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吳清源趣事

吳清源初露頭角的故事非常有趣。他的父親在北洋軍閥段祺瑞手下當“部員”閒職,家境很窮,仗著“圍棋”有幾度散手,常常和別人賭賽,就像香港某些職業象棋手一樣,每局賭一兩個銀元。有一次他的父親和一個胖子下棋,賭注是五塊銀元。在三十年前,這賭注是很高的了。吳清源的父親不知是心理緊張還是實力本來就不如人,總之未至中局,就給別人佔盡上風。他眉頭一皺,借入廁為名,躲到廁所去鬆一口氣,並想下一著的挽救的方法。


吳清源趣事


  吳清源的父親上廁所去了許久還不回來,那胖子等得不耐煩了,對旁觀者嘲罵吳清源的父親藉故遁逃。這時吳清源忽然在旁邊冷冷說道:“我替父親下幾步好不好?”吳清源那時只是十二歲的小孩子,還未和人正式對過局,那胖子大笑道:“你輸了你爸爸會認數嗎?”吳清源道:“怎見得是我輸呢?等我輸了你再說不遲,我沒錢就脫衣服給你。”那胖子本來好勝,見這個小孩子毫不把他放在眼內,不禁大怒,就和他續下去。吳清源像小孩子玩石子似的,隨手將棋子丟落棋盤,簡直不假思索,不過一二十手就扭轉大局,轉敗為勝。那胖子不服氣,再和他下一局,賭注十元,結果又輸。事後他父親問他:“我又沒教你下棋,你幾時學會的?怎麼這樣大膽?”吳清源道:“我天天看你下棋,不學也會啦!我是看準能贏才動手的呀!”

  自此以後,吳清源“圍棋神童”之名大著,段祺瑞知道了,特別叫人找他去下棋。段祺瑞的棋力很高,他自誇是“七段”,大約可相當於日本的四段。第一局吳清源不敢贏他,可是段祺瑞已看出他的實力,對他說:“你不要害怕,你能贏我我才高興。”果然以後再下,就都是吳清源贏了。

  吳清源給段祺瑞賞識後,家庭景況好了許多,父親也升了官,他更可以安心下棋了。一九二六年,日本的井上孝平五段(日本圍棋等級共分九段,五段已算高段)到中國遊歷,在北京的青芸閣茶樓與吳清源對局,吳清源“打黑手”(下圍棋持黑子的先下,打黑手相當於象棋中的被讓先)勝。繼之而來的是六段巖本燻(現在是八段),讓吳清源二子,吳又勝。還有橋本宇太郎(當時是四段,現在是九段)和吳清源下過幾局,互有輸贏,那時吳清源才十三歲!

  日本以前棋段的評定非常嚴格,除了實力還要講資歷,等閒不能“入段”。不過單以實力來評的話,大約每段相差三分之一子,即九段應讓初段三子。吳清源能與高段互有勝負,傳至日本,令日本棋手大吃一驚!當時日本的八段“準名人”(九段又稱“名人”),現在的名譽九段漱越憲作看了吳清源的棋譜,嘆為天才,遂資助他到日本去留學圍棋。吳清源即拜漱越憲作為師,當時年僅十五歲。


吳清源趣事


  吳清源到日本後,日本棋院只給他“三段格”(即只有三段資格,還不算正式三段,其實他的實力遠不止此!他到日本不久,就和當時唯一的九段本因坊秀哉連下三盤。照棋院的規則,入院之前必須經過考試,三段與九段對局是“二三二”,即第一盤讓二子,第二盤讓三子,第三盤讓二子,吳清源連勝三局。接著他與日本棋院從三段至六段的少壯棋士下過十局,都是下平手,十局總結,吳清源九勝一負,震動日本棋院。第二年他首次參加日本棋壇的“大手合”(即公開賽),以全勝晉升為四段。至十九歲又再升為五段。二十歲時,他創了圍棋新佈局法,打破了以前“金邊銀角石肚子”的觀念(以前下棋最重視的是佔邊,其次是佔角,腹地最不受重視,故有“金邊銀角石肚子”之稱)。日本棋壇稱他為“鬼才”,懷疑他是日本棋聖本因坊道策的再生。道策被日本人推許為有“十一段”的實力,即是說他要比最高的等級(九段)還高出兩段。由此也可見日人對吳清源的推崇了。

  吳清源打遍日本無敵手,但卻很遲才升九段(一九五〇年二月,日本棋院才正式授他九段),他的後進藤澤庫之助還比他先登九段之尊。論者以為這是日本棋院“小氣”的表現。因為:吳清源雖入日籍,但到底是中國人,所以故意抑他。

  但天才是抑不了的,吳清源與藤澤同為九段之後,兩雄決賽十八局,吳清源大勝(比數為吳勝十四負三和一),而且第一局就以“中押”勝(中押勝即不待一局下完,至中盤就肯定能勝利了)!入院棋士推算精確,往往只輸一二子即於中盤罷戰,自認“中押”敗。在吳清源勝藤澤之前,日本有一個圍棋組織,叫作“擊敗吳清源之研究會”,專研怎樣去破吳清源,結果還是不能將他擊敗。

  吳清源下棋極快,日本以前高手對弈,每人每局有取至二十四個鐘頭的,吳清源那次和藤澤對局是每人每侷限定十三小時。現在十個鐘頭,吳清源往往只用五六個小時就夠了!我還記得他輸給藤澤庫之助的那盤棋,吳清源用了七小時又十五分鐘。藤澤卻用了十二小時又五十九分鐘,只差一分鐘就到限定時間,真可說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贏這一盤。

  今年七月間,梅蘭芳先生到日本表演,曾會見吳清源。吳清源向他建議,請他轉達我國文化當局,派有圍棋天才的少年到日本留學,吳願意負責悉心指導。


吳清源趣事


  梅、吳兩大藝人會見,還有一件有趣的事。吳清源說:“我三十年前曾在北京大方家衚衕李先生家裡見過你。”梅蘭芳說:“是呀!我還記得那時候你和一位老先生下棋,那位老先生想半天才下一子,你卻一會吃糖,一會嚼花生,好像滿不在乎,是不是?”三十年前之事,兩人都記得如此清楚,他們的記憶力真值得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