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說起春天,除了春草、春花,春茶也是重點。

一片綠意盎然的茶山,一杯清新沁人的香茗,不但是春色,也是人設。

喜歡茶的人,為人處世肯定不錯的。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重慶的茶,尤其以春茶聞名於世。巴南的春茶以巴南銀針為代表,深受人們的喜愛。

今天探春的是巴南區白象山定心茶園。

北緯29.5°,東經106.7°,地處中國名茶生產經緯帶上,海拔800m~1200m險峰群山環擁,煙霧雲海繚繞。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經過一個冬天的休養,白象山定心茶園裡的茶樹,承霧汲露,最早接觸春日的陽光。

現在,已孕育出飽滿鮮嫩的茶芽。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定心茶園的茶農們,昨天也開始復工了。

他們整齊的戴著口罩,嚴格進行消毒殺菌,並採用分散作業的方式,忙碌在初春的“茶海”之中。採摘鮮嫩芽頭,只為給大家留存住春天的第一口鮮。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茶為國飲,也是世界第一大飲品。

數千年來,國人尤愛飲茶。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中華茶史》指出:“茶業起源於巴地,距今約有五千年的歷史,明代全國匯有名茶類99種,其中重慶有二,巴條茶和南平茶即巴縣所產……”其中 “巴條茶”即“巴南銀針”的嫡祖。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巴南茶葉製作技藝歷史悠久,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巴南民眾就開始種茶、製茶

巴南茶葉製作技藝

包括採摘方式、種植技術和製作工序等方面,主要採用特殊的收鮮、攤晾、殺青、揉捻、造型、烘乾、提香、包裝等8道工藝,將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有機融合。2009年,巴南茶葉製作技藝成為重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近年來,巴南所產的“涼臺霧綠”和 “一品雲峰”相繼獲國際金獎,“巴南銀針”在繼2 0 0 5年亞太城市市長峰會唯一指定用茶後,又獲第六屆、第七屆“三峽杯”名優茶金獎,第七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一等獎,2019年獲得首屆“重慶好禮”特色旅遊商品(文創產品)大賽銅獎。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在定心茶園,每一片茶葉都歷經1/1000000的精挑細選,以非遺手工製茶技藝炒制而成,因產量有限而彌足珍稀。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細品定心,外形挺拔緊直,剛柔並濟,湯色黃綠明亮,清湯碧葉,香氣慄香持久,清香縈繞,入口鮮爽回甘,唇齒留香。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漫步在清新翠碧的茶山中,醉氧在2000畝的廣袤茶林,坐擁複式庭院,遠處騰騰雲霧,盡覽茶園美景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在茶文化體驗中心,我們可以品茗、讀書、聽雨、賞月、閒談、會友、撫琴、聞香……

探春第三站,重慶巴南定心茶園

久居樊籠裡,何時返自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