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一、城市概況

盧布爾雅那(Ljubljana),別名“龍城”,斯洛文尼亞共和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斯洛文尼亞通往意大利、奧地利、巴爾幹諸國的國際鐵路樞紐;地處薩瓦河[1](Sava River)上游群山環抱的盆地之中,平均海拔高度298米,面積902平方千米(中心座標:46°03’N,14°31’E,UTC/GMT +1),人口28.8萬(2018)。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二、歷史沿革

公元前15年,羅馬帝國(the Roman Empire,前27—476)在此建立艾摩納(Aemona,盧布爾雅那的古稱)殖民地。

452年,艾摩納被匈奴皇帝(歐洲人稱之“上帝之鞭”)阿提拉(Attila,406—453)洗劫並摧毀。

6世紀,一支斯拉夫人(Slavs,斯洛文尼亞人)抵達此地。

12世紀更名為盧布爾雅那;1220年獲得城市特權。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1335—1918年被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6世紀—1918)統治,為卡尼奧拉公國(Principality of caniola)的首府。

拿破崙戰爭(Napoleonic Wars,指1803—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爭)的1809—1813年期間成為法國伊利里亞行省(Illyrian Provinces,拿破崙在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一帶建立的行政單位)的省會。

1816—1849年為奧地利帝國(Austrian Empire,1804—1918)的伊利里亞王國(Illyrian Kingdom)的首府。

1821年奧、俄、普、法、英等國在這裡舉行“神聖同盟”成員國的“歐洲協調”會議——萊巴赫會議[2](Leibach Conference)。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1895年,這裡發生了6.1級地震,1,400 幢建築大約10%遭摧毀或嚴重破壞,有一些重要的建築如公元前3、4世紀的羅馬古城遺址、聖尼古拉斯大教堂(Cathedral of Nicholas)、1702年的音樂館和一些17世紀的巴羅克式建築等被保存了下來。

1918年成為“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Kingdom of Serbia Croatia Slovenia)斯洛文尼亞的非正式首都;1929年成為南斯拉夫王國(Kingdom of Yugoslavia,1918—1945)的正式省會。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普列赤涅克拱廊一角

1941年4月被意大利佔領並改設為盧布爾雅那省,此地成為了地下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主要中心之一。1942年2月23日,意大利佔領當局用30千米長的鐵絲網將城市包圍起來。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之後被納粹德國和他們的本地幫兇統治著,直至1945年5月被斯洛文尼亞游擊隊解放。後來成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斯洛文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首府。

1955年被南斯拉夫總統約瑟普·布羅茲·鐵托(Josip Broz Tito,1892-1980)授予“英雄城市”稱號。

十日戰爭(1991年6月27日至7月6日,斯洛文尼亞發表自南斯拉夫的獨立宣言後,由於邊界問題與南斯拉夫政府間的武力衝突)後,南斯拉夫人民軍撤出,這裡成為斯洛文尼亞共和國首都。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三、城市景觀

盧布爾雅那城堡

盧布爾雅那城堡(Ljubljana Castle)位居城市中心的小山丘之上,是盧布爾雅那的地標性建築,最早建於12世紀,其中建於1489年的聖喬治教堂(小禮拜堂)為哥特式建築,1747年重建時變成了巴洛克風格,在國家獨立後又恢復了哥特遺風;1848年興建的瞭望塔曾用於警報臺和禮賓炮臺,現在是盧布爾雅那的重要景觀之一,在城堡可以俯瞰全城,風光一覽無遺。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龍橋

龍橋(Dragon Bridge)是1901年建於盧布爾雅尼察河(River Ljubljanica)上的一座石橋,是當時歐洲較大的鋼筋混凝土橋樑之一,為盧布爾雅那的地標建築。橋頭的4角各矗立著1尊生動形象的青銅翼龍(西方傳說中的一種生物)雕塑(翼龍的造型為典型的西方龍,翼龍雕塑在城中隨處可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在龍橋),雕塑的原設計為飛獅,是來自達爾馬提亞(Dalmatia)的建築師扎尼諾維奇(Zaninovic)賦予了龍橋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外觀。

龍橋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古希臘雅歌號的船員逃亡至此,與龍形的怪獸殊死搏鬥並殺死了怪獸,但怪獸的靈魂還在此守護著自己的疆域……後來,盧布爾雅那人就將龍形怪獸作為城市的守護神和吉祥物,讓它永遠駐守在盧布爾雅尼察河的橋頭上,這座橋也因此而得名。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三橋

三橋(Triple Bridge,又名三重橋),位於龍橋的西側河灣處,是進出盧布爾雅那舊城的大門,也是城市中心的象徵,是盧布爾雅那的又一標誌,是橫跨在盧布爾雅尼察河上最古老的橋。

三橋約建於公元13世紀,1931年,本地著名建築師普列赤涅克(Plecnik)在原來主橋的兩邊各建了一座側橋,形成小巧精緻的城市景觀。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網絡圖片

屠夫橋

屠夫橋(Butcher Bridge)界於三橋和龍橋之間,因橋上的一尊屠夫雕像直面中央市場的一家肉鋪而得名。屠夫橋名字雖然很粗俗,但由於橋頭上有亞當與夏娃偷吃禁果的雕像,情侶們常常來到這裡,將象徵愛情的連心鎖掛在大橋的鎖鏈上而將鑰匙拋入水中,希望兩人的愛情從此亙古不變,因而使得這座橋也充滿了浪漫色彩。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亞當與夏娃雕像

城市廣場

城市廣場是位於盧布爾雅那城市中心的一個小廣場,中間矗立一座建於1751年的巴洛克式大理石方尖碑,其底座上的雕像為三水噴泉(仿效坐落於羅馬納沃納廣場的四河噴泉,即貝爾尼尼為羅馬篷·腓力教皇宮殿設計的噴水池,為威尼斯雕刻家弗朗西斯科·羅巴於1743年完成的作品,故也被稱作羅巴噴泉,其真跡被收藏於斯國家藝術館),3位手拿取水罐的河神分別代表著斯洛文尼亞的三條主要河流:薩瓦河、克爾卡河

[3](Krka River)和盧布爾雅尼察河。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三水噴泉的旁邊就是建於1718年的盧布爾雅那市政廳,原為哥德式風格,後來改成帶有威尼斯靈感的巴洛克建築(現市政廳內設有4個展覽大廳,主要展示盧布爾雅那城市發展史,國際城際間合作等各類藝術展覽)。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著民族服飾的小樂隊在市政廳門前義務演奏

普列舍仁廣場

普列舍仁廣場(Preseren Square)是以斯洛文尼亞偉大詩人弗蘭策·普列舍仁(France Preseren,1800—1849,代表作有《祝詞》《薩維茨的洗禮》和《十四行詩的花環》等,現斯洛文尼亞國歌詞采用了他的詩歌)的名字命名的,詩人的青銅雕像豎立在廣場旁邊,沉思的詩人頭上是手持月桂樹枝的女神。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廣場的中心點是盧布爾雅那的城市中心。廣場雖然不大,從城市四面八方延伸過來的街道連接著中世紀古城和現代城區,為大多數的節慶、演講以及各種示威遊行的首選場地。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共和國廣場

共和國廣場處於古羅馬時代北城牆的位置,是現斯洛文尼亞的政治中心,周圍最宏偉的建築是議會大廈,高大的摩天樓分別是盧布爾雅那的中央銀行和文化會議中心大樓,其餘多為各大部委的辦公區域,巨大的平臺是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宣佈獨立的地方。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網絡圖片

聖方濟會報喜教堂

聖方濟會報喜教堂(Franciscan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位於普列舍仁廣場附近,原先是一座羅馬風格教堂,其歷史文獻最早可以追溯到1262年,1361年毀於火災;重建後被哥特式建築風格所取代,後又經歷幾次擴建;1469年又被燒燬(可能為入侵的奧斯曼土耳其士兵所為),1701重建。

聖方濟會報喜教堂是典型的巴西利卡布局(古羅馬的一種公共建築形式,其特點是平面呈長方形,外側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長邊,短邊有耳室,採用條形拱券作屋頂),呈長方形並矗立著尖塔,內部僅有一中殿及兩條側道。主祭壇為巴洛克風格,設計者同為威尼斯雕刻家弗朗西斯科·羅巴(Francesco Robba);內部天花板原本的壁畫在1895年的大地震時化為虛有,現為20世紀斯洛文尼亞印象派畫家馬捷·斯特恩(Matej Sterne)之作。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聖尼古拉斯大教堂

聖尼古拉斯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天主教座堂,是斯洛文尼亞最受歡迎的大教堂之一,其綠色圓頂和雙塔使其成為盧布爾雅那的醒目地標。教堂裝飾有大理石和白色牆壁,內部的巴洛克壁畫繪於18世紀早期,栩栩如生,祭壇天使非常有特色,教堂大門青銅打造的天堂地獄浮雕很新穎。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四、城市印象

盧布爾雅尼察河穿城而過,為小城添加了一分靈動;一座古老的城堡雄踞山頂為小城增添了幾分滄桑;遍佈街區的咖啡屋和酒吧又給小城增加了一絲悠閒。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著名建築師尤利•普雷契尼克(Joe Plenik)等建築大師和藝術家們在注重細節的同時體現出他們非凡的創意,對這座城市的貢獻堪比安東尼•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對巴塞羅那建築風格的巨大影響力,使得這裡的經典建築氣勢恢宏,凸顯著城市品位。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聖尼古拉斯大教堂美輪美奐,令人嘖嘖稱奇;三座橋樑錯落有致地湊在了一起,成了戀人們的絕佳場所;在小巷的牆壁上有成片的塗鴉,作者的奇思妙想都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構成了城市一道獨特風景;即使是在城市中心,也有大片保護完好的綠色環境,令人心情愉悅和容易親近自然。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坐落在盧布爾雅尼察河右岸的中央市場(Ljubljana Central Market)彙集著斯洛文尼亞的各式新鮮蔬果和甜點,是當地市民生活最不可或缺的市場之一,充滿了生活氣息;如今還被列為國家文化遺蹟,成為一個體驗民俗和生活方式的理想之地。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中央市場一角

精彩的內容放在後面說:

在盧布爾雅那城堡博物館內有一幅著名的《與死神共舞》的長幅畫卷,畫面上死神與國王、皇后、王子、主教以及平民、乞丐和兒童共舞,他們沒有高低與貴賤、他們不分男女與老少,攜手走在了黃泉路上……畫面警示當下的人們要看淡世間事,潛修靜養,暑來寒往春復秋,歲月百年不我留。

畫面情節令觀者駐足、感嘆、回味與思考……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五、結束語

盧布爾雅那,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因艾摩納殖民地的建立而帶有羅馬色彩,因著名建築師尤利•普雷契尼克非凡的創造力而充滿了藝術氣息,因綠色環境(為2016年歐洲綠色之都)和愜意的生活氛圍(為2010年世界圖書之都)而備受歐洲人的追捧。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城市廣場上悠閒的市民

盧布爾雅那,古今氣息完美交融,既很清新又很文藝,浪漫時髦又可愛,與傳統意義上的首都相比反而像個悠閒小鎮,是人們逃離喧囂,享受悠閒自得生活的最佳目的地。

盧布爾雅那,一個有個性的城市,如此的精緻又充滿了活力,您心動嗎?!

走馬觀城——盧布爾雅那

附註:

[1] 薩瓦河,多瑙河右岸最大支流,源出斯洛文尼亞西北端的尤利恩阿爾卑斯山脈特里格拉夫峰北坡,東南流經克羅地亞、波黑至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匯入多瑙河,長940千米,流域面積約9.5萬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690立方米/秒,為多瑙河各支流之冠。

[2] 1821年1~3月,奧、俄、普、英、法等歐洲國家為維護維也納會議後歐洲的反動秩序而召開的國際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俄、奧兩國君主、普魯士王太子和英法兩國的觀察員,並邀請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一世及其他意大利小邦代表參加。這次會議是1820年特羅博(今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奧拍瓦)會議的繼續,決定由奧地利出兵鎮壓意大利那不勒斯革命。同年3月奧軍佔領那不勒斯,恢復斐迪南一世王位。3月初會議宣佈結束後,與會代表仍留在萊巴赫等待那不勒斯革命最終被鎮壓。不久皮埃蒙特又發生革命,4月,奧軍又夥同撒丁王國軍隊撲滅了皮埃蒙特起義。對於外國武裝干涉別國內政問題,英國和法國持有異議,表明它們與俄、奧、普之間裂痕的擴大。5月12日俄、奧、普簽訂一項確認神聖同盟。

[3] 克爾卡河,位於斯洛文尼亞東南部,屬於薩瓦河的右支流,發源自伊萬奇納戈裡察,河道全長94.6千米,流域面積2,247平方千米。


(文+圖:王永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