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點燃激情,抓實教研,精細管理,走優質化發展之路

點燃激情,抓實教研,精細管理,走優質化發展之路

教學研究室 潘雲釗

在教研室範宜鵬主任的帶領下,全縣初中學校的校長和初中學科教研員共計 36 人到河北石家莊、衡水考察學習。我們先後考察了石家莊精英中學、衡水二中、衡水十三中、武邑中學等學校,領略了這些名校的激情與風采。我觀摩了這些名校的早操、課間操、聽了兩節數學課,實地參加了數學組的集中教研活動,聽了四場專家報告。學習內容豐富多彩,學習歸來感受頗多,特別是師生的激情、務實的教研、精細的管理、高效的課堂、學生的學習狀態讓人震驚。

一、有激情是幹好任何一項工作的前提

激情是一種昂揚的、積極的精神狀態,要提升教育質量,建設優質名校,就必須優化師生心態,點燃師生激情,打造一支富於激情和智慧的教師隊伍,培養富於激情和夢想的莘莘學子。通過參觀河北的這些名校,我認為:點燃激情可從兩個層面著手。

一是點燃學校管理層和廣大教職員工的工作激情。在日常工作中,通過目標引領、制度保障、過程激勵、結果表彰、榜樣示範等,著力點燃全體教職員工的工作激情,培養一種追求卓越的文化,在學校裡形成一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局面,讓每一位教職員工都積極進取,奮發有為,追求卓越。

二是點燃全體學生的學習激情。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培養陽光自信、積極進取、不斷超越、成就卓越的優秀學生。

二、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精英中學是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民辦學校,2010 年還是一所瀕臨倒閉的、名不見經傳的學校,2010 年春天,李金池提出了“激情教育、高效課堂、精細管理”三箭齊發的辦學理念,其中激情教育是前提,高效課堂是關鍵、精細管理是保障,三位一體,他對學校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創新,使學校很快實現了逆勢崛起,一舉成為全國名校,這充分驗證了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李金池校長改變了精英中學的命運,領跑著中國教育改革的趨勢。

三、務實的教研活動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在本次觀摩中,精英中學嚴謹務實的教研活動深深震撼了我。而在我們縣的大多數學校,教研活動一般都是每週一次,而精英中學的教研活動是每天都進行,時間固定在 11:10-11:40,這個時間學生都集中在教室自習,所以,同學科組的老師可以在一起進行集中教研。

其中集體備課的程序是:首先每位教師都必須自己完成初稿(必須手寫一式兩份),教研活動前上交給教研組長一份,自己留一份複寫稿,每組有一個負責人,也就是教研組長有絕對的權威,教研活動的內容就是圍繞“6+1”課堂教學模式一起確定上課的每一個環節,首先由每一位老師先分享自己的本節課的考綱要求、課標要求、學情分析、學習目標分解細化、教學重難點、“導”“思”“議”“展”“評”“檢”六個環節等內容逐項討論,然後各個老師提出補充或者疑問,最後大家一起商討變式和設計問題導學,最終由教研組長把關確定,這樣一起商討的教師的教學設計都是一樣的,在這種毫無保留的分享下,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也非常有利於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

教研活動的目的是同學科的老師一起交流和分享,從而幫助大家一起更好地處理每天的課程。可是反思我們的教研活動次數較少,每週僅僅一次,而且這僅僅一次的教研活動也不見得真正發揮到了作用,人員不齊,沒有集中討論等問題都會存在,所以,當務之急,是得考慮如何也讓我們的教研活動真正紮紮實實的落到實處,發揮 1+1>2 的作用。

四、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

觀摩精英中學的“6+1”高效課堂後深受啟發,其主要環節是:

1 導--課堂起點;課上教師引導學生,舊知識與新課的聯繫。

2 思--自讀深思;思考環節,給學生導學提綱,讓學生自主學習,思考。

3 議--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環節,每組 6 個學生按學科成績分組,兩個 A 層次,兩個 B 層次,兩個 C 層次。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4 展--激情展示;板演解題的過程,或講解做題的方法。

5 評--點評精講;教師講重點、難點梳理體系、網絡化

6 檢--檢測反饋;利用小張的檢測題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達標檢測。+1 用--遷移運用。

前六個是 6,後一個是 1。這裡的“6+1”高效課堂是博採南北眾家高效課堂實踐之長,有所創新的新課堂。這種創新是建立在精英中學實際狀況上的模板,規範化易於操作,運用面寬,樸實無華。這完全契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激活、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思維的獨立性、創新性。

也符合新課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標準和精神。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學生爭先恐後地“我質疑”“我補充”“我提問”——老師講解並不多,課堂大部分時間大部分內部由學生提問總結。

這種模式的重點是調動學生動腦、動手的積極性。主動提問、回答、質疑。效果還是不錯的。從簡潔導入、研讀深思、小組討論、現場展示、教師點評、反思總結到鞏固提高,連環設計,又涇渭分明,環環相扣,又不斷切換,使整個課堂緊密聯繫,渾然一體。課堂上沒有學生打瞌睡,高舉的手臂、急切的眼神,成為課堂的真實寫照!“導”把舊知推向新知,讓學生了解學習目標、重難點;“思”鍛鍊了學生獨立思考、認真鑽研的能力;“議”鍛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展”調動起學生探究的激情;“評”是老師的點評精講,這也是本節課的核心,是本節內容的昇華;“檢”是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整體回顧、反芻內化、自我評價;“用”讓學生聯繫實際進行鞏固訓練,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最後環節。

這既豐富了學生知識,又鍛鍊了學生的能力,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的學為主,老師的教為輔的新課改教學模式。

想想平時我們的課堂,講風太盛,唯恐學生不會,面面俱到,教師很累,學生不會。但凡好的學校,好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少講精講,以學生活動為主,所以我們的教學思想首先要改變。其次一種教學模式的推行,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在全校全面推行,比如精英中學的小組合作討論,不是一個班兩個班這樣,到時全校都起立分組合作學習,學生在這種氛圍下,不合作也得合作,所以課堂教學改革需要制度保障,需要良好的環境。

五、 精細化、大數據是學校常規運轉的保障

精英中學在每週五晚的校長行政辦公會上,各處室和各級部關於教學單項量化表、學生管理量化表、聽評課安排表、班級單項量化表、學科組年級量化表、小學綜合量化排名表、全校衛生聯查表、安全隱患檢查表、食堂就餐分析量化表等九種量化表就會準時放到校長眼前。

教育處的全校班級、年級綜合量化表涉及紀律、兩操、衛生、午晚休等項目的量化排名和對各年級各級部的點名排隊。

教務處也是在教學常規檢查的上萬個數據基礎上,對幾十個學科組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量化、排隊、評比等。而這上萬個數據,是各處室主任帶著幹事親自查,親自登陸,親自排隊的。凡佈置的工作一定要檢查;凡檢查的工作一定要量化;凡量化的工作一定要排隊;凡排隊的工作一定要公示;凡公示的工作一定要獎懲——這些數據透露出精英中學對細節不厭其煩、不厭其細的追求,這種追求細節的氛圍和文化在精英中學落地生根。

所以說,精細化管理在教學管理、高效課堂實施、級部和班級學生管理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學無止境,幾天的參觀學習,不僅僅是震撼與感動,帶給我的是深深的思考,學校如何實現質的發展、課堂教學改革怎樣更具實效、教科研活動怎麼創新……這一個個問題縈繞在腦海裡。

河北名校的學習之旅雖已結束,但我們探求高效課堂的道路卻遠沒有結束,讓我們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讓課堂教學改革這艘巨輪,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點燃激情,抓實教研,精細管理,走優質化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