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線聲音:春暖,花開——謹以此篇獻給抗疫一線的人們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艾青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細濛濛的雨絲澆灌著大地,蟄伏的蟲子感到絲絲暖意,結束冬眠漸漸甦醒。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2020年也開啟得異常艱難,那一段冬夜的路,我們走了很久很久,我們觸及淚水、聽聞感動,目送溫暖、心甘溫潤。因為有你、有我、有她,我們無懼寒冷,更不曾孤獨,冬天從這裡奪去的,春天都會交還給你。

心若向陽,萬物生輝,風雨何懼!而你就是那一道光,讓我們看到生的希望!在很多人對武漢避之不及的時候,90後的雨衣妹妹卻自駕上千公里,逆行十幾個小時,帶著廚師,帶著食材,只為白衣天使能夠吃上一口熱乎飯。冒著風險奔波疫區,個子瘦小的你因為超負荷運轉,硬生生瘦了11斤,心疼你的醫護人員便偷偷將牛奶塞進你的衣兜。一句“疫情不走,我不走”,詮釋著中國兒女誓死抗疫的決絕;一句“你們負責救人,我負責送飯”,傳遞出中國民族患難與共的堅韌!

有記者問你怕不怕?你說當然怕,但我是黨員,我要堅持和醫護人員在一起,傾盡全力為他們做好後勤保障,“做到疫情結束為止”。而在出發前,你卻已悄悄將寫好的遺書留給閨蜜。古有木蘭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蠻夷流傳千古;今有雨妹舍利忘益,力戰疫情,溯流馳援武漢感天動地!從你身上,我們看到四川人的豪爽和灑脫,我們讀到90後青年的無畏與擔當!

73歲高齡,和病毒賽跑的老奶奶。古稀之年的李蘭娟,您臉上勒出的深深壓痕,紅了我們多少人的眼睛。屢次請纓帶隊支援武漢,走進“紅區”與危重症患者面對面交流,比手勢溝通,微笑的眉宇間,讓我們讀懂醫者仁心!一天24小時,你僅把八分之一留給自己。你說去武漢是為搶救病人,沒有考慮何時回來,這何嘗不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國士胸襟!我們知道,為了戰役的勝利,有多少個醫護人員不眠不休。“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穆桂英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李蘭娟兩度赴鄂,捨命守患,碧血丹心。在你身上,我們看到“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赤膽忠心,我們讀到赴湯蹈火、捨生忘死的民族大義!

病毒肆虐,疫情洶湧,有志之士的英雄氣概愈加豪邁,四方民眾的奉獻精神愈加激昂,中華兒女的愛國熱血愈加沸騰!魯迅先生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有人問,你怎麼捨得剪掉頭髮,讓青絲墜落?難忘你倚靠高鐵餐椅滿臉的倦容,難忘你蹲俯路側邊吃飯背過的身影,難忘你除夕整隊集結響亮的誓言,難忘你日日夜夜的堅守和付出……你說,請別讓媽媽看到我的臉……是啊,你也是媽媽的孩子,孩子的父親,丈夫的妻子,家庭的一員。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學著前輩的樣子,捨身忘己、忠誠職責、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的“平凡人”罷了。但你的樣子就是中國最美的樣子。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多少次災難降臨,卻從不曾將我們打垮,反而更加凝聚起團結的力量,中華兒女手手相握,心心相依,沒有越不過不去的溝溝坎坎!

落日的餘暉,灑向春的水田,瑩瑩點點,滿是生命的閃光!“太陽落下了,你為什麼不感到沮喪?”“因為我知道,明天它還會照常升起。”希望和溫暖,會同陽光一起來到!

春已暖,花正開,疫情結束,我們再赴櫻花之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