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疫情期間,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學會愛自己


一,


春節前夕,我報名的禪修活動通知臨時取消。


事出突然,春節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我忽然決定自己在家裡“閉關”,關閉了手機,斷絕了和外界的聯繫,每天早上4點起床,晚上9:30睡覺,不說話、不閱讀、過午不食,每天打坐10多個小時,和自己在一起,和自己感受在一起,10多天下來卻也不亦樂乎,有一天早上醒來,感覺到自己沉靜的像幽深的湖泊,舉手投足劃過空氣,像是劃過安靜清涼的水流,感覺無比舒適。


所有的慾望,與這種通體沉靜的感受相比,都只是不安的騷動而已。


閉關結束之後,打開手機,本期待與朋友家人的相逢,卻發現疫情撲面而來,從一個世界跌入到另外一個世界,有些突然,不過因為內心的寧靜還在,我當時樂觀的認為兩週的隔離,疫情應該就可以告一段落。


所以我沒有心境寫關於疫情的文章,比如如何應對焦慮,因為我自己沒有體驗。


空口白話,我寫不出來。


二,


疫情期間,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學會愛自己

過了正月十五,我開始感到煩躁了。一個人“隔離”在家,長達半個月未曾與真人交往和對話,由於點外賣不方便,也沒有人給我做飯,離群索居,像是一個人在山洞隱居的感覺。


但疫情還沒有結束的跡象。


我開始感到焦慮,然後新聞APP上尋找各種關於疫情信息,或者去看小道消息,然後對某些官員的不作為感到憤怒,這樣一陣兒下來,發現自己更焦慮了,打坐的時候,腦子裡一直轉著這些消息,剛看了什麼文章,那些字眼就在腦子裡盤旋,停不下來,打坐一小時,半小時都在消化這些東西,我發現攝取這些信息並不會給我減輕焦慮。


於是我卸載了新聞軟件,收藏了主流媒體的疫情通報頁面,然後每天繼續打坐,讀道德經,喝茶,與自己呆在一起,很快又恢復了平靜,而對於道德經的瞭解卻也更加的深刻了。也許是這麼多年,第一次,我如此踏實沉靜,如此滿足的,如此長時間的和自己在一起。


逐漸的發現身邊一些朋友是有焦慮和恐慌的,有一朋友說,自己擔心疫情會失控,世界末日會來,也有人因為無法工作擔心生存的問題。楊記者採訪我的時候說,有些市民因為焦慮甚至會打“防疫熱線”罵人,有人阻止抗疫的醫務人員回小區居住,漸漸的,我對疫情的焦慮有了些感覺,所以,後知後覺的,就開始寫這篇文章了。


今天鍾南山說預計疫情4月左右結束,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過一段時間“隔離”的日子。隔離了別人,我們就不得不和自己靠近了,所以用這段時間來學習如何與自己深入的相處,學習愛自己,對於不在疫區的人來說,這是絕佳的機會了。


無論如何,這段時間我們都會與自己深入的相處,只是如何相處的問題,也許是焦躁的、無聊的,也許是樂在其中、有所收穫的,這在眼前變成了粗暴而簡單的選擇題。


三,


疫情期間,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學會愛自己

年前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文章,一個藏地的出家法師說,給時間做自己很重要。


當時我都震驚了,從出家法師那裡我們一般會聽到“無我”,第一次聽到“做自己”,看來佛學和心理學終歸說的是一回事,文章裡面法師這樣說: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很繁忙,有許多的事情要做,因此,我們必須分配時間去做不同的事情、去扮演各種的角色。例如給自己時間去扮演醫生的角色,給自己時間去幫助他人等等。但是,我們經常忘了給自己時間去做自己。”


疫情期間,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角色就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呆在家裡,走過來,走過去,大把的時間都是給自己的,都需要面對自己,對於很多人來說,面對自己是很難的,在平時,大多數人往往拼命的使用自己,忙於學習,工作,社交,娛樂等,把自己陷於學習和工作的人更危險,因為這樣的努力是社會價值觀所推崇的,內外很協調,更難以發現其中的問題。


“愛自己”也只是一個美麗的說法,或者偶爾抿一口的雞湯而已。


到底怎樣與自己相處,怎樣愛自己呢?


四,


有些朋友在有限的空間裡玩出了花樣。


有的朋友做各種美食給家裡人分享,小俊還自己動手製作了“涼皮”;小楠呢,每天整理自己房間的花花草草,專心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度過了起初的焦慮期,她們開始慢慢享受這樣“與自己在一起”的生活。


疫情期間,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學會愛自己


愛自己的第一個層次是專心的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享受這難得的空閒時光


有一個朋友回憶自己的生命史,重新回憶起自己的一些重要的事情、經歷,一些重要的人和情感,讓自己的內心更加的飽滿;另外一個朋友,開始細緻的規劃自己未來3年的生活。


他們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身上,給自己樂趣,為自己總結和規劃。享受的同時,對生活和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和領悟。


當然,當他們關注自己,自然也會在身心上更好的照顧了自己。


五,


疫情期間,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學會愛自己

對自己好點,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些相對簡單些。


最難的是其實與自己的痛苦相處,愛自己最難的是愛自己的痛苦,這些痛苦可能是空虛,孤獨或者焦慮、恐慌。當你要排除這些感覺時,你其實是在排斥自己的一部分。


這些痛苦的情緒,本身就是自己的一部分,本來就存在,這段時間,內因外因合在一起,這些感覺更容易被激發出來。


只有接受了這些痛苦,一個人才能真正的學會與自己相處,真正的愛自己。


小黑描述了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感覺,女朋友回老家過年,他自己留在當地,當他晚上拉上被子準備睡覺的時候,他覺得像是給自己蓋上了棺材——孤獨的感覺有時候真的是接近死亡的感覺,這就是很多人難以忍受孤獨的原因。疫情期間,大幅度減少社會交往,很多人會感覺到孤獨。


小黑按照我說的方法,只是接受和體驗這種孤獨,漸漸的孤獨對他而言不再有力量,接受和體驗了孤獨,反而讓他更珍惜身邊的人,因為孤獨是一個信號,告訴他關係的重要性,不接受這個信號,也就難以接受到這個重要的信息。


而以前為了逃避孤獨,他不得不去打遊戲,或者參加一些快餐式的社交,或者去運動直到把自己累到失去了感覺。


當一個人與自己相處的時候,這些深層的情感都會出現,無論是哪一種情感,嘗試和這種感覺呆在一起,和它友好對話,最終你不會再盲目而瘋狂的去排斥自己身體內的某種感覺,也就是說,你開始愛本來的自己,整個的自己,包括自己的“負能量”


六,


焦慮也是一樣的,當我們感覺到焦慮時,首先我們可以嘗試與這些焦慮相處,去體驗這種焦慮在身體上所引起的感受,比如說可能是胸口悶,手腳痠脹等等,只是去體驗而已,挺簡單的,就像感覺到一隻蚊子在叮自己,而不去動手趕走它,難的是持續堅持的去體驗這種感覺,而不把這種感覺投射給別人,或者把焦慮演變成某種試圖控制別人的“行動”,比如去批判別人。


除了體驗這種感覺,還可以主動做一些事情來緩解焦慮,比如跟情緒穩定的人呆在一起,專心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焦慮的時候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去網絡上攝入過多的信息。


當你被一個充滿能量和焦慮感的標題所吸引,手指準備戳下去的那一刻,你及時的停了下來,就成功了對自己進行了一次管理,自律就是這樣逐漸的養成的。


當然,沒有信息也會焦慮,所以需要關注主流媒體的“疫情動態“就行了,讓自己心裡有個底。


另外,對於政府或者別人也要培養信任感,不相信別人,或者是惡意揣測別人,都會增加自己的焦慮。當然培養信任感是需要反思能力的,要反思自己為什麼難以相信別人。反思的意思是把自己的感覺和現實區分開,你感受到的不一定是現實,你越焦慮,感知到的內容往往越偏離現實


最後,要分清楚什麼是自己能控制的,什麼是自己不能控制的。


關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是真正的愛自己。


有一個朋友說自己感覺很無力很焦慮很累,實際上她什麼都不做,她只是在微信群裡與人爭論,她正在試圖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


我覺得這樣真的太為難自己了。


七,


有一天,我睡了一覺醒來,開始頭疼這一天的飯該怎麼辦,然後腦子裡冒出了一個想法,如果疫情在早期就被“相關部門”重視,我就不用經歷這一切了,全國人都不用經歷這一切了,我感到憤怒,開始批判我能想到的和這有關的所有人,內心的寧靜被打破了,隱居修了十多天的功力功虧一簣…


我陷入到憤怒和焦慮中, 整個身心都凌亂了。


但是很快的,朋友發了我一條視頻,視頻裡我看到那些奮戰在一線的人,捨生忘我在奮戰和付出,同時也看到在疫區的人,在痛苦中掙扎和煎熬,那一刻,我的憤怒和評判迅速消失了,對自己的慚愧,對別人的尊敬、信任和愛從心中湧起,心裡又開始覺得沉靜,充實和感動。


不批判別人,愛別人,理解別人,同理他人的掙扎和痛苦,這是更深刻的愛自己。


疫情期間,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學會與自己在一起,學會愛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