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弄懂曝光補償的4個問題,用單反拍好出照片

導語:

關於曝光補償的概念,相信是許多新攝友都疑惑過的(包括稜鏡自己)。 今天稜鏡就用4個問題的回答來清晰講解一下曝光補償是什麼、怎麼用?

弄懂曝光補償的4個問題,用單反拍好出照片

問題1:曝光補償是什麼?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曝光量始終是由光圈、快門和ISO這三個物理參數共同確定,且只由這三者確定,不受其他因素影響。而“曝光補償”則是現代數碼相機的一個功能,本身並不是確定曝光量的物理參數。它對曝光量的影響,是通過調節上述物理參數(準確地說,是光圈和快門)來實現。

問題2:為什麼需要曝光補償?

討論曝光補償的前提是:相機處在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模式。當相機處在這2種模式下時,無論如何調整光圈、快門、ISO,都不會改變拍攝時的曝光量。改變的只是三者的互易關係,此消彼長,而曝光量總是恆定。因為曝光量總是由相機的測光系統,根據測光結果計算並設定好的。例如,在光圈優先模式下:光圈不變,ISO提高,只會導致快門速度提升,而照片的曝光量和調節之前是一樣的,拍出來的畫面亮度也是一樣的。當然,也可以同時提高光圈和ISO,其結果只不過是讓快門速度提升得更多而已,曝光量及畫面亮度依舊恆定。

但問題是,相機測光系統並不總是絕對正確的,它會有失準的時候,從而導致其計算設定的曝光量也不準確。即便是相機認為“合適”的曝光量,也未必符合攝影師想要的效果。尤其在畫面中有大面積留白(或大面積深色)時,相機測光系統會“誤以為”外界光線非常亮(或非常暗),導致它給相機設定的曝光值不準確,拍出來的畫面亮度就有偏差。例如拍攝雪景時,相機的測光系統會因為外界的大面積白色“誤以為”光線很充足,為了防止過曝它自動降低了曝光量,從而導致拍出來的照片偏暗。 因此,需要給攝影師一個可以人為干預、調整曝光量的功能——曝光補償。引用一句精闢概括“當機器不懂事的時候,我們來教它怎麼做”。

弄懂曝光補償的4個問題,用單反拍好出照片

本來雪景是這樣的,雪白明亮

弄懂曝光補償的4個問題,用單反拍好出照片

相機測光失準後拍出來的雪景暗淡顯灰

問題3:曝光補償如何快速改變曝光量?

在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模式下,為了讓攝影師快速、方便地對曝光量作調整,而不需要去重新設定光圈、快門和ISO,現代數碼相機提供了“曝光補償”這樣的功能。攝影師只要簡單地按鈕選擇“增加”或“減少”就可以了。而曝光補償功能內部操作,實際就是在調節光圈或快門,只不過此時不再是調節二者的互易關係以遵從相機設定的曝光量恆定,而是通過調節它們強迫曝光量發生改變。

光圈優先模式:增加曝光補償,相機實際上是通過降低快門速度來實現,減少曝光補償,則提高快門速度。

快門優先模式:增加曝光補償,相機實際上是通過增大光圈來實現,減少曝光補償,則縮小光圈。

如下面的案例,光圈優先模式,設定光圈為F8 ISO 200。此時相機經過測光計算出曝光量後,自動設定了快門速度為1/400s 進行一次拍攝。保持其他岑舒不變,我們把曝光補償調節到+1.0EV再次進行拍攝,這時會發現相機自動把快門速度調整為了1/200s。由此可知,提高一檔曝光補償,則快門的速度降低一倍,曝光量提高一倍;反之則快門速度提高一倍,曝光量降低一倍。

弄懂曝光補償的4個問題,用單反拍好出照片

24mm F8 ISO 200 1/400s 0.0ev

弄懂曝光補償的4個問題,用單反拍好出照片

24mm F8 ISO 200 1/200s +1.0ev

問題4:曝光補償是多餘的嗎?

首先,在手動模式(M檔)下不需要曝光補償這個功能。此時光圈,快門,ISO三者不再是互易關係,對任何一項的改變都會引發曝光量的改變,調整光圈、快門或ISO本質就是進行“曝光補償”,起到了改變曝光量的作用。所有相機通過曝光補償所做的事情,我們都可以在手動模式下自己完成,因此手動模式下沒有曝光補償的概念。

但多數攝友(尤其是新手)一般情況下,還是使用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模式進行拍攝。此時只要相機測光條件不變,曝光量就無法改變(或者說照片亮度無法改變),因此,曝光補償提供給了攝影師一種人為干預曝光量的方法,在相機自動計算出的曝光量基礎上,人為進行微調。它可以幫助攝影師快速、穩定、連續地獲得一組完全相同場景下不同亮度的照片,這對於後期進行篩選對比或曝光合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結語:

曝光補償是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模式下才需要的功能,是人為干預曝光量的方式,從而讓攝影師按自己的意志調整照片亮度。

我是孤獨稜鏡,如果你覺得本文不錯請別忘了關注我,歡迎轉發評論共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