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二三線城市剛需改善置業,近遠郊買房請一定要認準地鐵房。

二三線城市剛需改善置業,近遠郊買房請一定要認準地鐵房。

上週,我們針對買房地段問題寫了兩篇3K贊文章。一個是老區的結局,一個是新區的選擇

市中心老房子老小區最後的結局會是什麼?

在買房之前,有哪些問題是必須考慮清楚的?

雖然這兩篇文章,能解決大部分讀者關於買房地段選擇的疑惑,但還是有朋友提出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那就是:

如果我的錢不夠,只能買環線or近郊or遠郊房,既買不起市中心,也買不起新區,這個時候該怎麼辦?該怎麼選?

對於這個問題,答案只有一個:

剛需職業,近遠郊買房,只買地鐵房。

地鐵,才是近遠郊房產增值保值的命根

,沒有地鐵的遠郊房,很難產生高升值高溢價。

尤其是大部分二三線城市,如果你是剛需,如果你手上預算不夠,但又希望能買到一個相對保值增值的房產,那麼地鐵房,將是你不二的選擇。

這個時候,也許你會有疑惑,地鐵真的能帶來這麼大的優勢?

憑什麼說二三線郊區地鐵房,甚至是市內地鐵房,仍有巨大潛力?

今天,我們就來解答這個疑惑,看看地鐵房的潛力,到底有多大。

1.地鐵房的真實價值

地鐵房到底有多大的潛力?我們來舉兩個例子,就可以看清楚很多問題。

第一個例子,來自於某地鐵網完善的一線城市:

二三線城市剛需改善置業,近遠郊買房請一定要認準地鐵房。


由於該數據統計距今有一段時間了,所以大家不要特別在意價格,只看數據對比即可。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一線城市中,有軌道交通的房子,比沒有軌道交通的房子貴了3000元,溢價超過了10%。

也就是說,對於這個一線城市,地鐵輕軌等軌道交通,創造了至少10%的溢價。

看完一線城市,再來看看某二線城市的情況。

這個二線城市目前只有2條地鐵在運營,4條在建,10多條處於規劃中。

地鐵房:地鐵周邊1公里內;

近地鐵房:距離地鐵1-2公里範圍;非地鐵房:距離地鐵2-5公里範圍)

二三線城市剛需改善置業,近遠郊買房請一定要認準地鐵房。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地鐵房比非地鐵房,貴了2500元左右。

也就是說,對於這個二線城市,軌道交通產生了將近20%的高溢價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二線的地鐵房,比一線地鐵房的溢價率更高?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

一線城市地鐵網絡完善,越來越多的房子從非地鐵房,逐漸變成地鐵房或者是近地鐵房,該漲的都漲差不多了,所以整體價格偏差會逐漸縮小。

而對於二線城市來說,由於地鐵線路少,地鐵網尚未建成,地鐵房更加稀缺。

因為稀缺,造就了暫時的高溢價。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很多該漲的都還沒漲,也留下了很多機會。

所以說,二三線城市,地鐵剛開始建設的城市,地鐵房的投資機會還有很多。

這個時候,新的問題又來了:

明明這個二線城市,有2條運營,4條在建,10多條處於規劃中的地鐵線,為什麼這些沒有正式運營的地鐵線,產生不了高溢價?導致二線地鐵非地鐵價格差別這麼大。

因為地鐵房的漲價,公認的往往有3次。

第一次,地鐵規劃出爐。

第二次,地鐵開始建設。

第三次,地鐵正式通車。


規劃多,建設少,通車更少,就是二線城市地鐵房溢價高,非地鐵房溢價低的原因。

通車後的地鐵房溢價了3次,而規劃中的地鐵房可能只溢價了1-2次。

而基於這一點,就產生了一個新的機遇:

正在建設中的地鐵房,是一個非常好的潛力型資產。注意,只有建設中的,才是潛力股。

那麼第三個問題來了:

為什麼規劃中的地鐵房不能算是真正的潛力型資產?

因為規劃是會變化的,只要不正式開建,都有被取消的可能。

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地鐵被叫停的新聞,有14個城市規劃好的線路,今年3月剛剛被取消。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尤其是對於剛需來說,攢點錢買套房不容易,寧願少賺一次升值,也不能買到沒有地鐵的遠郊,不然以後哭都沒有用。

說完了地鐵房的真正價值,我們再來看看,遠郊地鐵房的潛力到底有多高。

2.遠郊地鐵房的高潛力

我們依然來看張數據圖,下圖是某一線城市,地鐵與市中心距離,對周邊房價的影響。

二三線城市剛需改善置業,近遠郊買房請一定要認準地鐵房。


(圖片來源,數據團學社)

從圖中紅線和藍線中相隔的距離來看,距離市中心越近,地鐵房溢價越低。

離市中心越遠,地鐵房價的價值才會真正體現,溢價率也越來越高。

甚至到25-30KM範圍,地鐵房能比非地鐵房貴20%以上。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1.因為越靠近市中心,房價越貴,公眾交通選擇眾多,居民身價普遍較高,選擇私家車及公共交通的人數更多,因此,地鐵不是生活必需品。

2.越靠近市中心,一線城市的地鐵密度越高,非地鐵房幾乎不存在,而越靠近遠郊,地鐵密度越低,地鐵房非地鐵房差異越明顯。

3.遠郊盤大多為剛需購買,地鐵往往是出行必須品,而如果沒有地鐵,則會增加1-2小時甚至更多的通勤時間,這是上班族不能接受的。所以,為地鐵支付高溢價,成為遠郊接盤俠們的普遍選擇。


30KM,是一個一線城市最大通勤距離,在這個距離之下,睡城是存在的。

即上班在市內,睡覺在遠郊。

這種範圍,有真實需求支撐,完全不用擔心未來的置換或者變現問題。

就像我們之前說的,國貿到燕郊的距離。

二三線城市剛需改善置業,近遠郊買房請一定要認準地鐵房。


而對於二線城市來說,20KM是極限

20KM內的遠郊,相對更安全一些,超出這個範圍,地鐵房也會多少打些折扣,畢竟,1小時通勤,基本上是二線城市的極限。

三線城市要再打個折。

對於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再次得出兩個非常重要的結論:

1.遠郊地鐵房的潛力,有時候會比市內更大。(潛力是相對的,郊區跟郊區比,別拿郊區跟市中心比)

2.提前佈局遠郊地鐵房,可以用最小的成本,獲取相對更高的利益,並且更有保障。


3.哪些城市的地鐵房,更有潛力?

有些城市地鐵已經成熟,潛力相對用盡,而有些城市軌道交通剛剛起步,潛力十足。

那麼哪些城市的地鐵房更有升值潛力?(依然是相對本地非地鐵房來說,總不能拿洛陽去跟北京比吧)

哪些城市的地鐵房,升值空間快到盡頭?

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城市軌道交通的3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開通里程150KM以下,地鐵線路往往只有2-3條,通常是沿著城市橫豎中心軸分佈。這種情況下,地鐵尚不能進入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公交和私家車依然是主要交通工具。

此時,不論是城內還是郊區,地鐵房升值空間都很大。

第二階段:

開通里程150-300KM之間,繞城環線已經建設,軌道網絡初具規模,市內非地鐵房越來越少,這個時候人們將習慣於地鐵出行。

此時,市內的非地鐵房的窪地,將會被逐漸填上,原來的非地鐵房,在變成地鐵房的過程中,價格會出現明顯上漲,好的機會也將越來越少。郊區地鐵房空間依然很大。

第三階段:

里程數大於300KM,市區內基本沒有非地鐵區域,主要建設為郊區線路,此時,市內地鐵房優勢基本耗盡,市區地鐵口吸引力下降,郊區地鐵房將會出現明顯上漲,年輕人往往會選擇在遠郊買一地鐵房出租,然後在工作地附近,租一老破小來暫時過度。

此時,整個城市的地鐵房潛力,都越來越小,除非是開發新的線路。

試想,當整個市區佈滿了十幾二十條地鐵線的時候,還存在真正的非地鐵房麼?

所以,瞭解清楚自己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進行到哪一步,對地鐵房的購房有著至關重要的參考簡直。

其實這個數據不難查到,每個城市的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數,都是可查的。

二三線城市剛需改善置業,近遠郊買房請一定要認準地鐵房。


由此來看,排名前4的北上廣南,在市內買房,不用太糾結是否是地鐵房。

排名前十的深圳,重慶,武漢,成都,天津,大連,市內地鐵房做為參考即可,近遠郊地鐵盤性價比更高。

而排名更後的這些城市,蘇杭鄭西昆寧長等城市,規劃中的地鐵房,不論市內市外,都有潛力可挖掘。

當然,以上的這些都只是技術層面的推論,考量一個城市房價是否會上漲,主要還是貨幣,土地供給,人口等多維因素共同決定

不過,雖然宏觀我們需要考慮,但是微觀選擇我們也應該逐漸瞭解,這樣才能在同樣的起跑線上,更快更準的衝過終點。

畢竟,同樣一套價值百萬的遠郊房子,雖然都能在大勢下上漲,但是有地鐵和沒地鐵,幾年後相差大幾十萬都有可能。

宏觀因素決定何時上漲,何時入手更合適。

微觀因素則決定買哪個房漲的更猛更多。

一個都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