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修行是要不着相,但不是不着调

很多人以为修行都不要用严谨的思维和推理,谁要是以做学问的态度讨论佛理或者认真地对待某件事,就会被他冠以“着相了”的帽子:“师兄,你着相了”,“师兄,你还有个相在啊,还不究竟”,“连不着相本身都是空,哪来的某某某的相”。

《金刚经》里的确说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说了“无我相、人相、寿者相”。但是请不要依语不依义,自己根据经文字面上的意思不求甚解。经文说到的相是什么相?是相貌吗?不是,人有人的模样,瓶子有瓶子的模样,这一点佛不会否认的。

所以经中说到的无相并不是指没有这个形相,或者明明有这个形相你却掩耳盗铃地不去理它、假装它不存在,这可不是不着相。明明存在的事物你却闭上眼睛不看它,就象死亡这个事明明存在,我们故意回避它,害怕去想它,难道它就不来了吗?

那么什么是经中所要否定的相呢?其实经中所说的是“自相”、“自性”。那么什么是自相呢?“非仅存于分别假立、而由自方成立”这就是自相的定义。

修行是要不着相,但不是不着调

啪!唉哟!我还是说简单一点吧。就是如同量子物理所讲的测不准原理一样,观察者会对观察的结果产生影响。量子物理的实验证明了观察者在观看时可以改变现实,所以 Carl Jung 与Wolfgang Pauli (奥地利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的先驱)说“物理学的定律应该与意识被看为同一件东西”。

咦?怎么越说越专业了?对不起,各位观众,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吧:就是你认为事物都是与意识无关地独立存在,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所以不着相的意思是要了解这一客观事实,考察事物的本质,对显现有自相的事物看清它没有自相的真相。

一切不去思考、脑袋空空、明知故作不知、呆呆地去掉文字思维、本来应该认真的事故意无所谓这些统统不是不着相,是不着调而已。

修行是要不着相,但不是不着调

凡是把科学、严谨地思维佛法都叫做“着相”,把囫囵吞枣、凭个人自我觉受当成“不着相”,既偷得懒不用学习又可以自我麻痹地认为自已很有修行。如果这样简单就能修行,那些刚出生的婴儿一切都没办法“着相”,他们为何没有开悟?还有那些吃了睡、睡了吃的家畜,明天要被宰杀都不知道,还美美的吃喝拉撒,这也够不执着、不着相了吧。

有人把逻辑思维、深究真相当成佛教修行的洪水猛兽,他们只会在没有语言思维的时候寻找空,不会在有语言思维的当下观察到空。而佛祖最大的功德是语功德,他是通过语言开示宇宙的真相的,就算你打算一切不思维、一切不着相,你还不是依着《金刚经》等经文的语言学到的这些吗?

修行是要不着相,但不是不着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