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毁掉这座天空之城,在罗穆斯卡的枪对准希达一次次射击的时候,希达眼神坚定一动不动地盯着罗穆斯卡,没有任何的畏惧与退缩,在生死面前这两个年仅8、9岁的孩子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敢与坚毅。

男女主角追梦之路上不畏牺牲与相互成全、勇敢果断与善良正义是这部动画片的主旋律,也是影片外单纯的心灵可以最直接感受到的人性之美。

符号化的隐喻与细节描写让成年人感同身受,体悟到了孤独之悲

多年后带着成年人的心境再看这座天空之城,看到了太多的隐喻以及曾经忽略的藏有内涵的细节描写。曾经纯真美好的感受,也在读懂这些隐喻后,变得孤独与悲伤。

  • 天空之城:人们心中理想的“乌托邦”

影片里的天空之城,空无一人,但是被大树环绕、花开遍地、绿草如茵、小鸟自由飞舞、欢乐歌唱,让人亲切却又让人陌生,她像是一个圣地,一个我们根本无法企及的圣地。

《天空之城》:孩子眼中的人性之美,成年人眼里的孤独之悲

也许,我们望一望我们的头顶,也能看到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个天空之城。那里脱离了人的欲望,摒弃了邪恶的杂念,只有一切的平和,有一切的自由,有一切的美好,善良,温暖。大部分的我们看似玩世不恭,厌倦现存的,平庸的,束缚的一切,但我们有一颗叫做“理想”的内核。

无论个人,还是整个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也绝对没有幸福可言。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我们怀着忧虑却憧憬的心情将目光投向遥远的那个地方。是否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之城存在于遥远的某个角落?

最后,男孩女孩一起毁掉了天空之城,大概也是这样的一种隐喻吧。有一种美好,不一定要占有。那个彼岸,太遥远,太遥远。遥远到甚至中间并没有通往那里的路存在。

  • 夹杂着闪电狂啸的龙卷风:现实世界的干扰与杂音

影片中,要到达天空之城,必须要穿过电闪雷鸣狂啸的龙卷风,海盗们看到这可怕龙卷风望而却步,不敢向前,而男女主角毫不畏惧,坚强勇敢地抗住了狂风和闪电的暴虐,到达了梦想的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孩子眼中的人性之美,成年人眼里的孤独之悲

在这个功利至上的社会,适应取代了创造与想象,变成了一种才能,消费取代享受,变成了生活的目标。而“灵魂”“理想”“信仰”都是空洞且会被人耻笑的字眼。于是,人人都变成了被罢黜的国王,失去了朝天空看一看自己的那个国的冲动。

正如《乌合之众》里所说的:“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社会常态就是趋于同质化,在现实的层层打击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外界群体的声音所裹挟,而逐渐放弃接近心中那个理想的圣地,妥协变成了成年人的常态。

  • 守护天空之城的机器人:不被世人理解的那份孤独

在天空之城里,只有一个身上长满青苔的机器人孤独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男女主角坐着飞行器,在空中遥望那被毁掉了大半的天空之城,越飞越远......而在层层树干的环绕下,那个机器人依然手里拿着一朵小花,独自走着。

《天空之城》:孩子眼中的人性之美,成年人眼里的孤独之悲

我相信,没有比他更深重更浓烈的孤独了,但他依然坚守着这虚幻的世界。就如同我们孤独的坚守着我们灵魂中那残存的信仰与理想一样。或许每个人都在抬头的一瞬间,看见天空之城的影子投映在眼里,低下头来,却永远找不到归宿。就如同宫崎骏老先生所说:“我们的孤独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个秘密,却无从述说。”

但这份孤独,也许是现实社会中最后的美丽。

所有情感的表达,都隐藏着一份对美好的向往

整部影片各个角色之间温暖动人的感情是主旋律之一

巴斯与希达纯真美好的少年之情


巴斯与师傅一家以及镇上居民的友好互助之情


巴斯、希达与海盗们互相的感恩之情


希达与机器人对彼此的守护之情

无论是影片情感表达中展现的勇敢善良单纯正义的人性之美,还是成年人解读出的那份隐喻的孤独之悲,都是人们对单纯美好世界的向往。拉普达的名字取自《格列佛游记》里面的浮空城,像童话一样美。说到童话,其实是写给成人看的,原因在于童话里蕴含了成人的希望和梦想。

宫崎骏老先生他是反战人士、女权主义者和反核斗士,所以影片中人性的贪婪、拉普达的战争,天空之城的毁灭都寄存着他对和平、安宁以及自由世界的愿望。

生活真的是既复杂又简单,复杂的是捉摸不透的人心与无法改变的社会规则,简单的是每天都像机器人一样在过着重复的日子,我们向往孩童般的纯净和美好,却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孤独的找不到出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天空之城,也许永远得不到它,但一定要好好守护它。

《天空之城》:孩子眼中的人性之美,成年人眼里的孤独之悲

如果还有下辈子,你想做什么?

我想去到《天空之城》的世界里,

我想去做那个守护着它的机器人,

面对天空之城中的小鸟小兽,它不再是令侵略者惊骇的超能武器,它不再会使烈火摧毁生命。

恰恰相反,脱离了人的欲望,它是守护生命的天使。

它是我们最后的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