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春秋微言》十——古越闲闲居

《庄公六年》

八年前,卫宣公因道德沦丧引发内乱,左右二公子扶植,另一个公子黔牟为接班人,既定接班人卫惠公只能逃到齐国去,因此而受到他国攻击导致国疲民残,可想而知,这一年,报应到了。

周王朝有一个官员叫王人的,来救卫国了(一个中央政府的官员,有什么资格发号施令,组织军队?许许多多的这样的事实,演化成《春秋》的史实,这个话题不是今天要讨论的。所以用括号括起来)。其结果之一是左右二公子被杀,就是这个左右二公子被杀,说几句,当时的明白人评论说:二公子立黔牟“为不度矣”,读书人可仔细了:做事须要前后应对,左右流转,不知道本质的东西,不要轻率地决断,知道是一块茅坑石,不要硬抬。

楚国去攻打申国,要经过邓国的地方,邓与楚是姻亲之国,且辈份还是邓祁侯高一辈,因此楚师过境时便盛情款待,邓国有三位大夫都建议乘时除掉楚文王,理由是“亡邓国者,必此人也。”邓侯不听。结果是,到楚师打败申国回师的那一年,顺手就伐邓国,弄得家翻桌乱(方言:乱糟糟)。

又过了十年,楚便把邓灭了,这件事先假设楚与邓换位,邓会不会这样做呢?答案是肯定的,二个原因:

一是处与无义战,弱肉强食的年代;

二是其实头一个原因算不得原因,因为战争的宗旨决定了战争的本质,那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由此,可以总结出一些很现实的东西,战争双方本身没有错对,错对在于是否在天时、地利、人和诸要素俱备时进行,想想华夏大地百把年的被蒙古人(元朝)统治,近三百年的被满人(清朝)统治,又有谁说错对了?便是七、八十年前的大和民族(日本)侵犯中土,若是成了,试问到今日有几人抵抗?这样说,不是灭自家的威风,只是提醒同胞,别人能做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就是为出心中一口恶气,也要轰轰烈烈,何况是国家利益。

其实,日佬有二不足惧,一可畏:国土狭小,资源贫乏,难以为继,一不足惧,族人虽聪明,但无大智慧,怎么讲?遇事肯动脑筋,技术上精益求精,我们要进口它的技术,便是明证,若是大智慧的,怎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把技术倾囊相授?这一年的事,便是千古铁证,难道你古书不看?到我华族强盛了,给你小小岛国苦头吃吃,小指一动,来个钓鱼岛争端,便昏头转向,这是二不足俱,但它有一样好处,遇事与民众商量,尔后决策,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三人行,俱是我师,思量思量。

《庄公七年》

这一年是公元前六百八十五年,距今已近二千七百年头,记下了一次自然天象:

“夏,恒星不见(通现),夜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

关于古人对天象的记录与认识,后人都是通过这样另星记载了解的,整理、归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当世所用,是专门的学问家的工作与贡献,向他们致敬!但是原文对这次天象记录的意思,却是与后人研究天文一点关系也没有,结合上下文义:

因为文姜在春季时(鲁庄公父母)会齐侯于防(防是地名),人作孽,所以到夏季天作孽,所以到秋季“无麦,苗,不害嘉谷也。”这是典型的天命论思想,这却难怪,人永远在向自然抗争,但却永远必须向自然低头,理由很简单:

从时空上来说,宇宙是没有穷尽的,而人,地球,太阳系可以穷尽,因此,可以断言,“天命论”作为人类的思想之一必定伴生于人类的终结,但其论域也必定随其对自然的更深层次的进入而改变。

《庄公八年》

与生俱来谓之性,审时度势谓之权,性之譬也,若种瓜之得瓜也,权之譬也,若种瓜之培理当否而丰歉也,若问曰:“何为要耶?”曰:“种瓜不可得豆也,培理无当亦不可得瓜也,故无不要也。”

看这年的二件事,便可呆想半天:鲁联合齐国攻郕,郕向齐国投降,就是说鲁国一点战利品也没捞着,庄公的弟弟叫庆父的(有句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是后话)便要求攻打齐师,出一口恶气,庄公(“庄”的意思是端庄,稳重之意,古人取号可不是随便取的,由此可见一斑)是这样回答的:“不可以呀!郕不向我而向齐投降,那是因为我‘不德’啊!齐师没有过错呀,这个结果是我引起的,(因为围郕鲁是主动方,齐是被动方,所以郕把怨恨发泄到鲁头上,情有可原)。《夏书》说:“皋陶鼓励全国上下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然后道德风气来到了,我们努力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待时机吧!”通过这件事,天下的有识之士(君子)便对庄公另眼相看了,用今天的话说,叫人心所向。

接下来看看齐侯做事的行径:齐国有一边陲要冲地方叫葵丘,这年的瓜熟时节,派二个大夫去镇守,承诺到来年的瓜熟时节另派人替换。到期,连问候的音讯也没有,二人打报告请求替换,不同意,所以,“谋作乱”。

第二桩:齐僖公的同母兄弟生个公孙无知(即侄子)他非常喜欢,所有的待遇规格便如自家太子一般,当时的太子即后来的襄公(襄乃协助之意)便刻意的贬退他。这个公孙无知,便借此而作乱(闲闲生曰:“襄公作派一些不错,关乎治乱大计,非为一身求也,若今之美利坚国一总统、一副总统,并非到有事时把责任推到副总统身上,只是时刻参看总统工作,巩固治国之本领,若遇总统不测,可立马顶职使国家无害也。副职(部门)太多,替罪羊是有了,于事何补?若早几年黑龙江森林大火,殃及俄罗斯邻邦,国人可搪赛,外族人难侮,便拿一个林业部长查办算是交代,民可欺,天不可欺,否则,若本桩事一样结果,呵呵,尔小老儿有一颗热心,一副衷肠,只是不敢明说,后学者看得如云里雾里,不是如放屁一般?)

等到齐襄公立,又没有一定的政策法令,鲍叔牙说:“国君朝令夕改,人民便不重视了,乱将要发生了。”因此便带着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出奔莒,莒国是小白的外婆家,到乱起,管夷吾召忽带着公子纠投靠鲁国,鲁国是公子纠的外婆家,列位记下了:后来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管夷吾(即管仲)连手治理齐国,争到了《春秋》五霸头一个霸主名头,他们是如何联手,如何治理的,到有关章节里讲解。

二0一三年元月初八

《春秋微言》十——古越闲闲居

《枕河人家》照片来自头条,敬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