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贛縣白鷺村——800年記憶

贛州風景不多但古事太多,古事多可以提升贛州的旅遊價值,但也容易讓旅行沉重。下面,我們就去一個風景多的地方輕鬆一下。那是個可與徽州古村媲美的客家村落,在贛縣與興國、萬安兩縣的交界處,叫白鷺村。

贛縣白鷺村——800年記憶

從贛州市區去白鷺村要先過貢水到贛縣縣城,那裡新建了一座客家博物館,有空可以去看看。從贛縣沿323國道繼續向東北方向走,到江口鎮前轉入去興國的省道向北行,快到南塘鎮時路邊有指示牌,按指示左轉入縣道繼續向北走,先到田村鎮。田村鎮中也有成片的老房子,當然質量不如白鷺。進白鷺村前的一段公路正處在白鷺村正面的高處,這是俯瞰村景的好地方,可停車拍照,坐長途車來的人就應在這裡下車,因這裡距村已很近,看完村景後一下坡便進了村。白鷺村建在對面的山場裡,連片的馬頭牆和突起的眾多牌坊式門樓勾勒出村落美麗的輪廓,與徽州村落不同的是,那裡是黛瓦白粉牆,這裡則是灰碣瓦灰磚牆,這使白鷺村沒有徽州村落醒目,但多了一分含蓄。

彎曲的鷺溪在村裡緩緩流過,岸邊巨樹竹叢掩映,枯水季節,溪邊還浮出塊塊白沙洲。白蜀村中的民居以三合院、四合院為主,形式接近於長江流域的民居,客家民居的一大特點是家祠一體,中軸線上的廳堂特別是祖堂一般是祭祖等活動專用的,不兼做起居廳、客廳使用。白鷺的民居中正廳有祖宗神,可當祖堂使用,但也兼做客廳起居廳。客家民居的另一大特點是它與周邊地區的民居形式均有過渡性。白鷺村在客地中靠北,相對接近湘贛民系,故民居的特徵便介乎於客居與相鄰民居之間。

贛縣白鷺村——800年記憶

眾多的三合院、四合院及幾座專用的祠堂排在一起,中間留出數條縱橫街巷,可能是在山體、坡地的作用下,街巷有彎曲、起伏,兩側的灰磚牆上不時有各式馬頭牆高起,還有精緻高大的磚雕門樓,走在裡面人會感到非常舒適。村中門樓最大、最精美、最有名的祠堂是王太夫人祠,王太夫人是清乾隆年間人,當年她在村中辦義學、義倉,深得村人敬仰,故建大祠紀念她。前兩年,她的事蹟被拍在電視劇《白鷺謠》中,而她的傳統今天也在延續,村中有村級的民間助學基金。

贛縣白鷺村——800年記憶

一座衙門式入口的祠堂書升堂也是專祀型祠堂,祭祀的是一位精通易學的風水先生,贛南是風水學發展、流傳的重地,有學問的風水師同時也是民間理學家,如風水學宗師楊筠松可能還會一些醫術、防災術,故人稱楊救貧。專事建築業的如南康人雷發達一家,長年是清廷的御用大匠,清宮、清陵、圓明園等都是他家人的作品,人稱“樣式雷”,這些人是很受社會尊重,很有社會地位的。對於白鷺村來講。村中有大風水師,村子的風水自然好,村後有“五龍山形”,村前溪流出村前有“獅蹲、象躍”二山把住水口,村子所在地便是“藏風納氣”的佳地。

贛縣白鷺村——800年記憶

一座紅麻石雕琢的門樓門前有抱鼓石的祠堂稱“四逸堂”,奉祀的是一位清代武將。太平天國末期一支太平軍轉戰到贛州于都一帶,此人參與了攻擊這支太平軍的戰鬥,有功,升了官領了賞,便建起這座府祠一體的大宅。其實,以洪秀全為首的早期建立太平天國的那群人多為客家人,是從廣東遷至廣西的。的確,太平軍幹了不少不得人心的事,太平天國亡就亡在自己腐化和來自民間強大的反對力量的圍攻和蠶食,民間力量有來自清政府的組織指派,也有大量來自民間自發的保衛家園的本能,人在保護家園時是顧不上客家人不打客家人的。

贛縣白鷺村——800年記憶

擁有安定的家園是絕大多數人最根本的心願,這一點客家人感觸尤深,所以一旦他們擁有了家園,他們都會不惜財力把家園建得儘量地美,對家園開基的祖先也格外崇敬。白鷺村人絕大部分姓鍾,奉鍾紹京為遠祖。鍾紹京,唐代興國縣人,據傳是三國魏國太傅、大書法家鍾繇之後,自身也是大書法家。武則天執政末期,他的官職是宮苑總監,故他後來在支持李隆基搞政變殺韋后中能起到巨大作用,李隆基登基後,他被封中書令、公爵,世稱中國歷史上南人第一宰相。

贛縣白鷺村——800年記憶

白鷺村的開基祖鍾輿為鍾紹京16世孫,相傳他一日放鴨至此,露宿溪邊,夜夢白鷺飛來與他共棲於此,便決定將家遷來此地,那時是南宋紹興年間,經世代繁衍、營建、今日白鷺村已有800多年曆史,村中建築多為明清構造。除民居和祠堂外,白鷺村還有幾座神廟,高處的一座“福神廟”中有壁畫、塑像,坐在椅子上的小神像是節日遊神時抬出去遊行用的。蘇維埃時期,毛澤東、朱德等人在廟中開過會,在村中也住了兒天。村中至今留有許多古老的客家民俗,如搶打轎、燒瓦塔、迎彩燈等,還有木偶、東川戲,遊人多時村民會為人們演示,遊人也可參與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