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接著分享我的皖南之行,這一站到了歙縣的徽州古城。粉牆黛瓦馬頭牆的古徽州之美,後悔來晚了。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徽州古城,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總佔地面積24.7平方公里。又名歙縣古城,古稱新安郡,中國四大古城之一。本圖是徽州古城內跨街而立的標誌性古建——許國石坊,也是歙縣古城的標誌。穿過石坊就是古城最繁華的街道中和街,今天要去的就是中和街上的陶行知紀念館。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徽州古城中和街上的陶行知紀念館,東眺問政山,南瞰長慶塔,西鄰許國石坊,北附崇一學堂,也就是陶行知少年就讀處。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陶行知於1891年出生在歙縣黃潭源村,是當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卓越的民主主義戰士、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郭沫若曾讚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後陶行知”。為了紀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現有安徽歙縣、江蘇南京、上海等三處陶行知紀念館。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廳堂上枋是宋慶齡親筆題寫的“萬世師表”匾額,前面兩根獻柱上鐫刻的是郭沫若手書的陶行知遺教:“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兩邊書屏雕刻著陶行知的名言。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廳堂正中矗立著陶行知雕像,高2.6米,漢白玉材質,展現了這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高大形象。雕像後面是毛主席題寫的“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八個金色大字,瀟灑飄逸,剛勁有力。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陶行知雕像栩栩如生,極為傳神。氣質超凡,和光滿面;博愛存心,立德建業;他傾情教育,手不釋卷;為國為民,勇往直前。漢白玉的質地,象徵著他潔白無瑕的高尚人格。像座形如磐石,標誌著他不懼不屈的堅強性格。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展覽按照順序依次參觀,從這裡上樓,從另一側樓梯下樓,單向有序參觀。全館共分五個展廳。第一個展廳瞻仰廳在樓下,二層是思陶廳、師陶廳和學陶廳,三個展廳分七個時期展示陶行知光輝的一生。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陶行知先生出生在農村一個清寒家庭裡,留美歸來後站在五四運動前列;任《新教育》雜誌主編和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幹事,最早注意鄉村教育,成為新教育運動的旗手;走遍全國進行抗日教育的宣傳;積極投入反內戰反飢餓爭民主的運動。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陶行知畢生從事教育事業,早年留學美國,師從杜威。回國後大力推行平民教育,特別是鄉村教育,先後創辦了曉莊師範學校、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學團等學校。他認為當時流行的教育方法是“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因而提倡“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他創辦的曉莊師範學校的茅屋禮堂,取名叫“犁宮”,兩邊對聯是“和馬牛羊雞犬豕做朋友,對稻梁菽麥黍稷下功夫”,另一副是“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他身體力行,自己著布衣,穿草鞋,同大家一起勞動、教學,這在當時,對一個獲得博士學位的著名學者來說,確實是難能可貴的。他的著作大多是教育方面的,主要有《陶行知全集》,共11卷500多萬字。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陶行知一生的思想一直隨著時代的演變而不斷進步。他原名陶文浚,後來由於贊成“行知合一”的學說,改名陶知行;在實踐中,他又覺得行應在知之先,又改名陶行知。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緣何起名“行知”?

陶行知一生艱苦樸素,為民眾鞠躬盡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他自勉的兩句話,更他一生的光輝寫照。他在55歲時,終因操勞過度,不幸去世。他的一生得到了黨內外、國內外進步人士的普遍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