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地雷戰 一 我的故鄉 撰稿人:趙悅昌

我的祖籍海陽市距離革命紅區雷鄉--趙疃村一里地的路程。在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前夕,我回到家鄉海陽市探尋地雷戰舊址趙疃村,重溫抗戰歲月,探訪英雄足跡,追尋紅色記憶,再次聆聽那讓日軍聞風喪膽的地雷轟響,感受那段蕩氣迴腸、氣壯山河的硝煙歲月。海陽市(1996年撤縣設市)位於山東省境內,地處煙臺、青島、威海三市的中心地帶,是著名的紅色旅遊景區。

海陽是一片英雄的熱土,抗日戰爭期間,湧現出膠東民兵英雄10名、膠東爆破大王11名、膠東民兵模範99名。解放後,趙守福、于化虎、孫玉敏3人榮獲“全國民兵英雄”稱號,並受到毛主席、朱總司令、周總理的親切接見。趙疃、文山後、西小灘3個村榮獲“膠東特等模範爆炸村”稱號,欒家村民兵爆炸小隊被山東省武委會授予“模範爆炸隊”的光榮稱號。海陽民兵在艱苦的條件下,相繼發明和改進了30多種地雷和埋設方式,由最初的拉雷、絆雷、踏雷,發展到夾子雷、膠皮雷、頭髮絲雷、連環雷、梅花雷、掛雷、子母雷、水雷、釘子雷、魚鉤雷……;先後俘敵偽軍1897多人,沉重的打擊了日寇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地雷戰 一 我的故鄉   撰稿人:趙悅昌

(上面照片:趙疃第一顆地雷爆炸遺址)


地雷戰 一 我的故鄉   撰稿人:趙悅昌

上面照片名稱:第一顆地雷爆炸遺址碑文)


1962年,八一電影製片廠以此為原型,實地拍攝了軍教片《地雷戰》,在全國引起轟動,成為幾代人的記憶,也使海陽人民的英雄事蹟聞名全國。影片中的趙家莊就是現在的海陽市行村鎮的趙疃村,這裡是當年威震敵膽的地雷戰的主戰場。影片描寫了民兵的勇敢和智慧,利用“鐵西瓜”,採取靈魂戰術——電影插曲“鬼子少了咱就幹,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叫鬼子捱打又挨炸,一個人影也看不見”;總結出“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死雷活用,到處開花”的經驗,取得了抗擊日寇反掃蕩的勝利。《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統稱“三戰”,是文革中極少數未被禁映的影片。從此海陽地雷戰的英雄事蹟轟動全國、家喻戶曉。


地雷戰 一 我的故鄉   撰稿人:趙悅昌

照片名稱:許世友將軍的兒子在趙疃村爆炸遺址捐款建造地雷模型,以示教育後人)


1945年10月許世友將軍為讚揚海陽地雷戰曾揮毫潑墨寫下《英雄造地雷、雷鄉出英雄》十個大字。1989年8月遲浩田將軍題寫了《地雷戰倭寇喪膽、衛海防壯我國威》。1989年7月楊得志將軍題寫了《地雷戰》三個大字。1995年8月,地雷戰紀念碑在趙疃村落成,碑高10米,正面鐫刻著遲浩田上將的題詞:“地雷戰精神永存”。2005年12月,海陽地雷戰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並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