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隕落的巨星,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句“謝謝”

“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又曰上醫聽聲,中醫察色,下醫診脈。又曰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 ——孫思邈

自古以來,醫生就是一個令人聞之肅然起敬的職業。在人類世界漫長的版圖中,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給人類醫學史添上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古有“杏林仁醫”妙手回春,今有“白衣天使”守護生命。從古至今,人類與病魔的糾纏鬥爭也從未停止——從中國古代幾乎是絕症的天花之症,到近現代肆虐成災的霍亂,一批又一批的醫務工作者前赴後繼,與死神抗爭,不求功名利祿,只求人間平安。

2019年,一顆星辰從夜空中緩緩墜落,自此,為人類醫學做出巨大貢獻的顧方舟先生長眠於人間。

《光明日報》追悼顧方舟時這樣描述他:顧方舟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消滅脊髓灰質炎這一可怕的兒童急性病毒傳染病的戰鬥中,是中國組織培養口服活疫苗開拓者之一,為中國消滅“脊灰”的偉大工程做出了重要貢獻。

隕落的巨星,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句“謝謝”

顧方舟,浙江寧波人,1926年6月16日出生於上海。童年的顧方舟無疑是幸福的,相較於大部分同齡人而言,他家境優渥,父母也十分恩愛。

童年的顧方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生活條件方面父母也對他是有求必應,當時的顧方舟甚至像個被寵溺壞了的孩子,對於學習並不是那麼熱衷。

比起乏味無趣的功課,他更關心窗外嘰嘰喳喳的小鳥、隨風搖曳的小花。父母對他的要求也並不嚴格,一家人和樂美滿,後來的顧方舟回憶起這些時光時,還仍然堅定地認為這是他童年最快樂的時刻。

如果沒有父親的離世,也許顧方舟就會這樣平淡的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也就不會有後來書寫的傳奇。然而事實不能盡如人意,這樣美好的生活隨著父親因病去世,一朝悉數化為泡影。

隕落的巨星,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句“謝謝”

父親的離世,對年幼的顧方舟造成不小的打擊。患上黑熱病的父親痛苦煎熬的發病過程,都被這個小小的孩子看在眼裡。

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自由散漫下去,父親已經去世,只留下了無助的母親,家中那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由父親變成了他自己,現在正是約束自己好好學習的時候了。

患病的父親是那樣痛苦,如果能救他就好了。年幼的顧方舟這麼想,也許就是在此時,他堅定了學醫的念頭。他也確實做到了——在他後來的生命中,他將自己完完全全的奉獻給了人類醫學事業,併為此奮鬥終生。

隕落的巨星,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句“謝謝”

20世紀的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一種病毒在全世界大幅度蔓延。人們將它命名為“脊髓灰質炎病毒”,民間俗稱為“小兒麻痺症”。

脊髓灰質炎病毒很是狡猾,傳染能力高出普通流感病毒非常之多。如果不幸被這種病毒感染,患者要遭受極大的痛苦。

這種病毒的出現不僅讓人們的日常生活陷入了極大的恐慌之中,甚至對各個國家的經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起初這種病毒只是在美國肆虐,並沒有在國內發現疑似病例,然而好景不長,很快國內也出現了。

1955年,江蘇南通首先爆發大量疫情,一夜之間近2000餘人被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死傷更高達幾百人,這在新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死傷慘重很快引發了群眾的恐慌,也引起了國家的重視,國家迅速派遣了相關專家組,指明“勢必要打贏這場戰爭”。而當時作為醫學科學家的顧方舟,正是出征戰疫千軍萬馬中的一員。

“這種病毒可以說相當棘手。”當時的一線醫生宋軍回憶起時說:“大家對這個脊髓灰質炎病毒進行一個系統的研究後,發現它實在是十分狡猾,數百名科研精英討論了三天三夜,才摸清它是個什麼路數。”

隕落的巨星,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句“謝謝”

脊髓灰質炎病毒善於“偽裝自己”,在病毒感染初期,它與普通感冒幾乎沒有區別,但是發病時卻來勢洶洶,導致高燒不退不說,甚至會引發部分肢體癱瘓,嚴重的還會引發腦死亡。

發病的對象多為兒童,一個接著一個年輕的面孔因為病毒而失去生機,是顧方舟最不願意看到的。也許是童年失去父親的經歷讓他更能共情,他在心中暗暗發誓,無論如何,一定要將“脊髓灰質炎病毒”徹底消滅。

此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國家並沒有像如今一樣有力的資金支持研究。考慮到疫苗昂貴的造價成本以及患病家庭的財務狀況,顧方舟選擇了另謀出路。就這樣,顧方舟帶領一批醫學科學家在昆明開始了生物研究。

研究所建立在郊區山上,交通不便不說,環境也十分惡劣,然而這些並不能阻礙顧方舟研究的步伐,資金不夠了,他就自己出資,沒有實驗對象,他甚至拿自己來做實驗。為了證明研發出來的疫苗可以應用在孩子身上,顧方舟甚至選擇了親手餵給自己的孩子。

“我不讓我的孩子喝,讓人家的孩子喝,沒有這樣的道理。”他這樣說。

隕落的巨星,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句“謝謝”

令人振奮的是,顧方舟的孩子喝下疫苗之後並沒有任何不良反應,這代表著他終於成功了,他和他的團隊五年來所做的一切終於有了回報。

曾經在心中暗暗發下的誓言終於兌現,中華大地再也不會受到脊髓灰質炎病毒的侵擾,那些活潑開朗的孩子們終於不會再受到這種病魔的威脅,可以放心地玩耍、學習、生活了。

我們無法設想如果沒有顧方舟先生昔日的努力,今天的中國也許還在遭受著病魔的侵擾。

可以說,如今孩子們的平安健康,甚至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幸福美滿,都缺少不了顧方舟先生和他的團隊幾年來不眠不休的努力,我們所有人,都欠這位偉大的醫學家一聲珍惜的“謝謝”,可謂是間接的成了億萬中國人的救星。

當中華大地重回生機盎然,我們無從得知當時顧方舟先生是怎樣的心情,當願景實現時,他又是如何的感動。都說醫者仁心,他很好的詮釋了這四個字,不僅不居功自傲,在採訪時甚至一度痛哭,悔恨自己沒有早點研發出疫苗。

可是誰又想過,若不是他夜以繼日的研發,又怎會有平安和樂的今天。就是這樣一個偉人,為人類醫學做出了這樣大的貢獻,卻一生謙卑,深居簡出,就連去世也是靜悄悄的離開。沒有他的努力,今天的中國也許就是另外一幅光景,這般大恩,豈是一個“謝”字能概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