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跟二哥一起學中醫:人體內陰陽怎麼相互轉化的?

今天家庭聚會,有位上歲數的長輩,最近連續見了幾起死亡事件,想得比較多,跟我們談人這一輩子的酸甜苦辣······

其中兩個案例可以放到一起比較一下,一個是十多歲的小男孩,得了突發性白血病,短短一天半,結束了生命;另一個是七八十歲老太太,癱瘓在床,長了褥瘡,痛苦折磨好幾年走完一生······哪個生命的完結更讓人接受呢?有人會說小孩太年輕,可他畢竟沒受太大痛苦;有人會說老太太受痛哭折磨太難熬,可她的生命長度更長。一句話總結生命是脆弱的·····

千百年來,不解之謎,人死後究竟去哪了?

人應該跟宇宙相同,在不停的週而復始。按古印度哲學就是“成、住、壞、空”。這個週期是多長呢?三萬一千九百二十年(詳解見《周髀算經》),這個數字正好對應了太極裡的“極”,到了極致之後,重新開始“成、住、壞、空”。

太極生兩儀,出現陰陽;兩儀生四象,出現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再分化就出現了三陰三陽,人的生命就是通過這三陰三陽生滅循環的。

三陽、三陰分別通過各自的開、合、樞機制,主宰體內的陽氣、陰氣。太陽主開,陽氣之門打開,陽氣增長,當到達一定程度,通過少陽這個樞紐慢慢開始閉合陽氣慢慢減少,最後陽明使陽氣收藏。在陽氣閉合的過程中,在陽明配合下,太陰使陰氣之門打開,陰氣隨著陽氣的收藏而增加,然後通過少陰、厥陰慢慢閉合。

所以在開合的過程中,陰陽是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週而復始的循環下去,按照這個規律,加上按照四季的規則保養,人體內的陰陽會合理的相互循環,讓人減少得病的幾率。

這塊覺得很難理解,還需要配合其他資料多看幾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