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於都縣盤古山中心小學“三遷”幾人知曉?

于都縣盤古山鎮中心小學(以下簡稱盤小)成立於1981年,它最早的校址位於該鎮的和平村(即現在的和平小學),估計沒有幾人知道當年為何會把盤小選定在和平小學?這是當年鄉鎮幹部的一個誤解,他們認為中心小學首先是地理位置要中心。盤古山鎮地勢四面環山,中間平坦,是一個典型的盆地,而和平村地理位置正好在盤古盆地的中心,所以想當然應該定在這裡。其實當時縣文教局在各鄉鎮設立一所中心小學,最初的設想是在各鄉鎮有一個教育教學管理、教研活動開展的中心。

盤小第一任校長林之仁,他是我的父親,雖然他在中心小學才任職一年,但是他在農村山區從教三十餘年,還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和令人不可思議的趣事;他以校為家,一心一意教書育人搞校建,在當地百姓中有口皆碑,稱他是一頭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于都縣盤古山中心小學“三遷”幾人知曉?


盤小初期的規模,跟一般村完小沒有任何區別,不管是校舍面積,校園建設,還是師資力量等,人們的頭腦中根本沒有中心小學這個概念。

盤小第一次搬遷是1982年9月,從和平村搬遷到靠近圩鎮的橫城村。

校舍在橫城村北面,離工農村的工農橋不到100米遠,離尾沙壩也不到200米,校園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四合院,教室、辦公室、教師宿舍、食堂等均為一層土磚青瓦結構,矮矮的、窗戶不大,都是木頭做的。校園面積約一千五六平方米,東西面是良田,北面是菜園,南面是常年流水潺潺的仁風河。

于都縣盤古山中心小學“三遷”幾人知曉?


此時的盤小校門是朝正東邊開的,校門口有口不大的村民魚塘,一條彎曲又窄小的田埂路是當年進出盤小的唯一通道,連騎摩托車都困難。

此時的盤小,學生大部分是橫城村村民的子女,只有一小部分山森村四五年級的來住校的高年級學生,因為那時的山森小學只有一至三年級,四年級以後就要到中心小學就讀。雖為中心小學,但學生數只有300多人,還不如長龍、茶梓、和平、人和四所村完小。校園建設、師資力量、教育教學質量等,也不如其它幾所村完小,所以當年的盤小沒有起到引領全鎮教育研究、教學質量“龍頭老大”的作用。

1995年9月,盤小第二次搬遷。這一次是搬到盤礦體育中心的東面,緊鄰盤古山初中,而且僅一牆之隔,這時的校門卻不知為何朝西開了,正對著體育中心大門。

于都縣盤古山中心小學“三遷”幾人知曉?


走進盤小大門,躍入眼簾的,又是一個四合院,校門正對面是一棟新建的三層高的教學樓,左側是兩層高的學生宿舍、學前班教室和教師辦公室。

右側是教師宿舍,也是一棟兩層水泥樓,當時的鎮教辦設在二樓。這棟樓的後面是盤小師生食堂。

整個校園的面積大約兩千平方米,比原先稍微大一些。因為中心小學僅靠體育中心,學生們上體育課,老師們課餘時間散步、鍛鍊都愛去體育中心。

于都縣盤古山中心小學“三遷”幾人知曉?


但是盤小在這個稍大一些的“四合院”僅度過了10個春秋。2005年9月,盤小第三次搬遷了,這一次是搬到位於礦區東、西村中間的盤礦職工子弟中、小學的校園。比起原來那個校園,這個校園是它的五、六倍大了,面積有一萬多平方米,還是一個更方正的大“四合院”,校園中間有兩棵粗壯高大,枝繁葉茂的大榕樹,尤如兩把巨大的綠傘,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這可是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于都縣盤古山中心小學“三遷”幾人知曉?


2002年秋季,盤古山鎢礦實行政策性企業破產轉制,大批職工買斷工齡後,賣掉自己的房子攜家屬離開了盤古山,轉制後第二年,盤礦子弟中、小學的學生銳減了三分之二。大部分優秀的教師紛紛調走或南下廣東到沿海城市的學校任教。2005年9月,留下的那一部分教師被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接管,原先互不相干的兩所礦山中小學和地方學校合併為一“家”,摘下“盤礦中學”的校牌,換上“盤古山鎮中心小學”牌子,保留和沿用原先的校門。

盤礦中學原是一所教育教學質量遠近聞名的中學,每年考大學的學生都不少。據說當年建起這個大門,盤礦中學高考破天荒的考了一名清華,過去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的盤礦中學因此名聲大噪。在後來的十幾年裡,盤礦中學每年高考考進全國重點大學的學生不少於10個,每隔二、三年考出一個清華或北大。由此看來,學校保留和沿用這個校門就不言而喻了。

于都縣盤古山中心小學“三遷”幾人知曉?


盤古山鎢礦經濟效益鼎盛時期,礦區職工家屬有近兩萬人,這段時期也是盤礦中學、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鼎盛時期,不僅學生有三千多人。盤礦中學還曾獲共青團中央表彰,盤礦小學曾獲全國少工委表彰,多名教師獲省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輔導員光榮稱號。昨日的輝煌隨著礦山企業的轉制已成為歷史,但是未來的輝煌盤小還將續寫......

在校園裡,1982年建起的盤礦中學教學樓雖歷經幾十年風雨,仍雄偉壯觀。盤小2005年搬過來之後,使用到2015年10月,剛好使用了整整10年。但這棟樓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近期即將拆除,建成學生活動操場。

于都縣盤古山中心小學“三遷”幾人知曉?


如今的盤小,校園空曠美麗,綠樹成蔭,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樓嶄新漂亮,高大氣派,教室寬敞明亮,教學設施先進齊全,還專門建起了塑膠跑道和足球場,進入校園這條平坦寬敞的大道,曾經走出無數有理想、有遠大志向的莘莘學子。如今,這裡是孩子們放飛夢想的陽光大道。無論是外地來訪人員或縣局領導,一踏進盤小,看到寬敞整潔、佈局合理的盤小校園都會為之無不讚嘆。

盤小目前有一支非常專業年輕的教師隊伍,80、90後年輕教師佔了90%,他們專業水平高,充滿朝氣活力,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于都縣盤古山中心小學“三遷”幾人知曉?


這裡,有黃桂香老師的精彩演講,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展現了新時代教師的魅力風采,像黃桂香老師這樣有水平有能力的教師,舉不勝舉。這裡,也有堅守盤小30年的陳小明老師,他是盤小“三遷”的見證者之一,也是盤小史上堅守最長的一位教師。這裡,還有盤小史上的第一位女校長賴群英,她辦事雷厲風行,教育管理理念先進,特別注重團隊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是一位有魄力、有遠見的女校長。

盤小“三遷”,令人驚喜,越來越精彩。美哉!盤小校園。壯哉!盤小教師。身為盤小一員,我驕傲!我自豪!我要再次為盤小點贊,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教師來盤小工作,攜手創造盤小更美好的明天。

于都縣盤古山中心小學“三遷”幾人知曉?

——2016年4月初稿,2019年12月修改

(作者:盤古山中心小學教師 林仁輝;供稿:于都縣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