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孔子的“鳳歌”和莊子的“鳳歌”

驚世之才李白在他的詩中曾寫過“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鳳歌”在《論語·微子》和莊子的《人間世》都曾出現過,但兩者卻大不相同。

孔子的“鳳歌”和莊子的“鳳歌”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狂人叫陸通,字接輿,他為人放蕩不羈,被稱為楚狂人。三國時期中醫針灸的鼻祖皇甫謐曾經寫過一本《高士傳》,在那裡他寫到了陸通。

上面說陸通有大才,但甘於貧困,躬耕自樂,和妻子過的逍遙自在。一天,陸通的妻子從集市上回來,看到自家院門前有馬車印記,她便知道有王侯將相又來拜訪自己的丈夫了。

於是她便說:“咱們在這裡耕地織布,已經足夠快樂了,你可不要為貧窮而移易操守,為低微而改變德行。”

接輿說道:“放心吧。不過,他們還會再來讓我做官的。”

這是《高士傳》的記載,真實性無可考證,但陸接輿最出名的便是他的“鳳歌”。

孔子的“鳳歌”和莊子的“鳳歌”

《莊子·內篇·人間世》是這樣記載這首《鳳歌》的:

孔子適楚,楚狂接輿遊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吾行郤曲,無傷吾足。”

孔子游歷楚國,楚狂人陸接輿專門到孔子的門口唱歌,歌詞大意為:

大鵬啊南飛的大鵬,

你的翅膀衰弱疲癃,

再也飛不上九萬里的高空,

美德淪落,受鵪雀的嘲弄。

未來的新世界到底在哪裡?

你望望不見,眼前霧濛濛。

史前的理想國到底在哪裡?

你追追不回,那是一場夢。

天下澄清,正道直行有麒麟,

聖人治國盡忠心,創造文明。

天下混飩,歪道橫行多梟獍。

聖人逃國隱山林,保全性命。

今逢亂世,處處昏君與佞臣,

聖人,你不挨刀,已是萬幸。

無用是福。勸你休息,

難道這有什麼不容易。

有用是禍。笑你執迷,

大難臨頭不肯避一避。

飛回去,飛回去!

(擷取網上比較貼合的翻譯)

孔子的“鳳歌”和莊子的“鳳歌”

而在孔子《論語·微子篇》中,也寫到了這首《鳳歌》: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

大意為: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從孔子的車旁走過,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運怎麼這麼衰弱呢?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執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車,想同他談談,他卻趕快避開,孔子沒能和他交談。

孔子的“鳳歌”和莊子的“鳳歌”

在這兩篇《鳳歌》中,莊子筆下寫到:“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這和孔子的“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相比帶有消極情緒。

莊子的意思很明瞭,他想表達無用為大用,無為為大為,孔丘不要再宣揚你的大德,迴歸山林休養生息吧。

孔子的鳳歌感懷當今執政者道德失守,禮崩樂壞,自己生不逢時,但卻還懷有對自己大仁大愛理想國的希望。

兩版《鳳歌》都各自代表了自己的思想流派,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值得我們品讀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